
【实力写手选拔赛】立冬的世界(散文)
立冬的世界从地球北端向我们静悄悄地走来了,它像是一位巨人伸开的一双手臂,在空中轻轻一震撼,让大地似乎少了阳光,让森林似乎少了一件衣裳。看不见的那种冰凉的空气是立冬世界的起点。刚刚蔓延过来的一股股冷空气,像是人的一阵阵听不见的脚步声,慢慢走在了人的前面,继而又来到人的面部上。虽然冷却但在人的面部上特别舒畅自然,因为立冬的世界毕竟给人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那一幅幅自然景观图片。
立冬的阳光在山的豁口画了一个圆圈,在圆圈之内星星点点的光线落在了一片森林之上。这片森林也显得非常寂静,一会儿寂静声没有了,在树干的枝头上有了裸露的身材,这些枝头被阳光一点缀,像是一片星空,闪射出来的光亮原来是挂在枝头上凝聚的露珠。有的露珠还在枝头上看似打着秋千,有的露珠看似还掉在半空中带着光亮落向地面,有的露珠似乎还在枝头上弥漫着光辉等待着同伴一起飞舞。
这时候,枝头上落满了立冬的阳光,这些在枝头上的阳光好像既有质量也有数量。因为枝头一摇晃,阳光就随着枝头在翩翩起舞。枝头上并没有舞台,却出现了美丽的长廊。美丽升华在了枝头上,这是阳光的伟大。阳光不管是对自然和人类,它总是把自身的美丽奉献给了世界,何况是在立冬的世界呢?
立冬的世界在画家手里,而且在画家的笔下一定有树上的绿叶,森林里一定有秃顶的枝条,山谷里一定有幽深的溪流,庄稼地里一定有庄稼汉的劳动场面。画家的第一笔成就了绿叶的辉煌,画家把绿叶点缀在了秃顶的枝条上,而且非常完美无瑕,看不出来是立冬的世界,好像是春天的再现。因为在秃顶的枝条下面有一片绿油油的庄稼苗在生长,还有庄稼汉在耕耘;又因为还有好几张黄颜色的叶片似乎在空中飘荡。飘来飘去那些黄颜色的叶片,伴随着风儿不快不慢很快落进了山谷的溪流中。大约叶片的响声惊动了溪流中的两只野鸭。突然高飞的两只野鸭越过了山谷,站在了一树秃顶的枝条上,昂着头颅瞭望着茫茫四野。这位画家手中被呈现出五彩缤纷的一幅画面,就自然把那两只野鸭定格在画面之中了。
立冬的世界也是阅读者奇妙的内心世界。阅读者把一本要阅读的书,放在了一棵树下去阅读。一棵树的周围要么是农田,农田里有庄稼;要么是山峰,山峰上有森林。蜿蜒曲折的森林原来是随着起伏不断的山脉在地球之巅前进着,绿油油的庄稼苗原来是擦亮了人们的眼睛,看到了大地上原来是一片辉煌的成果。
在一个立冬的世界里,竟然有这样一位阅读者,手捧书本在一棵树下,把阅读内容翻了一页又一页,在翻开每一页内容的同时,内容上的文字画面总也免不了,与农田的耕耘和森林的壮观存在许多联系的地方。一本书的世界,好像没有地球上的农田和森林那样直观形象,但这本书在阅读者手里,似乎比天空还深远比大地还辽阔。因为在立冬的世界里,阅读者看到了森林的轮廓,也看到了大地上的苍茫。
那种扑面而来的森林轮廓的线条美,不知不觉包围了那棵树下的阅读者。阅读者那双发亮的眼睛,几乎发现了山体上的线条美,竟然在翻开书页文字当中跳跃性地漂浮开了。书中的内容越来越有森林中的影子,文字之间的连续性越来越有农田的浩瀚,在这棵树下,阅读者也就越来越成为书中的主人公了。主人公在这棵树下一边翻看书中文字的时候,一边却想起了朱熹《观书有感》的诗句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立冬的世界里,不仅有阅读者的身影,还有劳动者的足迹。一位庄稼汉在山坡上翻耕着土壤,土壤的厚度似乎很深远,成色程度似乎也很肥沃。翻耕出来的土壤集中了好多水分子。水分子大小不一,在阳光的作用下,有的飘向了天空,有的钻进了泥土,还有一部分上升到了庄稼汉的身体上,和缠绕在来回奔跑耕牛的脊背上。这时,一只山鸟从树林中飞将出来,在空中一飘荡,斜着身体就飘飞到了耕牛的脊背上站着。
这时,一位行者模样的人,在立冬的世界里,他肩挂着一个沉甸甸的旅行包,在庄稼汉对面一条山梁上出现了。行者没有停下脚步,他在攀爬一座山峰快要结束的时候,夕阳的光辉已经变成圆点了。这位行者好像没有停止前进步伐的意思,继续迈开脚步向另外一座山峰前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