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博友焦板儿博客诗七绝十九首【古韵】
题博友焦板儿博客诗七绝十九首
(中华新韵)
其一:
七绝.棉花街(1)
——题博友焦板儿《成都街巷系列(56)——消失的棉花街轶闻(上)》
学士成名相府街,风光织锦晚阳斜。
书生读罢儒家卷,柳巷原来伴俊杰。
其二:
七绝. 棉花街(2)
——题博友焦板儿《成都街巷系列(56)——消失的棉花街轶闻(中)》
沧桑还记旧颜容,不了棉花巷里情。
耋耄人言怀旧事,真缘半世在心中。
其三:
七绝. 棉花街(2)
——题博友焦板儿《成都街巷系列(56)——消失的棉花街轶闻(下)》
报恩寺里寄情肠,学子桌前供奉觞。
古渡桥头题俊士,重檐危脊护忠良。
其四:
七绝.潜溪书院
——题博友焦板儿《成都街巷系列(55)——梨花街的潜溪书院(上)》
梨花街畔雪飞霞,贤士蒙冤不见家。
皇子怜师堪赞叹,潜溪书院忆浮槎。
注释:
贤士:指明初名儒宋濂。他因受胡惟庸案牵连而流放四川并客死他乡。
其五:
七绝.包家巷(4)
——题博友焦板儿《成都街巷系列(54)——说说老街包家巷(四)》
包家巷里脊檐重,广宇高轩写令名。
黛瓦青砖荫旧事,还为天府细雕容。
其六:
七绝.包家巷(3)
——题博友焦板儿《成都街巷系列(54)——说说老街包家巷(三)》
层楼回首忆沧桑,元帅明眸望故乡。
花草弥情红烂漫,百年岁月史中长。
注释:
元帅:指陈毅元帅。
其七:
七绝.包家巷(2)
——题博友焦板儿《成都街巷系列(54)——说说老街包家巷(二)》
一巷深情蕴旧年,古稀人道往时艰。
老城光景沧桑事,池砚生波既是澜。
其八:
七绝.包家巷(1)
——题博友焦板儿《成都街巷系列(54)——说说老街包家巷(一)》
包家巷里孕潜龙,翰墨书生此纵横。
圣诞婴儿四十万,曾经多少大英雄。
其九:
七绝.太古里(3)
——题博友焦板儿《成都街巷系列(53)—— 古刹大慈寺与远洋太古里(三)》
朦胧夜色隐长街,檐脊犹遮笑语和。
古寺依然禅式样,光阴不解逝如波。
其十:
七绝.太古里(2)
——题博友焦板儿《成都街巷系列(53)—— 古刹大慈寺与远洋太古里(二)》
太古街行笑靥容,温馨里外更含情。
幽幽一路茵茵绿,百货丛中环保生。
十一:
七绝.太古里(1)
——题博友焦板儿《成都街巷系列(53)—— 古刹大慈寺与远洋太古里(一)》
古巷精雕盛世容,辉煌灯火一宵红。
檐亭广厦商家路,济济游人络绎行。
十二:
七绝.九眼桥(7)
——博友焦板儿《成都街巷系列(52)—— 再说九眼桥古今(七)》
夕阳草树旧沧桑,故事还生日月光。
老酒一壶说既往,还吟青史写迷茫。
十三:
七绝.九眼桥(6)
——博友焦板儿《成都街巷系列(52)—— 再说九眼桥古今(六)》
曲拱连环九眼生,蜃楼回眺望江亭。
流杯池里缠绵趣,倩影长吟雅韵浓。
十四:
七绝.九眼桥(5B)
——博友焦板儿《成都街巷系列(52)—— 再说九眼桥古今(五b)》
西王岂想命归阴,何必珍藏水底金?
千艇能藏多少货,谁知天马不浮云。
注释:
西王:指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传说张献忠沉船埋银事就发生在九眼桥附近。
十五:
七绝.九眼桥(5a)
——博友焦板儿《成都街巷系列(52)—— 再说九眼桥古今(五a)》
财宝封江事可疑,西王聚敛未知期。
凤凰坡上冤魂在,岂教干儿效子啼?
十六:
七绝.九眼桥(4)
——博友焦板儿《成都街巷系列(52)—— 再说九眼桥古今(四)》
锦官城里锦江流,九眼桥横古渡头。
桂棹蓬船摇晓月,游人不复计春秋。
十七:
七绝.九眼桥(3)
——博友焦板儿《成都街巷系列(52)—— 再说九眼桥的古今(三)》
锦水河生九眼桥,端阳舟渡啸声高。
棹飞绿水翻花浪,追趣捉鸭意气豪。
十八:
七绝.九眼桥(2)
——博友焦板儿《成都街巷系列(52)—— 再说九眼桥的古今(二)》
九眼桥弯晓月弓,回澜塔顶照夕风。
锦江倒影千秋忆,惟有悲酸总伴穷。
十九:
七绝.九眼桥(1)
——博友焦板儿《成都街巷系列(52)—— 再说九眼桥的古今(一)》
九孔桥横老眼圆,沧桑几度变坤乾。
潺潺不断清江水,影照昔人洗浣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