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条大河波浪宽 (散文)
五月,是水乡最迷人的季节。我与馨平怀着对水乡深深的眷念,重回水乡小城时,最先拥抱我们的便是那条烟波浩渺的三河。
金湖三面环湖,因一县坐拥三湖而得名。而三河则像条碧绿的缎带从小城的腰际飘过,小城人尽情地享受着这水的温柔,水的滋润,水的情调,自豪地称这河边小镇为“水乡湖城”。
面对车窗外的那片无边无垠的水面,我耳边仿佛响起了“一条大河波浪宽”的旋律,思绪又回到了半个世纪前。我,一个刚走出校门的小伙子,坐着一艘木帆船,听着艄公的号子,看着船上的白帆,沿着这条三河,来到了水乡。从此,依伴着这条大河,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时光。
次日清晨,我和馨平早早醒来,去迎接三河岸边的第一缕阳光。晨曦中的三河,犹如一位正在晨起梳妆的少女,朦胧中带着羞涩。昔日只是一片柳林、荒草萋萋的三河滩如今已化身为柳树湾湿地公园,成为小城人休闲游玩的最佳去处。早春时节,柳树吐绿,草长莺飞,人们纷纷来此踏青,此时,地上长满鲜嫩的蒌蒿,不少游客兴趣盎然采挖蒌蒿带回家中,时令野菜,味美无比。炎炎夏日,人们蜂拥来到河滩浴场,游泳纳凉。而旧时黄土裸露的三河大堤,今日更华丽转身,成了风姿绰约的三河风光带,连接大堤与三河滩湿地的风格别致的彩虹桥、犹如出水芙蓉的荷花广场等新景点将大堤装扮得格外靓丽多姿。
沐浴着朝霞,晨练的人们脸上露出悠然自得的笑容。在和煦的春风吹拂下,馨平也情不自禁地随着手机的音乐翩翩起舞。
当日下午,我们这群昔日好友又结伴漫步在绿树掩映的三河大堤上,老友们边走边聊着当年发生在这条大河边的件件往事。逐水而居的小城人紧紧依傍着这条大河,我们的校园和自家的小院都在这大堤脚下,沿着小院旁的小道,走不了几步,即可登上大堤,遥望三河滩茂密的柳林和碧波万顷的三河。春天,我们领着学生来这儿春游;忆苦思甜的日子,我们又和孩子们一起在三河边采摘蒌蒿,煮上一锅锅蒌蒿饭,吃着那略带苦涩又有点清香气味的忆苦饭,唱着《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此情此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酷暑炎夏,我们这几位昔日好友都是三河里的“浪里白条”,只有我,在三河岸边扑腾了好几年,依然是旱鸭子一个。不过,我老伴馨平却是位水中芙蓉,曾横渡过宽约六七华里的三河,说起这,真是羞煞人也。
三河,作为上游淮河、洪泽湖的主要泄洪通道,曾被人们称为洪水走廊。在我初入水乡那年,就亲眼目睹,河岸边的许多草房皆被洪水淹没,只露出尖尖的屋顶。在水乡,我也曾直接参与过抗洪战斗。记得,一年,上游来水特别凶猛,三河水位已相当于小城的三层楼房那么高。我被抽调到抗洪指挥部,每日巡视在泥泞的大堤上。一日,暴雨倾盆,一个炸雷就落在我躲雨的指挥部草棚外,棚外一溜边几根拉着电话线的毛竹皆被劈为数片,这三河抗洪中的惊魂一幕至今还记忆犹新。
严冬季节,三河封冻,大河两岸交通断绝,我们当中的乐呵,当年在河北岸插队,过年了,想家啊,她一个女娃,竟冒着危险,胆战心惊地爬冰走过这与长江差不多宽的三河。此刻,在风光秀丽的三河边,乐呵在我们面前说起这段传奇经历,眼角噙满了泪花。
如今,随着淮河入江水道的开挖,三河作为洪水走廊的历史已永远终结;宽阔的三河水面上彩虹飞架,让昔日的天堑变为通途,三河终于无愧地成了水乡人最深爱的母亲河。
当我们依依不舍的再次告别水乡,车过三河大桥时,那承载着往日太多回忆的三河,还有河边那无边无际的芦荡,渐渐离开了我们的视线,大家的心里不免涌出一丝惆怅,情不自禁地唱道: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芦花香两岸……是啊,水乡的三河,虽没有我家乡的古运河那么妖娆多姿,也没有长江那么波澜壮阔,但,这条陪伴、养育了我们二十多年的大河依然是我们心目中最美最亲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