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千年古城之叹(散文)

精品 千年古城之叹(散文)


作者:夜空守望 白丁,41.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01发表时间:2017-11-14 08:50:05
摘要:人类文明带着岁月赋予的辉煌,穿越悠悠的历史长河,缔造出多少令人心驰神往的传说故事;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交汇犹如夜空中点燃的烟火,绚丽夺目的光芒刺穿人们的双目,但最终有华为尘埃,留给我们多少美好的记忆。在500多年前的亚欧大陆交汇之处,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千年古城上演了一出出宏伟瑰的历史话剧,由生到死,再由死到生,一个文明的落幕伴随着另一个文明的开始,不同文明在这里碰撞出一篇篇灿烂的史诗!这座城就是现在土耳其闻名遐迩的古城—伊斯坦布尔。

千年古城之叹(散文)
   在连接亚欧大陆的重要咽喉要道——博斯普鲁斯海峡的西北海岸上,坐落着一个闪耀着古老拜占庭帝国余辉和东正教精神圣地的千年古城,她就是闻名中外的君士坦丁堡。一个曾经被誉为世界三大名城之一的古城,穿越了悠悠的历史长河,至今还向世人们无言地诉说着她的前世今生,她的峥嵘岁月。而现在她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伊斯坦布尔,而且还是欧洲举足轻重的城市。自古以来她就是欧洲和西亚的兵家必争之地,地处巴尔干半岛东端,临博斯普鲁斯海峡,扼守黑海门户和欧亚交通要冲,北边是优良港口金角湾,南边靠马尔马拉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现是土耳其最大的港口和城市,土耳其的文化,经济和金融中心,并且以她迸发出的新生活力与魅力影响着欧洲世界。
   每年这座馥郁浓郁的伊斯兰风情的古城,都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驻足留恋,人们抚摸着她那巍峨的古城墙,漫步于城内富丽堂皇的基督教堂和清真寺,领略那西方世界基督教文明和来自东方世界伊斯兰文明碰撞出的火花,使无数人心驰神往。
   让我们沿着历史的长河来追溯圣城昔日的荣光,欧洲人有句古老的谚语:“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君士坦丁堡自从她初现雏形的时候,就浸润在古老希腊文明的滋养之下,公元七世纪由希腊人所建名为拜占庭,当时的规模远没有拜占庭帝国时期那么大影响力也远不及后来。随着罗马帝国的崛起,帝国的版图不断地扩张,幅员囊括整个地中海沿岸、巴尔干半岛及小亚细亚等地。由元老院统治的共和时代,逐渐过渡到了由少数大将军独裁的时代、继而,最后帝国皇帝的出现,使罗马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军事帝国,罗马人的勃勃雄心也不断膨胀。年好大喜功的君士坦丁,在拜占庭原有的基础上继续修建扩大。君士坦丁大帝专门设立了专门的学校来培养建筑人才,据说还亲自跑马勘测确定城市界标。经过六年精心施工,一个亿载金城固若金汤的城堡,屹立于博斯普鲁斯海峡岸上,并迁都与此命名君士坦丁堡号称新罗马。
   公元395年帝国一分为二,西罗马帝国国内贵族阶级奢靡腐化的风气日益盛行,昔日罗马战士血液里的尚武好战的精神早已荡然无存,甚至到最后对外镇压,都要考虑雇佣蛮族充当雇佣军,内部争夺权利的斗争日趋激烈,奴隶与奴隶主的矛盾也愈演愈烈。外部北欧的蛮族入侵也令帝国饱受欺凌,版图一点点地被蚕食掉。经过数十年的西罗马帝国像,是一个病入膏肓的病夫,在内忧外患中苟延残喘。公元五世纪,随着世界北方掀起的草原游牧民族大迁徙洪流,像不可阻挡的潮水一般,由东亚北部出发穿越中亚地区,然后再向欧洲北部移动,像多米诺骨牌似的一个推一个地越过高山,踏过平原来到了西罗马帝国的北部,不断地对帝国发起猛烈攻击,以匈奴人为主的蛮族,为西罗马帝国敲响了丧钟,帝国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正式灭亡。而东罗马帝国依然高傲地继承着双头鹰的荣光!世人称之为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堡则是它的心脏。由于它的城墙格外坚固,并且狄奥多西斯二世对城墙工事又进行了不断地夯实,使这座圣城成为野蛮人攻不破的城。在公元7世纪,拜占庭的主要敌人是来自北部的斯拉夫人和伦巴底人,以及亚洲迅速兴起的阿拉伯人。拜占庭巴尔干半岛的绝大部分领土被斯拉夫人占领,意大利北部也被伦巴底人夺走,同时高举伊斯兰圣战旗号的阿拉伯人的迅速崛起,走出阿拉伯半岛开始的对外征服,这更使拜占庭帝国始料未及。但是,群狼环伺的君士坦丁堡,依靠着它的坚固的城墙以及天然的地理优势,一直使使敌人不能进半步,高耸的城墙,挡住了来自巴尔干半岛西北部伦巴底人的一轮又一轮地进攻,而同时阿拉伯帝国的海军也从海面上发起进攻。勇敢的拜占庭勇士们团结一心,不畏牺牲顽强地保卫着这座千年首都。拜占庭的海军十分厉害,继承了古罗马帝国的海军的战斗力,而且,他们拥有一个神秘武器装备在战舰上,令阿拉伯人闻风丧胆,望而生畏,那就是希腊火。希腊火是一种能在水上燃烧的液体燃烧剂,多用于海战,作战时把发射器安装在战舰头部,指向敌人的战舰发射燃烧剂,加一点火星就立马燃烧起来,由于燃料是液体而且比海水轻,就可以浮在海面上,这样敌人就被包围在一片火海之中。在中世纪亲身感受过希腊火的十字军这样记述:“每当敌人用希腊火攻击我们的时候,我们做的只有跪地求饶,祈求上帝的保佑!”从这句话足以显现出希腊火的威力。希腊火多次为拜占庭帝国的军事胜利作出颇大的贡献,一些学者和历史学家认为,它是拜占庭帝国能持续千年之久的原因之一,希腊火的配方现已失传,成份至今仍是一个谜团。
   公元十三世纪初,欧洲各国掀起了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形式上打着恢复罗马天主教圣城耶路撒冷的旗号,但实质上各国联军都各怀鬼胎,都早已对东方的富庶的土地和无尽的财富窥视已久,对东部地中海各国再一次侵略。当联军浩浩荡荡地行至拜占庭匈牙利扎拉的时候,一个转机彻底改变了这次十字军东征的命运,当时由于大军缺少补给,拜占庭帝国内部又发生了激烈的权力斗争,十字军挥戈矛头直指君士坦丁堡,对君士坦丁堡发起猛烈进攻,本来忙于内部纷争的拜占庭贵族们,对突然翻脸的十字军猝不及防,就这样,经历了几个世纪都没有被攻破的坚城第一次陷落了。十字联军破城之后,对城内军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整整屠城了三天,一切财宝被劫掠一空,恐惧降临在了这座神圣的城市,鲜血染红了城市的每条街道,曾经被誉为佩戴十字架徽章的正义之师,此时却暴露了贪婪残暴的嘴脸。威尼斯人在这里建立了拉丁帝国,不过好景不长,数十年后,尼西亚人从威尼斯人手中夺回了君士坦丁堡,并重新公开宣布恢复拜占庭帝国的正统。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欧洲笼罩在中世纪黑暗的天空中近千年,自从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世界从来没有再统一过,北方野蛮人的入侵,使欧洲陷入封建社会,大大小小的封建领主在为领土玩着远交近攻的游戏,人民在贵族阶级的压迫中悲惨地生活,随着帝国的崩塌,爱琴文明的辉煌也在中世纪的黑暗中凋零,知识不再被传承,文明倒退,天主教在随着人性贪婪的暴露变得面目可憎,严重阻碍了思想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然而,来自东方的文明将会在君士坦丁堡与西方文明碰撞!
   十三世纪在亚洲东部中国北部迅速崛起的蒙古人,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以摧枯拉朽之式掀起了一场蒙古风暴,短短几年,蒙古人狂扫中亚及东欧,使欧洲各国闻风丧胆,随着蒙古人的西征,突厥人被迫向西迁移,一直到西亚地区,蒙古人退走后,突厥人在西亚地区生息繁衍不断壮大,其中一支以奥斯曼为首领的突厥人,建立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十五世纪不断威胁着拜占庭帝国的边境,先开始是拜占庭在小亚细亚的省份被奥斯曼帝国吞噬,随后,伯罗奔尼撒地区也被一点点占领,最后,整个拜占庭帝国变成了一个没有身躯的头颅,君士坦丁堡的四面八方都被奥斯曼帝国占领,成为孤城一座,此时,拜占庭经过数世纪的内忧外患下已精疲力竭,日落嵩山。
   整个欧洲都在颤抖,面对来自东方的穆斯林骑士,各个封建领主不堪一击。尤其是基督教内部的分裂,已达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以罗马为中心的罗马公教教皇,与来自拜占庭的东正教国王在教义上格格不入,互相开除了对方的教籍。西欧各国甚至抱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野心。公元1453年初,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亲率17万步兵300余艘战舰,海陆两面围攻君士坦丁堡,企图彻底灭亡拜占庭帝国。穆哈默德二世在位期间南征北战,不可一世,缔造了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面对着前面这个古城,说出了一句豪言壮语:“我什么都不要,我只要君士坦丁堡!!”这从侧面既反映了当时君士坦丁堡在各个征服者眼里的重要地位,又反映了这位伟大君主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土耳其人为了对付城堡坚固的城墙,特意运来了当时最先进的攻城利器:加农炮。而此时君士坦丁堡内只有不足一万人,海上军舰也不过二十多艘,实力相差十分悬殊。一片恐怖的气氛,再一次笼罩在君士坦丁堡的上空,城内的军民在国王君士坦丁堡十一世的带领下,在圣索菲亚大教堂里祈求上帝带来最后的庇护,乌鸦凄惨的叫声回荡在中世纪教堂的夜空中。历史再一次走向十字路口。
   整个君士坦丁堡呈三角形,两面城墙分别面对金角湾和马尔马拉海,一面城墙面对西边的陆地,这面有两层城墙,外面还有一道壕沟,易守难攻,金角湾入口还有铁链封锁,任何战舰都不能轻易进入。奥斯曼军队首先从西边陆地上的城墙发起强攻,加农炮高高架起对准城墙,这是大炮第一次应用在人类战争史上,城墙被大炮炸开一个个缺口,砖瓦塌落在城内。但城内的军民很快就用塌落下来的石块重新将缺口修复,土耳其人还用投石机和攻城锤正面强攻,架设云梯甚至在城墙下挖地道,但是都倒在了对方密集的箭雨之下,死伤无数,尸横遍野。
   在君士坦丁十一世的率领下,拜占庭顽强地粉碎了敌人的陆路进攻。穆罕默德二世见正面进攻未见成效,于是下令撤退。拜占庭皇帝此时焦躁不安,他向西方各天主教世界派去了使者求援,幻想西方各国以捍卫基督教世界,消除异教徒威胁为名,捐弃前嫌而再发动一次十字军东征,可是,这时的西方各天主教还在中世纪的黑暗里尔攻我伐,无暇顾忌来自东方的威胁,最后只是象征性地派出了几艘舰船前去,这几艘舰队突破了土耳其人的海上封锁。穆罕默德二世决定改变进攻策略,买通了热那亚人,假道加拉太地区,绕过金角湾横江铁索地阻拦潜入金角湾,企图海陆两面夹攻城堡。他调集5万士兵,在金角湾和波斯普鲁斯海峡之间铺设了长达1.5公里的圆木滑道,一夜之间将80多艘轻质帆船托上海峡岸边,然后用人和牲畜拉过山头,再从斜坡滑进金角湾。这在人类战争史上绝对称得上是一个奇迹啦!拜占庭的战士们做梦也不会想到,土耳其人会像天降神兵一样,一夜之间出现在金角湾内。此时,君士坦丁堡陷入了被海陆两面夹击的不利境地。土耳其军队一轮又一轮的进攻,消耗着城堡最后的一点元气,拜占庭帝国的命运摇摇欲坠,有人劝君士坦丁大帝说,城堡的陷落已是时间问题,再抵抗已无意义,但君士坦丁大帝决定誓死守卫城堡,他说:“我怎能在此困境下放弃圣主的殿堂和黄冕!世人将会怎么评价我呢?君士坦丁堡是我的生命,我会战斗到底,直到流干最后一滴血,我祈求你们我的朋友,跟随我战斗到最后一刻!”
   由于土耳其人包围了整个城堡,城内的士兵不得不分散开来驻守城墙,这使得城内士兵首位不能相顾,苏丹王下令改变攻城策略,将炮火集中对准比较容易攻破的角落,经过巨大加农炮的隆隆轰击下,城墙被炸出一个个缺口,城墙在一点点的崩塌,土耳其军队士气大振,进攻一浪高过一浪,手握伊斯兰圣剑的穆斯林勇士登上云梯,从炸开的缺口冲了进去。历史的选择似乎冥冥之中顺应了上帝的安排,在两大文明碰撞之际,出现了一些人类无法解释的预兆,在城外不远的地方,土耳其人发现了先知穆罕默德门徒的灵柩,苏丹王坚信伟大先知在保佑着他的信徒们征服一切,而基督徒则感到了不同的预兆,传说只要月亮高挂苍穹,君士坦丁堡就永远不会沦陷,但就在5月24日,月全食降临在了每个基督徒头上,整整三小时,一片黑暗,这可真是个邪恶的兆头。5月28日圣索菲亚教堂举行了最后一次圣餐仪式,仪式过后,君士坦丁大帝带领着所有军民重返战场,坚守岗位。午夜过后祈祷声不断,随着穆罕默德的炮声渐浓,教堂内祈求庇护的人越来越多,妇女和儿童的哭泣声响彻在整个教堂穹顶上空。随着土耳其人攻入城内,穆罕默德二世下令破城后允许士兵抢掠三天,无数老人妇女儿童无辜被杀,财产被抢夺或烧毁,城内一片残垣断壁,哀鸿遍野,君士坦丁十一世以身殉国。穆罕默德带着征服者的傲慢挥鞭入城,他来到圣索菲亚大教堂,下令将它改建为清真寺,而且在四个角上又建造了方尖碑,以此来向世人炫耀他的丰功伟业。从此,延续了千年之久的拜占庭帝国终于成为历史的尘埃,君士坦丁堡也不在是东正教的中心,名字也被改为伊斯坦布尔。
   从公元四世纪君士坦丁大帝建城到奥斯曼帝国征服拜占庭,君士坦丁堡依靠它坚固的城墙和优势的地理位置,挡住了无数次异族、十字军包括阿拉伯人的进攻,扼守着丝绸之路上从亚洲通往欧洲的咽喉要道,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上演了一幕又一轮幕慷慨激昂的英雄史,如今在土耳其国内依然是一座世界闻名的宗教和历史名城,继续闪耀着不灭的光辉!

共 486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君士坦丁堡的拜占庭帝国的履灭,既是一个历史悲剧,也是一曲英雄悲歌。她从建城到被奥斯曼帝国征服,曾经历过千年辉煌,在这一千年间,坚固的城墙和优势的地理位置,挡住了无数次异族、十字军包括阿拉伯人的进攻,如果不是各天主教还在中世纪的黑暗里尔攻我伐,无暇顾忌来自东方的威胁,君士坦丁堡的拜占庭帝国还将继续辉煌下去。但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拜占庭帝国已经不存在了,她已经属于奥斯曼帝国的领土了。文章就这么一路讲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帝国从中兴到衰亡的悲哀。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71115002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11-14 12:06:29
  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古国的覆灭,既有内部问题,也是外部侵略的结果。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夜空守望        2017-11-14 20:44:32
  谢谢你的评论,我一直对历史很感兴趣,很想去那里一次,新手上路,请多多支持!!
2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11-15 22:55:00
  恭喜获得精品,争取更大辉煌。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2 楼        文友:夜空守望        2017-11-16 00:50:20
  一起努力加油!
3 楼        文友:庄稼        2017-11-21 12:56:14
  欣赏学习老师的美文!内容很精彩,感到老师博学多识,非常敬仰。祝贺老师作品获精!您太棒了!希望成为朋友,来丁香社团一起学习进步,共同建设美丽丁香!我的QQ号是1989222361,庄稼真诚地邀请老师来丁香社团,携手共进,衷心地等您到来!
回复3 楼        文友:夜空守望        2017-11-21 13:25:16
  如何加入社团呢?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