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渔舟】修 行(散文)
莫名,心底里就喜欢上了“修行”这个带有禅意的词。这种喜欢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它的词意里蕴含着扑面而来的绿意,醉了一颗因各种忙碌而变得浮躁的心。
修行是一种心灵的沉淀,如一枚时光过滤器,会滤去一些因繁琐冗重的凡尘俗事萌生的浮躁、焦虑和不安。
修行总是好的,它会使一个人的内心变得澄澈、透明;会使一个的灵魂变得精致、丰盈;会使一个人的性情变得平和、淡定;会使一个人对红尘琐事少一些索求和纷争。
一个人改变自己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象上下功夫,而是要从内在里改变气质。比如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旅行,热爱生活,善待生命,对身边的人多一份理解和包容……这是精神的化妆,也是生命的修行。
读书应是第一件可以修身养性的事。当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你内在的气质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让人拓宽人生格局。
杨绛先生说:“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先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请高明,和他对质。”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圣人对话,可以拓宽一个人的格局。格局决定一个人的态度,态度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生命格局拓宽,生命就会厚重。爱心、自律、向善会让一个人做回最美的自己。用阅读凝固时光,就会让灵魂生香。
人生不过就是这样,在阅读中成为一个更有精神,更有灵气的自己。一个人若在深层的化妆中努力,即使老去,依然会是生命中那个最美的自己!
读书,让你拥有一份书卷之气;修养,让你拥有一种娴静之气;阅历,让你变得从容和淡定;着装,让你变得自信和独立。
庄子说:“物物而不物于物。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尘世中行走,养一颗自由心,摆脱束缚。做好自己,不必在意世俗。只有保持内心的自由,不患得患失,默默耕耘,尽力付出,用心弹奏好自己人生的每一个章节,才能最终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做一个简单的人,在一盏茶香里让一颗浮躁的心变得素简。素到极致,是静穆。简到极致,是大美。
喝茶既是一件富有风雅意趣,又可以修炼心性的事。烧水、沏茶、泡茶的过程是等待让茶氤氲出茶香的过程,这种等待可以锻炼一个人的耐心和平静。
茶水与茶的遇见也是一种缘分,太烫的水会破坏茶的精髓;太凉的水也无法沏出茶的香味。这种缘,就如同爱情里两个人的遇见,太紧密的相处模式,会让人窒息;太远的距离亦会让两个人心生间隙。爱如饮水,不宜太凉,不易太烫,温暖即可。
汪国真用他的诗句告诉我们:思恋别人是一种温馨,被别人思恋是一种幸福。这安静的世界里,总有一些人,一些事,值得你去牵念,值得你去付出。
一湄好水,犹记蒹葭。用刚刚好的温度,沏一壶好茶,与一个有缘人,用一生的时光对坐,在缕缕茶香中共话桑麻。抛开所有的繁华,守着余生的光阴,看一段岁月静好,便是最好的现世安稳。
写作,如同在纸上创造另外一次生命。这种感觉,就是一次灵魂的摆渡和放逐。那一个个字符,就是你的心事开出来的一朵朵花。读书,亦是如此。
写作应该是一种最好的修行。它需要一个人完全从喧嚣中走出来,在静谧中用文字做心灵的朝圣。一个人只有在静谧的环境中,才会有缪斯来敲门,才能让一个个灵动的碎碎念念在文字里开出花来。
思想需要经验的积累,灵感需要孤独的沉淀。站在城市的寂静处,让一切喧嚣走远。安然在独处中享受一份岁月赋予的静美。
热情是迎接生活最好也是最有用的方式。当你为生活付出足够的热情,生活也会善待你。时间的齿轮不停转动,你所经历的一切都不会复制、重来,所以珍惜当下,把握逝水流年是一个人最好的生活态度。
每一个烟火日常,用书香、茶香、花香喂养自己的灵魂;用晨跑、暮走锻炼自己的身体。始终相信,你有多么疼爱自己,世界就会多么善待你。
学会尊重所有已经发生的事情,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柔软。试着用道调息、调身、调心,用一颗柔软的心去包容一切不如心意的事情。放下,一切皆可淡然,淡即是空,空即是静,静即是禅……
一花一世界,一曲一禅音。悦己,才是一个人最好的温柔。一钵花,一盏茶,一本书,一曲经典老歌,默默相伴中,是一场又一场温柔的重逢。
自律的人,充满富足的感觉,就是,很安分地做最好的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不惧孤独,把岁月的苍凉过成生活的曼妙,是一个人最好的修行。
三毛说:“从容不迫的举止,比起咄咄逼人的态度,更能令人心折。”至真、至纯是一种修为;淡定、从容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优雅,更是一种智慧。
为了让人生变得淡定、从容,我一天天地在做着生命的修行,有时用文字,有时用音乐,有时用禅茶,有时什么也不用,只是一颗心在静谧中自由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