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好作家?(杂文)

编辑推荐 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好作家?(杂文)


作者:离在别处 布衣,421.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316发表时间:2017-11-16 07:36:45


   近来在想到是关于写作上的一些事情,对于文学,看过的不少,尤其是某位获得大奖的大家,在十几年前就看过,看过之后,就感觉渐渐是放下了。感觉写来写去也就是哪些东西,有什么意义呢?或许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就像老农一样,只是耕地,活着就是要耕地,而作家的责任,活着便是写出好作品,所以就吭哧吭哧的写下去。某人说,获得大奖以后会写出更加伟大的作品,我看是越来越不如了呢。作家像是耕田,这个比喻是没有错,但是如果一个作家总是在同一块地里耕作,观众会不会看腻了?多多少少只是攒出一个故事来,不过是赚得了一些稿费。我认为大可不必要,不如老年学会钓鱼去,也不会浪费读者的时间了。
   作为青年一代,以后的小说家,或者是有志于文学上的,想更前进一步,会怎么样?我们提供给这个民族也好,国家也好,是一个什么样的想像力,什么样的精神食粮呢?所有的传播皆是教化下一代,我们该提供什么?是否文学方面有更大的发展?这个问题,我不禁深深的思考起来。
   前一代人,关于文学的口号很是热闹,什么先锋文学,魔幻文学,以为文学的方式就一成不变了,文学的范畴就走死了。我却不这样以为,文学先不要教条主义,人类的历史还有许多许多的长,难道前辈在文学里加入魔幻了,后世就不能走魔幻的路子了?我总认为一点,文学是是语言文字组织的,比如汉字和英文,表达的令人思考的,愉悦的,令人信服的体验。以作者的想像力或者经验,经语言的组织呈现给别人的面前。说白了,就是读者会“偷”了作者的体验而已,从而对生活或是人生有些感想,增加智慧,愉悦心情,认识社会,培养了真善美的能力。这样的话,跟口号有什么关系呢?并不是前辈写了红楼梦,后世就不能以灵通宝玉开头了。所以,我的第一个结论就是,所有的口号都是忽悠人的,不管什么样的口号,只管凭自己的感觉,去组织语言写去。
   鲁迅说,不要去做空头的文学家。鲁迅为什么要说这样的呢?鲁迅是怕他儿子闭门造车,把文学当文学了。而文学的作用不是这样的,文学的作用是要在社会上产生影响力。比如说,一个从小就立志要当文学家的人,然后看了一些文学书籍,就在房间里开始创作起来,从小学生月刊,到中学生月刊,再到杂志上。这样看起来很美妙,然而终是成不了作家,尤其是在中国这块大地上。何也?因为作家从来不是培养出来的。作家是怎么出来的呢?
   一个文学家实在是难得,首要的一点就是要体验出社会的生活。有些作家20多岁成名,那时候10多岁就参军,步入社会,所以,这个时候,他的观察是犀利的,笔锋是雄壮的,斗志是激昂的,也能够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同,而写着写着,技艺上虽然是成熟了。思想上却还是原地踏步,也还是过去的那一套,就感觉这个作家真是不能与时俱进。像在过去,从来没有坐在屋子里的作家这一说,从李白,柳宗元,苏东坡,凡史上的大文学家,要不是做官,要不是在追求做官的路上。而民国时期出大家,也和山河破碎,颠沛流离的人生经验有关,哪里闭门造车的作家呢?那不叫做作家,而叫做“坐家”。
   我研究过百十来个优秀的作家,但凡作家,首先是要极聪慧,再者是要早慧。为什么作家都喜欢写故乡的一些事呢,因为童年的记忆才是最有想像力,最幻化的。作家是要早慧,作家是要从小读了很多书籍,作家是要喜欢写东西,作家成年了是要主动往这方面的道路上走,作家成年了,经验的标杆依然不可缺少。从这个方面来说,形成一个作家的条件是非常苛刻的。还有一条,是要锻炼语言,有自己的语言功底和人生哲理思想。现在公众号上或是网文上,有很多号称是90后的青年作家,写“鸡汤文”当然又是另一说了。如果文笔琢磨透了,还要有思想深度。从这些方面来看,作家不仅是培训不出来,甚至说是有很严苛的条件了。

共 150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好作家无疑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但是众所周知没有伟大胸襟不忧国忧民的人永远成不了好作家。作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认为首要的一点就是要体验出社会的生活,不无道理,不接地气的写作者只是空中楼阁,当然还需要有博大的悲悯情怀,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心系天下苍生的伟大胸襟,屈原,陶渊明,杜甫,王安石,范仲淹,鲁迅,毛泽东等先哲都是如此,所以其文章诗词光风霁月,万古流芳!【编辑 上善若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善若水的心灵花园        2017-11-16 08:10:03
  屈原,杜甫,白居易的诗歌之所以伟大,曹雪芹和鲁迅先生的文章毛泽东同志的诗词之所以光风霁月浩瀚流转万古流芳,皆因为心系天下苍生之伟大情怀,值得今天的写作者虚心学习,代代传承,发扬光大。
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中学时代开始发表作品并获得中外文学大奖多次,语文老师,共和国先锋人物,全国多家图书馆特聘文化讲师,长期致力于古典诗词底蕴的探讨赏析和中华人文精神的传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