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青春】哦!那只新书包 (小说) ——----南垣村之三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送给那些正在离异或准备离异的父母,为了无辜的孩子,为了悲剧不再发生,劝你们撤回诉状,收起那个念头吧。 这是一个凄惨的故事,送给那些幸运的孩子,为了答谢你们负责任的父母,珍惜你拥有的一切吧。
儿时听奶奶说,人死了会留下魂儿,我不相信,今天我却希望奶奶说的是真的,要不然,军军太可怜了,他只有十二岁。
——题记
建军节那天,是军军的12岁生日。
下午两点,在一口老井前围了一村的人。整整六个小时了,人们焦急的等待着猜测着……
“上来了!上来了!”一个沙哑的声音从井口冒上来,划破了难捱的寂静。人群蠕动,潮水般的涌过来,把井口围得水泄不通。
“让开些!让开些!”有人吼着。只见李石柱脖子上挂着一只崭新的书包,双手托着一具湿漉漉的男孩的尸体缓缓地爬上井口,脸惨白惨白的,全然不顾周围人的反应,茫然的朝前走。
“苦命的孩子啊!”女人们哭喊着,大家随着李石柱往前移动着,俨然一只不需要指挥的送葬队伍。
军军原本有个温馨的家,爸爸李石柱是个复员军人,响当当的汽车司机,妈妈张淑华是贤妻良母,还在村学校当民办老师。军军活泼机灵,妹妹聪明伶俐。奶奶疼爱孙子孙女,疼爱儿子媳妇,小院里笑声不断。左邻右舍都羡慕这个家。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军军十岁那年,一块乌云悄悄的压向这个家,家庭的支柱开始倾斜。爸爸总是埋头抽烟、唉声叹气,有时夜里不回家。妈妈常常一人抹眼泪。
这天,军军一大早就背着书包去上学,看见小狗子与贝贝走在前面。贝贝回头看了一眼军军,与小狗子齐声喊:
“有个人的爸爸是流氓,
每天往王鲜花家里跑,
他从山里拉木头,
卡子过不去,
就让王鲜花去睡觉,
王鲜花一出来,
汽车就一溜烟的跑。”
喊着,回头瞟一眼军军。军军突然冲过去,抓住贝贝的肩膀,一下子把他摁倒在地上……一上午军军都闷闷不乐,老师讲啥也没听懂。睡梦中他听见妈妈隐隐约约的哭泣声,好像还有爸爸的声音。他一个翻身下了床,蹑手蹑脚的走到妈妈的房间前。
爸爸说:“哎!没办法,贷款还不了,利息天天涨,这木头拉不出去,这车没赚了钱,还赔着呢!”
妈妈说:“当初不让你买车就好了,多年的积蓄都添了坑。房子到那年那月才能盖起来呀。”善良的的妈妈不知道更多的事。
几天后的晚上,爸爸抱着军军边哭边说:“孩子,爸爸对不起你,你今后要听奶奶和妈妈的话,要保护妹妹,你是家里的男子汉,懂吗?”
“爸爸,你怎么啦?”军军不解的问。
“军军,爸爸要出远门了,也许十年,也许一辈子。”爸爸泪流满面。
妈妈听了这些话,既气愤又无奈。她做梦也没有想到与自己同甘共苦了十三年的丈夫竟然与别的女人同居了,并且建立了“新家”,这消息晴天霹雳般的摧毁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妈妈一阵眩晕,哭昏了过去。
爸爸开着车、流着泪、一脸愧疚地走了……
大人们的事真怪,军军想了一个晚上也没想通。军军心目中的爸爸是个英雄,他不但会开汽车,还会打猎,去年冬天打死过一条狼,为村里除了害,村支书还在学校的喇叭里表扬过哩。那时,小狗子他们可劲的讨好军军,那时军军可神气呢!爸爸怎么就惹不起那个叫“王鲜花”的女人呢?听隔壁王婶说,爸爸欠了那女人的钱,要不与她结婚,就要爸爸还钱,还要告爸爸重婚罪什么的,那女人本事可大了。妈妈怕爸爸坐牢,就同意了。哼!这臭女人,害得我没了爸爸,我恨死你了!
妈妈的眼睛肿得像桃子。奶奶嘱咐军军不要离开妈妈半步,陪着妈妈。妈妈给军军买了一个漂亮的新书包,上面印着一个胖娃娃,穿着军装,扛着大枪,佷神气。妈妈说:“儿子,要好好上学,妈妈就指望你了,有了知识,就不会走斜路。”
妈妈喝了安眠药,又被救过来,她醒过来抱着军军的头哭着说:“孩子,我再不会做傻事了。”妈妈不能撇下军军兄妹,也不能撇下八十岁的瞎婆婆。
有一次浇地,妈妈不小心掉进水里,回来就发高烧,打摆子,姥爷赶着马车把妈妈送到医院,把军军兄妹接到姥姥家,奶奶住到了大伯家。
在姥姥家住了一个多月,军军想起了他的新书包,就一股劲跑回了家。门上换了把新锁,他的钥匙开不了,邻居王婶隔着断墙告诉军军,“门是那骚货锁的,人家已经搬来住了,没人性的玩意。可怜你们母子了。”王婶抹着眼泪絮叨着。
军军没了家,没了新书包,他哭的好伤心。军军恨死了那个骚货,也恨死了爸爸。
军军哭一阵,歇一阵。哭着,哭着,睡着了……他看见爸爸开着汽车回来了,下车就把军军举过头顶转几圈,象从前一样。然后象变戏法似的,从身后变出个书包来。上面也有个胖娃娃,穿着军装扛着枪。比小狗子的漂亮多了。军军伸手去拿却怎么也够不着,爸爸怎么越走越远了……
“醒醒,醒醒,可怜的孩子,小心着凉。”是奶奶的声音。军军揉揉眼睛问奶奶:“我的新书包呢?”奶奶摇着头不说话。
从此,军军再也不能见妈妈,不能见妹妹,不能到姥姥家。他判给了爸爸。妈妈和姥爷托人打官司,也不能要回军军,军军是男孩,要顶门的。
为了见妈妈和妹妹,军军学会了撒谎和逃学,为了多看军军一眼,妈妈跑十几里的路,在教室外站肿了腿。军军的成绩下降了,从第二名到第十名、第二十名。
小狗子欺负军军,军军再不还手。
爸爸一走就是十天半月,回来也是愁眉苦脸,他惹不起王鲜花,就拿军军撒气。军军觉得爸爸变了,喝酒,撒野,骂人。原来的爸爸不是这样的啊!
更不幸的事在等着军军,王鲜花生了个儿子后,爸爸也不喜欢军军了。王鲜花让军军看弟弟,不许他上学,军军不从,那女人就拧着军军的头往墙上撞,军军的书包被扔进灶膛,他伸手去抢,小手烧起了水泡泡。
半夜,王鲜花从被窝里拽出军军:“我口袋的500元钱怎么不见了?是你偷了吧!”
“不知道!”
“你还嘴硬,除了你还有谁?”
啪啪啪!军军脸上多了几个血印。那泼妇还不解恨,一脚踹过去,军军一个趔趄撞在锅台上,鲜血顺着脸颊流下来。军军笔挺的站起来,不喊也不哭。“王鲜花”拿出一张纸,上面早写好的几行字,抓着军军的手摁了手印,确切地说,是血印。那是给爸爸回来看的,500块钱的赃款栽到这个12岁孩子的头上了。
军军辍学了!
军军成了“家庭小主妇”,脖子上挂着钥匙,背上驮着胖胖的弟弟,小狗子他们去上学,他只能站羡慕的看这他们的背影,贝贝他们玩打仗,他只能咬着指头看,他不能参加,怕弟弟哭。
小狗子和贝贝再不欺负军军了。村长来了,他们就扔砖头替军军出气。
弟弟一岁的时候,军军就要带他睡觉了,“王鲜花”招蜂引蝶,常常夜不归宿。爸爸出车的时候,村长就来了,他们喝酒吃肉,还要军军烧火。
有一次,那群狗男女吃饱喝足玩起麻将,“王鲜花”面前赢了一大堆钱。军军哄睡了弟弟,“王鲜花”就大呼小叫的让军军烧水奉茶,火苗一窜一窜的,军军看的入迷了,火苗一下子引燃了屋里的柴禾,又蔓延到院子里,火势可大着呢。幸亏救的急,不然,那帮狗男女就烧焦了。
军军失踪了。一直到爸爸回来。人们又看见他脖子上挂着钥匙,背上驮着弟弟,这回多了个新书包,斜挎着,上面有个胖娃娃,穿着军装扛着枪。
清晨,他背着新书包,来到奶奶家说:“奶奶,人家(军军一直这样称呼后妈)让我去看葵花(向日葵)哩,在坡地里,远着呢,晚上才回来。”
奶奶摸着孙子的头:“小心点,孩子,奶奶等你回来。”奶奶听着孙子远去的脚步,流下了一串混浊的老泪……
军军走进葵花地,周围玉米田,高粱地连成片,一望无际的青纱帐里没有一点人声,寂寥的瘆人,12岁的他胆怯走了进去……
老井旁,僵直的军军瞪着眼睛,看着苍天,嘴张着,似乎在呼喊“妈妈”,象要告诉妈妈点什么。
“王鲜花”不准通知军军的妈妈,她说:“死的也不让她见。”
军军没有等到妈妈看他最后一眼,就被草草的埋葬了。连同那只新书包。
老井旁多了一座矮矮的坟茔。
年关未到,小坟旁又添了一座大坟,瞎奶奶躺在了孙子的身旁。
建军节那天,小坟前摆着一盒生日蛋糕,烛光在秋风中摇曳。一个憔悴的女人捶胸顿足,嚎啕大哭,肝胆欲裂。
清明节时,小坟前多了一只新书包,上面也有扛大枪的胖娃娃,一个疯女人反反复复地唠叨:“告诉妈妈,你怎么到了井里?是谁推得你?妈妈要告她,告她。你好好上学,上学,上学不走斜路。”
不远处,小狗子和贝贝抹着眼泪,每个人手里捧着一摞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