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情凝四季】秋(散文)
古往今来,秋即史,秋即诗,秋即美,秋即殇......千般秋的史诗,蕴育了美丽,流淌了感怀,彰显了世态。文人墨客,咏秋丰实,叹秋肃杀,恋秋则描摹出起伏跌宕的唯美故事。世间秋文浩淼,无暇追忆,聊叙自在心中的秋,若琼浆玉液,共尔靡之。
今生历秋,甲子有余。悟道初秋,若丰腴待产的皇后;仲秋,若分娩生命道德至上的圣母;暮秋,若儿孙浩繁创造人世的女娲娘娘。秋之要,实之重,穷其词海,集其褒义,恐难确表。
孩提时,惟见秋实,不辨秋意;只钟盘中餐,焉知耕种辛。偶有下地,无异大人的如影随形。懵懂约略,粮生于土,人生于粮,秋就是希望,就是收成,就是生命,就是人生奋斗的取向。
圣人曰:民以食为天。老人云:千里做官为的吃穿。抑或人生第一要义,当归饮食。愚亦知,苟延性命,岂可无食!因而一年四季,常常忽略了春光的明媚,夏阳的火热,冬风的凛冽。唯有秋季收获时,身心愉悦,喜不自胜,尽管累成泥人。
玉米高粱大豆花生,简直就是珍珠缀串,谁不好收藏;谷子黍子就是新娘子的辫子,令人神觑;红红的山芋,白白的莲藕,青青的甘蔗,橙橙的果子,远胜王母的蟠桃会。这就是秋,这就是天地对人类的眷顾和馈赠!
成年后,油然而生对秋的敬意。秋意高尚,秋色悅人,秋实则是天地的无私奉献。人世间正因为秋的存在,才得以繁衍,以致生生不息。秋不仅承载着历史,而且还创造了和正在创造着历史,续写着千古传奇,并不断地刷新三界。
愚以为,不应仅仅流连于对秋的赞叹和追捧,或许应做弄秋人。秋生何时,秋色何美,秋实何盈,虽无量左右,但造物于秋,生机于秋,还是耿耿于怀,于是尝试着去做弄秋人。
人民公社年代,每到休学时,便风风火火地加入秋收秋耕秋种的行列,并挤出时间,在自留地里弄秋,竭力弄出属于自己的秋的微世界。
1978后,秋的微世界演变为小世界,秋的造化格局也变得千姿百态。打造何等秋色,任性而为;收获何等秋实,无妨大体。从手工农业,步入到小机械化;从摇把辘轳、转盘水车、手动压井,到浅机井(大锅锥)、深机井(潜水泵);十数年间,历史不断地演变节奏,唱出了不同音律、不同凡响的秋之歌。人们随心所欲的农作和操劳,魔术般地幻化出亘古未有的秋的魅力。丰衣足食的日子,使从内心深处感觉到,我已是一位弄秋人。秋的喜悦充盈,秋的美善和德行,填满了心胸。
及至年老,弄秋之能渐缓渐弱,便隐隐忧心,秋意是否有被?
扭曲的嫌隙,秋实是否有被糟蹋的厉吝,秋色是否有被涂鸦的无奈。甚感,皇后临盆,国脉所系;圣母伟绩丰功,千秋彪炳;阔姥女娲,儿孙绕膝,完美了世代的进化,祥和与安宁之中更加令人肃然起敬。秋之本色,万世不易,只有丰盈,无可减褪。
现在看来,忧心是多余的。生态环境的治理,日新月异。三农政策的实施,愈加到位。特色立体大农业的潮头扑面而来,土地流转,农场化经营的模式,即将取代百衲衣式的格局,大秋世界的波澜壮阔就在眼前。
那么,我还可以参与弄秋么?答案是肯定的,起码我还可以观瞻,恣意欣赏大格局的秋色;我还可以用心,去感触新时代的无限生机;我还可以用笔,去赞美夙来珍爱的秋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