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律【咏江南秋怀】赏析
原文:
江清行画里,晓色隐长空。
古道凝秋意,凉亭别蝶红。
寻芳思月路,滴翠累梧桐。
杳杳云重晚,扁舟载梦匆。
纵观作者的这首诗,充满灵性,流畅自然,总的来说意境深远。略有些凄婉。作者的这首诗直抒胸意,做到了托物言志。看到了作者能用诗来表达自己心中最高级别的最具力量的那种感情。透过文字进行抒怀。对江南秋的感怀。
章法上,先说下起承转合:起承句物象是江、画、长空、古道、秋、凉亭、蝶,这些物象选择合理,都在同一画面上,符合主题。
起句有“的”,“江清”交代了时间和地点,景色由近及远,画里到长空,兴起有余,有物的内在,深层次的有内涵的物。江和长空,江清行画里,下边的内容就是围绕着清江来写,晓色指的天气是佛晓的天空,画里有什么?什么隐藏在长空,什么在画里前后分句联系紧密,引起下文,很明朗。
承句:古道凝秋意,凉亭别蝶红。偶句,工整凝练:古道、凉亭,两个名词;凝、别,两个动词;秋意、蝶红,两个偏正结构,工整凝练;212式,前后分句联系紧密,不论是平仄还是词性,还是结构,都非常完美,后分句做到了扩展扩张,承上启下,感于物而后动。
转句:是在承句的基础上螺旋式上升,自然转到情,转得自然;再看看是否对偶,212。寻芳思月路,滴翠累梧桐(此处应注意上个步骤是212式,这个步骤要221式)。寻芳、滴翠,思、累,很好,但月路、梧桐,结构欠佳。但承句是承接器具而来,由远及近。
合句:杳杳云重晚,扁舟载梦匆。合句的前分句能够总结前六个分句的内容,很好。后分句有实比扣回,扁舟、江清,含有比。
五律七字法也很完美。画里、晓色隐长空,秋意、凉亭别蝶红,月路、滴翠累梧桐,重晚、扁舟载梦匆,联系紧密。再说下用韵,2/2阴阳平衡很好,起到了韵领作用,做到了不入诗。再看看仄句脚的四用递进法,都做到了穿插而用,里、意、路、晚,达到标准。并且虚实相结合,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此外脉络清晰、连贯,各部分做得都比较好。作者堪称是写律诗的老手。欣赏了。
不足之处就是承转句的句式要有变化,使其朗读抑扬顿挫,有韵律感,再有就是转句偶句在加强些就会更加完美。
总之,这首律诗整体结构比较完美,创作严谨,张弛有度,用字凝练考究,铺陈有序,最后一句给人留有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