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收 摊 儿
在羊角镇当了两届党书记的陈鹏,作梦都想回到西城县林业局干他的老本行。现在虽然如愿以偿地回到了梦牵魂绕的林业局,却成了一个“收摊儿局长”。
陈鹏在去羊角镇之前,就是西城县林业局的技术权威,也只有他一人是中国林业大学的林学博士。当年,陈鹏以648分的总成绩撷取了汉江市理科状元的桂冠,进入一类A级档位。省教育厅曾在电话中告诉陈鹏的父母,清华、复旦、北大和人民大学随他挑,这可都是国家级名牌大学啊!谁也没有料到,陈鹏却在报考志愿表上庄重地写下了“中国林业大学”。好在陈鹏的父母都尊重儿子的选择,支持他读完本科读硕士,读完硕士读博士,而且鼓励他回到西城县搞林业。
陈鹏是个事业心极强的学者。在校期间,他就同他的导师欧阳栋梁教授合作了一项“六年抱”速生白杨的课题研究,这项科研攻克之后,可以大大缩短白杨的工艺生长周期,六年可以长到一抱粗,使之成为西城县五十万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当时,他和欧阳栋梁教授选择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左各庄镇搞培育实验,并且获得成功。后来,欧阳教授和陈鹏带着在燕赵大地培育的白杨种苗到西城县试植,结果败得一塌糊涂。那白杨在西城县长了七年,还只有刀把粗,还不如当地的骚白杨肯长,他们的试验招来了西城人的非议和嘲笑:“什么速生白杨,活脱脱的武大郎!还‘六年抱’哩,六十年都长不成器!”面对家乡父老的嘲讽,陈鹏没有泄气,这里正有需要他攻克的难题。博士毕业后,陈鹏放弃了留校任教的安排,主动回到西城县,继续攻克速生白杨的难题。
想到这里,陈鹏苦笑着摇了摇头。
刚想有所作为的他,却被西城县委打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幌子,硬是派到羊角镇当了两届党委书记。在羊角镇的十年中,陈鹏虽然没有放弃对速生的白杨“六年抱”的课题研究,却是时断时续的,这让他生不如死,难受极了!从实验室到官场,陈鹏很不适应。他始终弄不明白,西城县的用人机制咋会是这个样子?这好比让飞行员去赶马车,叫科学家去卖土豆,不仅浪费人才,而且埋汰人才。
陈鹏想回林业局的愿望,并不是想当什么局长,更不想当这个“收摊儿局长”,他只想回到他原来的岗位上,继续从事他那未完的课题研究;他的最大希望是,在他的有生之年,能为西城老百姓办一件实事,找到一个不太劳神费力的脱贫致富的好项目。
在他离开西城林业局的这十年,前一任林业局长铺了好大好大一个摊子,什么天保工程、湿保工程、长防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等六大工程,十几个项目同时启动,用了国家许多项目资金。工程实施的效果正等待国家有关部门来验收时,前任局长的任期已满两届,县委把他招回来收拾前任局长铺下的烂摊子。
铺摊子容易收摊子难,陈鹏苦笑着接下了这副沉重的担子!
在去迎接国家林业项目验收组的路上,陈鹏在心里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越过县、市这两级组织,向省林业局和国家林业局递交辞呈,辞去西城县林业局长职务,专心完成“六年抱”速生白杨的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