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祖传的榨油味道香(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祖传的榨油味道香(散文)


作者:黄金山 进士,8518.0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58发表时间:2017-11-25 09:39:24
摘要:传统的榨油技术,好香的菜油!

【菊韵】祖传的榨油味道香(散文)
   团堡的农民有爱种油菜、花生、葵花等油料作物的传统习惯。收获后晒干,就运到油榨房压制成喷香的菜油或花生油。因此在过去没有机械的日子里,都得靠手工榨房来榨油。因此,古镇几乎每个村(或相邻的几个村)都有自己的油榨房。
   油榨房很简陋,大都建在村落的边缘地带,一般用四到五排木扇立起架子,一排扇四柱五骑,占地不超过200平方米。上面盖着土瓦或稻草。周边筑一圈土墙,很通风。内屋3--4间,右边为炒籽与碾籽工作间,除了炒籽的锅台,还设有圆形的石碾槽;中为装填碾碎后油料形成榨饼的工作间,堆着笼料的稻草与箍饼的铁圈;左为打油工作间,两根水红树制成的油榨,榨架连榨身高5尺许,有两丈多长,浑身透着乌黑的光泽。每年夏秋油菜籽收获后,各村生产队、组就与油榨房管理人员约好时间,分队错开时间将各种油料籽运到这里,分类打榨成金黄发亮的油。
   这种榨油的器具非常庞大。主件榨油盒必须用高大标直的坚硬大树制造而成。长要6米左右,直径不能小于1.5米。因此挑选这个木料很是非劲,要走许多路,翻越许多山才能够找到。而且要把这个材料找好后才能建造榨房。因此要非常有经济实力和有胆识者才能办起油榨房!木榨油盒常见有两种:一是打楔子式的木盒;二是挤压式油盒。但是都要把原木掏空,形成直径50厘米的左右空圆。打楔子式木工做起来很费力,所以大多数油榨房都是挤压式的。挤压式的只要木工把原木分锯为二,掏心很方便,安装也容易一些。我们古镇的沙地沟、長槽等村的油炸房都是挤压式的。另外就是配件,有撞杆和木尖,一个油榨房木尖不能少于12根,长2米,形状是前尖50厘米为锥形,中间1.2米为方形,后部30厘米为圆形。用铁箍包着,因为是撞杆打击的地方,要坚固。一般都用坚硬的青冈树,尖梨树等做成。撞杆也很选择材料,长约8米,也是要坚硬的木料来做,中间吊一个铁环,打油时用撞杆撞击木尖,将菜油压制出来。
   另外还要砖石垒成的灶台,按45度的斜度安上直径80厘米的大铁锅,专门炒菜籽用。还要碾盘,碾槽、石磨等,安置在平坦的一间房子里,用牛马拉动,(也有用人工的)把炒熟的菜籽碾碎成末。然后用铁箍包装后上榨。
   榨油的工序一般是:筛籽,去掉空壳和杂质。炒籽,将菜籽用锅炒熟。碾粉,将菜籽碾成细末。蒸粉,将菜籽粉用木甑蒸熟。踩饼,将蒸熟的粉末用稻草加铁箍包装起来,固定后踩结实。做成一个个的箍饼。这道活很讲究质量,也最要技术和体力。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打油。打油是最精彩和热闹的场面,前边两个师傅拉起草绳,牵动撞杆准确打击木尖,后边6到8个大汉拉动撞杆,叉开脚,弓腰登腿,前俯后仰,甩开臂,喊起号子--嗨赫海!配合默契,一起发力。撞杆就爆发出千万斤力量,一点一点打进尖楔,将菜籽里的油挤压出来,形成长线流到油桶里!
   这个机械打出的菜油黄金亮色,热度低,味道特别香,保质期也长。这段时间,油榨房里总是飘满清香!
   我的父亲是打油的能手,每年生产队打油,他都被点名参加,虽然打油活路很苦,父亲也心甘情愿,因为他喜欢闻炒油籽的香味,也喜欢听老牛拉动石碾在碾盘中滚动的轰隆声。每当我好奇的跑去看他们打油时,父亲总是当我们面对黑虎般的伏卧木榨,拉起榨杆,喊着号子,一下下撞击榨楔,榨槽中的料饼不断地紧缩,随着一阵哗啦声,油汁从榨眼中奔流而出,父亲和打油伯伯们的精彩表演,使得我们心里特别愉悦。一榨打完,父亲就站在榨房门前,眺望莽莽群山,高声呐喊出山歌,借以宣泄劳动后的疲乏。
   因此,我对油榨房的记忆,总在眼前挥之不去。
   几十年过去了,先前我知道的油榨房早拆毁了,我虽然心里有些怅然,但是那榨油的场景总浮现在眼前,勾起对几十年前打油和油榨房的怀念。

共 150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怀念油榨房,怀念的不仅仅是那缕香味,更是对那个年代的怀念,油榨房里有父辈们辛勤的汗水,有收获的喜悦,更有那打油时的默契,还有那嘹亮的山歌,随着时代的进步,油榨房那原始的操作已跟不上发展的脚步,慢慢湮灭在历史的痕迹里,渐行渐远,可是那油榨房飘出的香味还深深的留在这辈人的记忆中!推荐欣赏!【编辑:清影凝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影凝霜        2017-11-25 09:42:36
  黄老师质朴的文字令人钦佩,让人眼前一亮,佳作醉赏,祝老师笔耕愉快,开心快乐每一天!
清影凝霜,一个来自天府之国的温婉女子,有如水般的情怀,如月般的诗魂,在一年前偶然与文字结缘,就无可救药的做了文字的俘虏,怀着江南的梦,拨着锦瑟的弦,写着古韵的凄,于暗夜里静静挥洒着笔尖游走,你若懂得,
2 楼        文友:枯野秋然        2017-11-25 10:26:42
  几十年以前都是油房榨油,老百姓吃的都是拿家里棉花籽换油吃。这是我的记忆。但是和这篇文里说的不太一样,但夜差不多,就是那个意思。现在好多了,食用油各种都有而且质量也好。不再有杂质并存的油料了。可是现在的农村小作坊在河北周边地区也有不少。现在大多是油葵籽榨油,油菜籽榨油,绿色环保是第一位的
3 楼        文友:小白狐        2017-11-25 17:57:20
  真的没有想到我们食用的菜油用手工做会这么复杂,感谢老师的佳作,让我在佳文中学到了不少知识。
4 楼        文友:黄金山        2017-11-28 09:42:08
  我的网线昨天被电霸无辜剪断,近期无法恢复,很伤心!请管理员理解!
活到老学到老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