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鬼”屋的哭声
在一个小镇的边上,有一座靠山的屋子,四周比较僻静,因为有时常能听到来历不明的哭声,原来住那里的那户人家搬走了。有人说,那屋子后面有坟堆,常能见到白骨、磷火之类的东西,那哭声可能是从坟堆里发出来的;也有人说:那屋子以前死过人,说不定阴魂缭绕不散,就在附近一带啼哭了。于是,给那座屋子平添了一种神秘、恐怖的气氛,人们便流传说,那是一座“鬼”屋。
有一天,有位大学教授来小镇上做科学报告,他是不相信鬼怪的,听到这一传闻,很感兴趣。这位教授向“鬼”屋的屋主打听:“有这么一回事吗?”
“鬼”屋的屋主是个老实巴交的人,他介绍:据以前住在这里的那户人家说,半夜常有“啊呜、啊呜”的哭声,屋里的女主人最先听到,女主人把男主人推醒,男主人一听,是从屋后远处飘来的;待男主人到屋后去观察时,那声音又戛然而止;屋前的外面,却隐约听到一些动静,那哭声又从屋前的窗外飘过来了。在那夜深人静的时刻,听着那凄惨、低沉的声音,男主人仿佛感到有个幽灵,故意在躲避他而又吓唬他一样。想到这里,他情不自禁地打了一个寒战,全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于是,男主人再也不敢去看个究竟了,他赶紧转身回到床上,蒙着被子睡觉。女主人见丈夫都吓成这样,自己也只好把被子往头上一蒙,蜷缩在丈夫身旁睡了。
由于那哭声隔三差五就会出现,闹得他们休息不好,女主人得了神经衰弱症,他们一家也就搬走了。
教授听了点点头问:“那么,你们始终没有追究过其中的原因吗?”
屋主说:“没有。”
教授说:“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是没有鬼怪的;可从你介绍的情况来看,似乎又存在这一现实问题;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以科学的观点,来解开这个谜!”
屋主听了,惭愧地笑笑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况且我的胆子也很小。”
教授立即补充说:“我并没有责怪你的意思,只是表达我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应该有这样的责任。这样好吗?正好这两天我没有其他事情,能不能把这房子借给我暂时住几天,我倒很想通过实地考察,弄清其中究竟。”
“鬼”屋的屋主高兴地回答说:“当然好啊!借给你,想住多久都可以。我们也想弄清,怎么把我们一个好好的屋子叫成鬼屋了呢?”
教授是有关部门请来作报告的,为了对教授负责,有关部门说:“我们派人来陪你吧?”
教授笑着说:“如果有坏人来威胁我,我是要请有关部门保护的;可现在,面对鬼怪,我却不怕,因为我相信科学,你们放心好了。”于是,当天晚上教授就住进了“鬼”屋。
第一天晚上风平浪静,除了有老鼠的响动外,没有其它任何声音。第二天晚上如此,第三天晚上也是如此。教授想:谣传总是这样,往往添油加醋的编些东西进去,吓唬自己,也吓唬别人,是不是找些人一起到“鬼”屋来住几天,大家觉得相安无事,也就消除疑虑了?可后来,他想想又觉得不妥。因为他虽然住了几天,可始终没有听到过“啊呜、啊呜”的哭声,不把这“哭声”是从那里来的搞清楚,这“鬼”屋的疑团就解不开。于是,他决定再住下去。
后来,有一天深更半夜,“啊呜啊呜”的哭声终于响起来了,是从远处飘过来的。声音的确凄惨、低沉,而且一声紧似一声。教授知道,在这夜深人静时,人们是很容易产生想象和联想的,往往会自己吓着自己。教授早有思想准备,当然不会被吓出一身“鸡皮疙瘩”来。他顺着声音仔细分辨,从屋后到屋前,跟踪观察仔细听,终于心里有了底。
第二天,教授估计这“哭声”还会出现。他就准备好了两个铁丝笼子,分别摆在屋前和屋后,里面还放了一些食物,又专门请了屋主和其他一些有关人员一起来守夜,那样,让大家来见证一下“哭声”,“鬼”屋的谣传就可以彻底解除了。
结果,当天晚上半夜时分,那凄惨、低沉的哭声果然响起来了,先是从屋后远处飘来。逐渐接近屋子,然后听见铁丝笼的弹簧门“喀嚓”一声。教授说:“谜底可以揭开了,走!我们一起去看看!”
大家一起来到屋外的铁丝笼前,几个手电筒同时照着,铁丝笼里,原来是一只肥大的野猫。大家不禁感叹起来:“原来是野猫发情发出的‘啊呜、啊呜’的哭叫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