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青春客栈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专栏●歌已成殇〗《一夜风雨》

编辑推荐 〖专栏●歌已成殇〗《一夜风雨》


作者:年微漾 秀才,1105.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09发表时间:2009-11-25 10:36:18

《一夜风雨》
   我有一个习惯,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我都会站在阳台前,看着窗外二环路上彻夜奔袭的车辆和经久不息的路灯,此刻它们都象征着这座城市最安详的心率。阳台南边的不远处是一栋相对的楼房,在这可分享的夜色里,它们释放出最柔和的灯光,浓缩了关于这座城市的温馨。家所在的小巷叫大王里,像这样的楼层比比皆是,它们与一棵棵高大的白玉兰树一样整齐地分布在市中心的土地上;在一些夜里,当我像往常一样来到阳台前,我还会听到不知是从哪座楼房中传来的钢琴声。琴声优雅而温柔,我常常陶醉在它氤氲出的意境里,仿佛置身一个遥远的空间;或者揣摩弹琴者的面容,猜测他或她的生活。这样的浪漫气息让一夜就这样安静地流过。
   只是今夜,曲调不成拍。那些来自遥远的未知名海域的台风轻易便扭曲了优美的旋律,它们不曾跨越这楼层间短暂的距离就已消散在夜晚的空气里。福州总归是个完整的城市,它的完整在于她不仅包容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和近现代的摩登气息,也以同样的胸襟涵盖了丰富的天气,沿海的地理位置使得在每个夏天台风如期降临的时候她总是首当其冲。她是安静的,同时也是不安宁的。
   署名“圣帕”的超强台风让午夜的天空呈现出嗜血般的殷红。雨水穿行在福建沿海成千上万个大大小小的村庄里,在我海边的故乡,所有的渔船也早已返回避风港了吧。此刻的榕城,与闽江的水位一同抵达的还有这浩瀚的风。它们四处游荡,填满了古城的大街小巷。和雨水相比,风是一种抽象的物质,它和我们感官的联系往往转移到呼啸而过的声音或摇曳不止的树枝上,甚至这城市所有的静物都可能成为它们在自然界里的修辞。被风吹动的还有我遥远的思绪。
   杜甫在风雨里想到了普天下饥寒的百姓,陆游在风雨里想到了边疆连年的战事,伟大的诗人们在风雨交加的夜里都在和天下苍生彼此成全,而一辈子里这样催动情愫的风雨之夜又有多少呢?诗人蒋捷用古典的蒙太奇手法拼接了一个人一生中所要经历的听雨的心态,他是这么素描当时的情景: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船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诚然动情,然而他的这三张图却也在无形中让他付出了一生作为交换的代价。
   我由此想起了自己孩提时候的情景。故乡在莆田,那里的乡亲都自称是妈祖娘娘的子民,这个温暖的称谓令我保存至今。记得当时每有大的台风经过,兴化湾和湄洲、南日诸岛总能化险为夷,祖辈们都说是妈祖娘娘挥一挥衣袖就收服了海上的怨灵。妈祖娘娘原名林默,莆阳湄洲湾人氏,她从小生长在渔民世家,熟识水性,幼时便常随大人一同出海。据史记载,妈祖娘娘在一次海难中为了救助他人,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邑人缅怀之,建庙宇祭祀,奉其为海上女神,历代均有加封,是以数千年来她一直以一个海上守护者的形象敬存于南方沿海善良虔诚的百姓心里。
   我同时想到了就在2006年的夏天,台风“龙王”席卷福建。面对午后墨绿色的诡异天空,榕城人民万众一心,不愿臣服于台风的淫威。时隔一年,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当时在抗洪抢险一线牺牲的武警某院校的五十几名学员。他们有着和我们一样青春的年龄和容颜,有着和我们一样温馨的家庭和亲人;可每到危难时刻,总是由他们支撑起整个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脊梁!他们是伟大的,也是不朽的。
   这样的夜晚,和我一样彻夜不眠的人,听雨的有几何,遥思的又有几何,更多的应该都是在默默守卫着这座城市吧!在凌晨的阳台上,所幸风声趋于式微,雨水也有所收敛,一个夜晚又要安静地度过……

共 140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借一夜风雨抒发心中所思所想,笔调轻柔的仿佛妈妈的细语,但却能渗透到读者的心间;文章一气呵成,读着文章如坐在年兄对面。文章又一根线——暗夜里的琴声,它带着作者、带着我们走进福州这个承载着两千年历史文化和近现代的摩登气息的城市,借福州的气候进展到从古至今人们对于雨的认识和思考,寄托尽忧国忧民的情怀。中国不缺人、不缺在风雨夜默默守卫城市的人。【编辑:寂寞中行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寂寞中行走        2009-11-25 10:44:44
  这篇散文个人很喜欢,就如优雅的琴声娓娓叙叙。欣赏了!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