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有奖金”征文】那些年的露天电影(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有奖金”征文】那些年的露天电影(散文)


作者:一鸣蝉 举人,4396.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16发表时间:2017-11-25 16:08:01
摘要:如果说起当年的露天电影,带给你的感受也许就有些不同了。在那开放的露天场地,人们从四面八方围过来,也许开始时并不认识,而一场电影看完,也许你们就成了情侣了。这便是那个年代,一代人不愿忘怀的回味。

【荷塘“有奖金”征文】那些年的露天电影(散文) 自电视走进家家户户后,看一场电影,似乎已成为一件很奢侈的事。如果走进电影院,你看到的也许都是一对对情侣,似乎这里成了情侣的二人世界。
   但如果说起当年的露天电影,带给你的感受也许就有些不同了。在那开放的露天场地,人们从四面八方围过来,也许开始时并不认识,而一场电影看完,也许你们就成了情侣了。这便是那个年代,一代人不愿忘怀的回味。
   尽管当时的农村交通闭塞,信息并不发达,但放电影的消息却传得很快。哪个村子要是放一场电影,消息便立刻四里八乡传遍了。
   电影放映机,只有镇上的放映队才有。村里或公社,如果想组织放一场电影,得事先安排人到十里八里的镇上去挑回放映机。有时候两个村同时派人去,另一个村的人便只得空手而回了。村子大多没通上电,便要连带着挑回发电机。于是能看上一场电影,在那时便自然成为一件稀罕的事。
   电影是村集体组织放映的,放映点设在村小学的操场上。也有时候怕场地太小了,或者怕有人爬进学校的教室搬弄凳子,于是便找一处空旷的地方埋上两根柱子,然后把白色的幕布往上面一挂,便是一个露天放映场了。孩子们放学回家,便把消息带给了父母,缠着父母非得去看电影。有父母感兴趣的,便带了孩子一起去,也有父母累了,不愿再去的,便任由孩子跟着伙伴们去了,孩子们乐得又自由了一回。
   当然,来看电影的不只是村里人,也有外乡外村的,三五里之内,消息都会传遍的。邻近村的,也有老人会拿了凳子去看。但远一点的,便只有小孩跟年轻人会跟了去了。他们往往会急得吃不下饭,便于天黑前急急地赶往放映的场地。远道而来,自然带不了凳子,便于场地后面远远站着看。
   早些年放映的大多是战争题材的,翻来覆去的就那么几个影片,大人们白天生产劳动疲累了,又看腻了,便不再跟着一遍遍地看了,小孩们却乐此不疲,只要能打听到消息,便都会去看。看着看着,便都学了电影的样,个个都想当英雄,于是第二天便一个个缠着父母要削一把大刀,或者手枪跟红缨枪,都说要学小兵张嘎,或者潘冬子。
   于是木削的手枪、大刀或梭标,便成了那个时代流行的儿童玩具。他们爱玩的游戏,也常常是“打仗”,他们常常三五个围在一起,大刀、梭标的一阵乱砍。有时候不小心砍到了身上,有人便哭了,有人却在笑。
   看多了千遍一律的英雄题材的片子,人们便渴望能看到一部不一样的。我纯朴、简单而单纯的乡民们,并没有因为那个年代的物质匮乏而悲观失落,他们乐观和坚韧,让他们活得顽强而自信。他们看完了那部朝鲜电影《卖花姑娘》,以一种内心深处的善良和同情,陪上了一滴又一滴眼泪。
   同样让人陪上不少眼泪的,还有后来的一部来自电湾的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一部深刻的伦理悲情剧,让多少人刻骨铭心。
   一场又一场农村的露天电影,无不打上了一个时代的烙印。放得更火的,是八十年代前后一批逐渐解禁的影片,尤以古装舞台剧更甚,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越剧《红楼梦》、黄梅剧《天仙配》和《牛郎织女》……那个时候,电影不光是年轻人跟孩子们的喜好,更激起了众多老年人的热情,他们重新看到了他们久违的古装戏剧。说起古装剧,老人们往往眉飞色舞、唾沫星子四溅。也正是那些古装剧,常常在同一个晚上,让一个又一个放映点轮换着放了一场又一场,人们也跟着看了一场又一场,那火爆场面,真是前所未有。
   也是在那个时候,我们村里的一个瞎子七叔终于又精神了,他常常拉着孩子们要给他们讲故事。他给他们讲薛成贵,他给他们讲孙悟空……而孩子们也常常被他的故事陶醉了,见着他就缠着他要听他讲故事。
   渐渐地,镇上修建了电影院,放映队不再下乡了,便有人瞅准商机,买了放映机,于是电影便逐渐大众化了,成了一些喜庆场面热捧的对象和应景的排场。谁家要有个婚姻嫁娶,或老人寿诞,包一场电影便是常有的事。那是对乡邻们热情的回馈,也是一种经济能力的展示。
   于是一些相关于电影的话题便越来越多了,谁谁谁家孩子孝顺,父亲生日时前后连放三晚电影……有时候这家寿诞那家结婚,邻近的两家同时放映,真不知该看哪一场。
   那些年的露天电影,是热闹,是喜庆,是欢悦,是甜美,是庄稼人难得一有的相聚,是青年男女们彼此熟识的机会。
   时过境迁,物换星移。那一年,王婶家男人生日,请了人来家放了一场电影。电影放到一半时,王婶想起了去找女儿,结果找遍了整个放映场都没找到。王婶想去放映机前找放映员在喇叭里给喊一嗓子,不想阾村的张婶突然冒了出来,把她拉到一旁悄悄地对她说:“你家小妮子跟我们村的二娃好上了。”
   王婶不信,就盯着张婶的眼,说:“这怎么会呢,她们又不是很熟。”
   张婶说:“我的傻姐姐哎,都什么年代了,看几场电影不就彼此熟了!”
   王婶睁大了眼问:“你说她们是看电影好上的?”
   张婶肯定地说:“真的呢!”
   王婶一拍大腿,骂了一声:“唉,这破电影儿!”
   第二天,王婶把女儿叫到了跟前,问:“你……你跟邻村的二娃谈上了?”
   女儿说:“谈上了又咋地?”
   王婶说:“你不知道他们家跟咱家是同姓,是一个宗祠的!”
   女儿说:“同姓又咋的,又不是近亲!”
   王婶扬起了巴掌对女儿说:“你个死妮子,还犟嘴,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王婶一个巴掌抡下去,没想到人没打着女儿却跑了,一个晚上没有回来。第二天,听有人说女儿跟二娃一起去了深圳。
   王婶听了,就气得骂了一声:“这破电影儿,都勾人魂呢!”
   ……

共 219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忆童年,许多的美好都会展现在眼前,尤其是难得的露天电影,更是儿时最期盼的乐事。早早的催促着妈妈做饭,紧忙地扒拉上几口,风风火火的跑到麦场里,选择一个最佳地点,一屁股坐了下去。露天电影,带给不同年代里不同人群不同的感受。作者用丰满的语言,厚实的情调,将露天电影故事化,情趣化和时代化。通过露天电影将一个世纪的社会和经济变化悄然纸上。作品注重情节的描写,让读者会在文字的情节里感叹。用露天电影作为题材,可谓思路新颖,用露天电影铺展作文,可谓用笔独到。这是一篇情感叙述,忆景论议,抒情展意的不错文章,很有可读性,是一篇美文。值得读阅。倾情推荐共赏!【编辑:悍雨啸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悍雨啸风        2017-11-25 16:09:47
  感谢作者带给读者好文、美文。
是云,总要飘走的,因为风。
回复1 楼        文友:一鸣蝉        2017-11-25 17:51:29
  谢谢编读。遥握问好,并祝编安!
2 楼        文友:悍雨啸风        2017-11-25 16:10:48
  文笔思路都很好,期盼佳作再出。
是云,总要飘走的,因为风。
回复2 楼        文友:一鸣蝉        2017-11-25 17:52:41
  谢谢!共勉。努力,不懈!
3 楼        文友:悍雨啸风        2017-11-25 16:11:54
  写作辛苦,奉茶问候。
是云,总要飘走的,因为风。
回复3 楼        文友:一鸣蝉        2017-11-25 17:53:44
  谢谢问侯,并祝康安!
4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7-11-26 09:29:43
  描写生动,场景真实,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祝老师创作愉快1
回复4 楼        文友:一鸣蝉        2017-11-26 12:00:32
  谢谢!午安。辛苦!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