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轻舞· 暖】后妈(散文)
“后妈”,这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在多数人内心,似乎隔着千山万水的距离,无法跨越,她与亲妈不可相提并论。然而,在我心里,从不这么想,我认为后妈和亲妈一样的亲,只是儿女应该站在怎样的立场去接纳她,爱她。
我十七岁那年,父亲带着后妈回家,第一次见她慈祥的模样,没有一点生疏感,而是特别的亲切,似乎远方的亲人,好久未曾回家。
我欣慰地叫她一声:“妈。”妈揽我入怀,抱在怀里格外亲切。我从父亲的眼里看到了欣喜的笑容,自从亲妈去世后,我第一次看到父亲欣慰地笑了。
这些年父亲很苦,母亲很早去世了,父亲带着我们四个儿女,日子别提有多么苦,父亲每天早出晚归,默默地劳作。每当看到父亲一个人单薄的身影,心总会隐隐的疼,不知道这样的日子可以熬多久,才会是尽头。
我多么希望父亲可以有个伴,陪伴他,知寒问暖,天冷时可以为他添件衣裳,可以陪父亲说说话,分担一点生活的点点滴滴,不再让父亲一个人孤单。
我欣慰,也许是上天可怜我们,垂怜父亲,把后妈送进我们家,从此,我们每天可以吃到香喷喷的饭菜,可以任性地在母亲面前撒娇,可以淘气地回到了童年。
看到父亲欢喜的笑容,不再沉默寡言。父母两人相敬如宾,有好吃的饭菜,总是你推我让,相互夹到对方碗里,别提多么恩爱!
看到他们幸福地在一起,日出日落,相依相伴,做为儿女,我们更是高兴,希望父母恩恩爱爱,白头偕老。这是上天给予我们多么大的恩赐,家人团聚是多么的幸福。
就这样,后妈成为我们家相互爱戴的亲人,我们和父亲一样,像孩子一样依赖她。农田的时候,妈总是早早起床,烧水做饭,等父亲起床,然后一起下地种田。果园里妈种了好多苹果,蔬菜,每次下地,总会带很多新鲜蔬菜回家。
日复一日,陪伴父亲,不离左右,一起下地,一起回家,形影不离。在以后的日子,无论在什么地方,村口,院子,饭桌,我们看到的都是父母一起的影子,恩爱相伴,就像彼此的左右手,谁也离不开谁。
妈是山里人,心底善良,为人厚道,左邻右舍都非常喜欢她。妈腌的菜很好吃,妈出门逢人便说,“我家腌了菜,都到我家来吃。”于是,邻居们拿着大盆小盆都来我们家端菜,很快我们家满满一缸腌菜,就被邻居们吃完了,妈却乐得高兴。
妈就像一棵开心草,一辈子受苦,却一辈子开心,她把温暖送给了别人,也温暖了自己。几年后,我出嫁了,妈一把鼻涕一把泪,把我送上轿车,我心里还真是千万个舍不得。
漫长的岁月,这样日复一日地过着,妈一直陪着父亲,她成了父亲的全部,她取代了儿女对父亲的关爱,我们太多的是心存感恩。父亲不再那么苦,至少日日夜夜有人疼他,陪伴他,这样就足够了,做为儿女又能给父母多少,又能怎样体会这份关爱呢!
多年后,十多年过去了,父母慢慢地老了。每次回家,我总会在第一时间,把屋里屋外收拾一遍,把院里打扫干净。妈逢人便夸:“我小女儿最勤快,回家就忙着干活,我真是省心多了。”到了黄昏,我要走了,妈总是把平日舍不吃的东西带给我,送我到村口,远远地招手直到看不见我。
再后来,父亲病了,癌病晚期,父亲开始昏厥,食欲不振,严重的胃癌危急着父亲的生命。我们把父亲从医院接回家,妈整日以泪洗面,东北西走地为父亲到处求药。她总相信会有奇迹,总以为偏方也许可以挽救父亲的生命,我们儿女也只能随妈的意愿,让她为父亲尽最后的一份绵薄之力。病发半年后,父亲去世了,妈哭得死去活来,我们的心像刀割一样,谁又能说她不是亲妈?
父亲走后,大哥说把妈接到城里一起过,为她养老,妈却拒绝了,她一个人守在和父亲一起的家。我们更是难过,妈现在多可怜,她又回到了父亲当年一个人的生活,只是她比父亲更苦。妈老了,眉间的皱纹更深,可妈舍不下的是和父亲一起喂羊的老牛,还有辛苦栽种的果树,生活的点点滴滴,成了妈一生的牵挂。
后来,母亲老家的儿女,把妈接走了,妈回去了山里,回到了她最初的家。而我们却没能为她养老,心里总念念不忘的我还有一个妈,尽管她是后妈,可在我们心里她和亲妈一样的亲。
直到那天,在侄女的订婚宴上,我突然看到了后妈,在那一刻心里酸酸的。看到妈擦眼泪,我飞一样扑过去,妈紧紧地抱着我,我大声地哭,妈哭了,侄女哭了,姐也哭了,订婚宴被我哭得别提有多伤心。
原来,这份爱从来没有割舍,后妈一直在我们心里,我们更是在妈心里。妈几千里路来看我们,为了这份牵挂,为的不是骨血却比骨血更亲的亲情。妈这样坚持着站在我们面前,我想说妈:“我爱你!”无论时隔多久,无论您在不在身边,您永远都是我们的妈,和亲妈一样亲,一直温暖着我们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