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烟火】爷爷的小木屋(散文)

编辑推荐 【江南烟火】爷爷的小木屋(散文)


作者:子信 白丁,77.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930发表时间:2017-11-25 20:42:10
摘要: 此文献给当下社会所有的手工艺人与老人!如有一天你在江湖的某一个角度看到同样的手工艺人,请你放慢脚步,跟他畅谈几句,可否?愿从此不在有孤独!

【江南烟火】爷爷的小木屋(散文) 年轻有为的他当时也是党员出身,三十年代初生人,四十年代末参加部队,几十年的部队生活,那个年代,战火纷飞,也扛过枪,上过战场;那一片天空硝烟四起,民不聊生!温饱生存在那个时代确是大问题。后来到解放,生活质量慢慢提高,熬过了最饥渴的年代,迎来了小康社会的发展,比起那个年代似乎真的感觉幸福!他不爱说话,比较内向,烟不离口,这是他的生活习惯。我跟他在小屋生活了多年,有时跟着他东奔西跑,我了解他也懂他,在小屋前,他坐在那儿,我望着他,再熟悉不过了。
   小院子并不大,坐落在山腰,十户人家不到,围绕着山腰建房而起,中间水稻田地,两旁绿树掩映,小道黄泥四起,而小屋坐落在山腰的正中间,小木屋是他大半辈子的归属。屋前有一个小池塘,从小泥路到木屋中隔一至二十阶淡红色石板台阶,右边有古老的板栗树,屋前有几里一大片绿耸耸的竹子。高则丈许,一丈,二丈,甚至三丈皆有!春天时看着它发芽生长,冬天时看着它逐渐凋谢。他是老手艺者,通常拿着屋前的竹子编制簸箕,箩筐,还有那些竹鸟,蜻蜓等等。一个长板凳上面放着一个小镰刀,坐在板凳上,口叼着用纸包着老丝烟卷成的烟卷,常常烟不离口。一坐就是整天,看着编制出的成品,脸上溢满舒心的笑容,那是他对自己的成就而欣慰!
   那时恰逢赶集时,他拿着前几天已经编织好的一些作品,骑着解放牌自行车,从小屋到街上,一个钟左右的时间,在迎新街上将编织品摆成一排。各种各样的作品,可谓琳琅满目!街道上行人满满,有跟他同辈的老人,也有中年人士,青年人士,小孩……同辈的人群基本上叼着一根烟斗,裤袋上挂着一袋烟丝,然后盘坐下来,几个人在那畅聊着,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你会发觉,他们那代人基本上都是聊关于战争时代的故事,一般很少买爷爷的编织品。而青年人则是像老前辈致敬、请教,致敬手艺者,会买一下生活用品及玩具给他们那些孩子玩乐。小孩子看到这些基本上用手去触摸,爱不释手的样子,一玩就是很久。他不会去赶小孩子,反而会陪他们玩,他把这些调皮捣蛋的孩子就像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我想天底下每一位老人都是这样吧,都有一颗慈爱之心。一天下来,从早上到中午再到下午,爷爷将自己的编织品卖得所剩无几了。快到散场的时候,他一般都会买一些他自己的孙子爱吃的食物。而到那个点时,孩子也正坐在红色石板上,目望着爷爷的归来。
   我想,世上有着太多的像我爷爷一样的手工艺人,在每个城市,甚至在每个不起眼的小城里。他们靠着那些微不足道的收入在坚持着,支撑着整个家庭。当然他们还有份工作,那就是干体力活。空余时间他们一刻也不会闲暇,都奉献给自己所坚持的手艺。我想这应该源于热爱吧!他也是一样,不忙于工作时通常拿个摇椅坐在屋前,面对着茂盛的竹林,他悠闲自得不亦乐乎。不忙时,爷爷拿着烟斗,旁边一袋烟丝,抽着烟,聊着天。有时会是他一个人在那,独立思考着,拿着邮差送的报纸看着,了解时事,似乎在他身上就没有停下来的脚步。小木屋门前挂着他自己做的那些作品,排成一排。冬暖夏凉的木屋前,来往拜访的人们也有许多。在那一片村庄,他的那个小屋位置是最好的,优美,清净,凉快,适合那一代人生活。有邻居,有路过的人,也有采茶的人们,都会在小屋盘坐一会儿。而大部分来往的人们聊的都是关于他与他的手艺的故事,从下午聊到晚饭时刻。他是个好客之人,一般都会留下他们一群人吃晚饭。几位同辈中人,酌酒一杯,酒到位就行,无需醉到不省人事。对于那辈人来说,做着自己喜欢的事,闲空时,老友聚谈几时,便是最好的生活方式了。
   前几年因其他原因只留下了他一人在木屋,本打算一起出来生活,到迎新街上去,他熟悉的那条街,劝了几次,他叼着一口烟,没有回答,我在旁边看着,从他眼神我懂了他的心意!从满堂到孤独一人,我想对于他来说,他或许在战争时代就早已习惯。有不舍但不孤独,墙面挂满了照片,我的照片被挂在中间。我走时,他没有送,这次他没有坐在木屋前。在房间里,我透过窗户看着他,他跟以往一样叼着烟,但是他却不是在思考,而是望着那照片墙,用手去触摸……
   对当下社会那些手艺老人来说,陪伴他的不只是久远的年代故事以及手艺,更重要的是亲人亲情!那时基本上每周我都会去陪他,他还是跟原来一样叼着烟在木屋前,坐着长板凳上,编制那些有价值的玩意。我跑到他面前,他乐开了花。爷爷的外貌仿佛变化不大。俗话说,人驱散心则在,而我们一直都是这样。延续了两年,我们以这样的形式在保持着原来那个时代的记忆。再到后来因响应国家乡村发展政策,小木屋与竹林都被夷为平地,小池塘也填平了。再也看不到竹林春天时发芽生长,冬天时凋谢的画面了。挖掘机准备开动时,他也在,他跟以往一样抽着烟,只不过没有盘坐在板凳上,站立着。他说,等会儿,让我好好看看这,好好看看这,好好看看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一直在重复,我在他身旁却没有安慰他,从未看到他流泪,那天我却看到他眼里泛红,没有泪花,他一直在控制着情绪,对于当过兵的男儿来说,流泪应该是一件很难是事情。
   小木屋与竹林对于他来说是半辈子的记忆与陪伴,从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每一个年头,每一段岁月都是他永久的牵挂,时过境迁,仍在心心念念牵挂!没有了那些,后来他也没有再去碰那些玩意,可能没有当初的那个环境了吧,我想那个时代的印记会陪伴他一生。
   小木屋与竹林变成了现在的青石板道路,而我还会像以前一样,到某时来这里走走,看看。我牵着爷爷的手,说着,您看,它一直在这,从未走远!
  
   此文献给当下社会所有的手工艺人与老人!如有一天你在江湖的某一个角度看到同样的手工艺人,请你放慢脚步,跟他畅谈几句,可否?愿那些老人们从此不在有孤独!

共 228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爷爷,三十年代初生人,四十年代末参加部队,几十年的部队生活,那个年代,战火纷飞,也扛过枪,上过战场。步入老年后依靠屋前的竹子编制簸箕,箩筐,还有那些竹鸟,蜻蜓……恰逢赶集时,他拿着前几天已经编织好的一些作品,骑着解放牌自行车,去到街上,将竹编物件儿卖掉。后来随着乡村发展的步伐,当小木屋与竹林被夷为平地时,爷爷眼里泛红,没有泪花,他一直在控制着情绪。小木屋与竹林对于他来说是半辈子的记忆与陪伴,从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每一个年头,每一段岁月都是他永久的牵挂。现在我经常牵着爷爷的手来到曾经的木屋前,木屋和竹林好像从未走远……全文感情真挚细腻,娓娓道来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时代的缩影。画面感较强,主题鲜明。推荐阅读。附本文最早发文地址:https://www.sanwen.net/subject/3949160/【编辑:漠上花开】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漠上花开        2017-11-25 20:43:14
  感谢赐稿支持江南,期待更多精彩呈现!
2 楼        文友:漠上花开        2017-11-25 20:45:14
  问好作者!平淡的叙述中尽显亲情的温暖,好文推荐阅读!
3 楼        文友:漠上花开        2017-11-25 21:57:46
  本文最早于2017年11月13日发表于散文网。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