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风儿轻轻吹来
西沟村的天还是那么蓝,树还是那么绿,人心却变了不少。这一切都源于一场不期而至的风。
一年前的初冬,西沟村刮起了一场风,不过这不是冷风,而是一场暖风。虽然这是一场暖风,但是西沟村的人对于这场不期而至的风的感受却大不相同。有一少部分人,心里暖暖的,相当大一部分人,心里却拔凉拔凉的。
西沟村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这里空气清新,非常适宜居住。据史料记载,西沟村已有两百余年的历史了。时至今日,这里依旧居住着大概七、八十户人家。
西沟村地处中条山前坡沿的丘陵地带,所以这些人家大多以农耕为主,兼营林木。西沟村的土地都是旱地,是纯粹靠天吃饭。但因为按下雨的时序规律播种耕作,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会有收成。西沟村人居住的多是多年前开挖的窑洞,因为这里黄土质地较好,所以早年间在这里居住的人就开挖了一些窑洞。后来陆续有人对于那些开挖较早的窑洞,进行维护翻新。一直沿用至今。窑洞里多盘有土炕,冬天窑里生火做饭之后,躺在土炕上,会倍觉温暖,分外舒服。在炎热的三伏天,躺在土炕上,又是另一番滋味。外面太阳火辣辣的炙烤着大地,树叶蔫了,庭院里的各种蔬菜也蔫了。这时候当你走进窑洞,顿时会有一种清凉舒爽的感觉。这种感觉绝不亚于待在开着空调的房间里。
西沟村从属于东沟村,东沟村下辖五个自然村。一年前的初冬,随着驻村扶贫工作队进驻东沟村,进而展开对于东沟村所下辖的五个自然村的扶贫工作之后,一股暖风儿轻轻吹来,氤氲在各个自然村的空气里。
西沟村因距离东沟村较近,所以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到来,一时间打破了西沟村的沉静,到处都开始变得喧嚣起来。因为几乎所有的西沟村人都明白驻村扶贫工作队意味着什么、又代表了什么。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收入逐渐提高,生活水平日益改善。越来越多的人思谋着走出西沟村。于是掀起了一场落户置房的高潮。那些收入高的,家境比较好的人,有的去那些平原地区的村庄落户了,有的在镇子上、县城里或者市里买了房子。西沟村只剩下了那些年纪稍大的老人和那些因手头闲散资金及积蓄不充裕而未能落户或者买房的人家。纵然西沟村像其他村一样,人口外流非常厉害。然而这丝毫不影响西沟村的活力。村中那棵参天的老国槐,依然那么茂盛,那遒劲的枝条,好似一把把利剑,直指蓝天。每到阳历四月中旬,洋槐花盛开的季节,西沟村又氤氲在洋溢的香气之中。洋槐花是那么的白,就像是将天上的云朵采摘了来。那香气很浓烈,香得刺你的鼻,远远的你就能够闻到它所散发的香气,如此说来,那香气似有香飘十里外之感。
老忠与老木在西沟村已经生活了几十年了,他们俩的院落相隔不远,可以算作一个近邻。老忠比老木年纪稍大一些。老忠与老木都是本分地道的庄稼人,他们都具备了庄稼人的所有品质。老忠与老木有太多相似,又有很多不同。老忠喜欢逛门子,这家唠唠嗑,那家拉拉家常。老木则不太喜欢逛门子,虽然他能言善辩,但是他总是喜欢保持沉默。两人的关系不算多么好,也不算多么坏。说是普通乡邻,却似乎又要亲近一点。只因老木年迈的老母亲与老忠的老婆关系比较好。老木农闲出门揽活时,就托老忠偶尔去照看一下自己的老母亲。所以这些年来,两人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好的。然而一场风,使得两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当驻村扶贫工作队来到西沟村开展扶贫工作之时,经过筛选,老木被定为贫困户。至于贫困户的标准,工作人员怕老百姓理解困难,就笼统的说,家里没有落户没有买房子或者没有买轿车的人家就能够被定为贫困户。其实这固然是一个方面,最主要的还是要看你自家的收入是否在贫困户的线下,这才是衡量是否能被定为贫困户的最根本的标准,也是硬杠杠。然而老忠却因为各种原因,未能被列入贫困户。因为老忠的两个儿子都在市里买了房子,而且也都买了轿车,所以自然而然,老忠也就不在帮扶之列了。老忠心里那个复杂感受,恐怕其他人是无法体会的。
老忠与老木都是性格要强的人,不同的是老木强的内敛,而老忠强的外露。老忠是上门女婿,他来到西沟村之后,确实也干出了不小的成就。他将自家的窑面切了三次,盖了两座砖瓦房,为两个儿子成了家。所以他总是有点嘲讽或者说看不起老木。一方面,这也许是由他的性格和他后天的一些成就所决定的;另一方面,可能是他觉得自己的两个儿子都很有出息而且儿子儿媳妇都很孝顺,所以自然而然,就有点骄傲或者说是看不起人。老木家里不算特别恓惶,但与老忠相比之下就显得有些恓惶了。老木家里只有一台手扶拖拉机,是唯一的交通工具,无论是耕地劳作,还是去赶集都是靠它。那头铁牛经过风吹日晒,身上刷的那层绿漆已经渐渐褪色了。那些零件也有些松动了,尤其是车斗更是显得松散,然而老木却一直都没有对车斗进行加固维修,一来是不想麻烦,二来主要还是家里没什么余钱。在我看来,老木之所以不修车斗无疑是不想花那冤枉钱,凑合着用吧。因为即使修了,或者说是重新换个新的,拉上几回庄稼或者柴禾,也就又大变样了。
老木没什么手艺,也就种了十余亩的旱地,而且大多种一料春玉米。在农闲的时候,他便出去找一些零活和杂活干,虽然钱比较利索,但是每天的收入却要比同龄人低上几十块钱。但是这些老木并不计较,因为他知道自己上有八十岁老母,下有正在读中学的小儿子,而且小儿子每周都要去家里拿生活费的。所以他只能干那些钱比较利索的活。
初冬的一场风确实让老木心里很暖和,却让老忠心里很发凉。老木家什么情况西沟村的人大都心知肚明。驻村扶贫工作队及村里的领导自然而然也心知肚明。所以此次就将老木定为了贫困户。然而这个贫困户老木也算是当之无愧的。因为他一没有落户,二没有买房,三没有买轿车。这自然而然也说明了他的收入水平。老木被定为贫困户之后,当然就会享受一些相应的帮扶政策,这无疑让老忠分外眼红。首当其冲当属房子补贴,政府给老木进行了集中安置,在镇上给老木那些贫困户盖了单元楼,而且这个单元楼,政府按家里人口数进行补贴,老木家里总共五口人,算下来也就十二万多了。在农村人们总是谈钱色变。这可能是因为农民大都没什么来钱渠道,所以对大额资金是既惊讶又眼红。这一点不止老忠一个人是这样,无以计数的农村人都是这样,老忠只不过是他们这个庞大群体里的一个代表而已。
当扶贫的暖风轻轻吹来,老木与老忠两人之间的关系也曾一度变得微妙,然而时间终究冲淡了一切。面对国家的政策,老忠也无可奈何,生活还得继续。谁让自己那么按耐不住呢?与其怨天怨地怨他人,不如怨自己。当一切已成定局,不久之后,老木与老忠的关系渐渐趋于缓和,但我相信他们的关系不会回到往昔了。但是这依旧不会影响老木出门打零工之时,让老忠关照他年迈的老母亲。因为老忠的本质还是善良的,而且老木的老母亲与老忠的老婆关系依然如初。
在当今这个时代,人们大多都是为利活着,只要利益与自己沾点边就想去占点便宜。然而他们却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原本就没有便宜可占。人啊,永远不要怀着侥幸心理去生活,那样你的生活会过得既单调又乏味,单调乏味的后果必然是恓惶。原本,只要你自己努力奋斗的话,你一定会有过上富足生活的那一天。然而却因为你自己的一时的侥幸而让自己的生活变得糟糕透了,然后开始怨天尤人,殊不知,一切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所以那些家庭光景不好的人家既不要羡慕别人,又不要贬低自己,你只需记得一句话就好:人穷志不短。
一阵风轻轻吹来,西沟村的人心中都荡起了涟漪,暖了也好,凉了也罢,只愿风过之后,西沟村依然美丽,人心依然善良、朴实、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