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别具一格笑梁山(赏析)

编辑推荐 别具一格笑梁山(赏析) ——读陈实《笑梁山》印象


作者:三宽居士 举人,4018.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76发表时间:2017-11-28 16:30:47
摘要:评论陈实所著长篇论著《笑梁山》。

别具一格笑梁山(赏析)
   开篇闲话
   如今,很多人很多文章都说当代人的风气与心情都很浮躁。在这浮躁“风、情”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是——是不是作家的人都在写书。具不具备写书能力的人也在写书。所以,出书的人并不比读书人少。赵本山与宋丹丹小品中,黑土笑话白云的书是为村头厕所提供的手纸,并非完全是夸张和搞笑。此情节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如今出书多且滥的事实。
   书多且书价昂贵的今天,要想读一本真正称得上是好书的书很不容易。在我的记忆中,我只是对《红楼梦》读过五遍,其他都没有超过第二遍。
   近日,偶然得到了一位未曾谋过面的年轻新朋友的新作《笑梁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陈实著),确是破例很认真很严肃的读了两遍,于是,对该书就有了较深的印象,便有了能否写点读后感的想法。
   遗憾的是,敝人正是该书序者之一的唐骏先生开篇所言中的——“不知道IT是什么、代表什么的落伍人”;更有自知之明是财经、财务、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尤其是“用人”甚至是如何被人用也不知道的门外汉,想写读后感,连关于财经、企业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术语也不知道、知道了也不懂,很害怕说了外行话怡笑大方。所以,就回避这方面的不知与无知,仅从自己略懂的文学艺术方面谈谈对该书的印象。
   印象,不是定论,说起来就相对轻松一些。
  
   一、借古励今支新招
   《笑梁山》是写什么的书?
   该书封底有四位方家已经作了定论。
   我回答这个问题得从封面设计出的两把椅子说起。
   那是两把平行相对的椅子,左边那把是古色古香的太师椅(深山民间俗称圈椅),右边这把是钢管支架做腿脚皮革为靠背的很现代很时髦的椅(俗称转转椅);前椅厚重沉稳古板,不容易搬动,更不容易扭转定向;后椅因腿脚安装有万向轮,所以就能够随心所欲,进退自如,东西南北左右回旋着时尚方便与灵活机巧。作者正是忽而坐上古椅,忽而坐上今椅——坐而论道的。论的是古今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之道。不过,作者的期盼是让今人坐上能灵活应变的时髦转转椅,万不可再坐上宋江们坐过的难以应变的太师椅。
   先从书目看,顾名思义,肯定与梁山有关。但仅从与梁山有关来看,就不新鲜。因为新世纪以来,有借古典名著生发新情由,新枝节,新故事,极尽戏说谐评调侃之能事,炒作得很红火的大家已经在前;甚至连《孟子》《论语》等诸子百家也有大家“晒”出来给予全新的诠释——淋漓尽致地由着自己的性子发挥者也已经看好在前;那么,陈实选择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的主要背景梁山做平台,是否有步人后尘之嫌?
   回答是:否。
   而且是别具一格。表现在:
   (一)巧借古台演今戏
   如今开展任何工作、举行任何活动有个很时髦的用语——叫做搭建平台。《笑梁山》也正是借助梁山这个(古代)的平台,借古代角色宋江们所取的志向、所处的历史背景,梁山独特的环境,好汉们所从事的事业,以及具体工作方式方法——转换搬演现代经济建设(包括确定事业方向,价值取向。项目论证选定,企业组建,管理层将帅组阁,科技人才挖掘,中层干部人事安排,大面员工培训,品牌打造,商业行情分析,未来市场发展局势的预测与判断,产品营销,直到某个产品消费者的心理把握,市场开拓与竞争等优胜劣汰的)活剧。
   (二)巧借古经织今纬
   作者用梁山这个平台,用得泾渭分明。用梁山好汉们事业发展队伍壮大作经线,拉开梁山先王伦(个体户),后晁盖(小集体),再宋江(大集团)的主要脉络:揭示了王伦心胸狭窄,容不得比自己本领高强的人入伍,且胸无大志——有大志也无实施抱负,终于被人火并的悲哀;揭示了晁盖温饱即安,小富则喜,知足长乐,再不思进取的懈怠,到底被人架空领导位置的遗憾;重点揭示了宋江识大体,顾大局,彰显集团意识,树立团队精神,拉起大旗,开门纳贤,挖贤,迎贤,甚至不择手段逼贤上山——达到了把梁山做大做强的目标,最后(露出潜藏得很深的马脚)实现“归顺朝廷”的个人夙愿。
   借助梁山这个平台,类比梁山(作者把它看作一家公司)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实践过程——这一根经线,极具针对性实用性地,选择编织进百年近代史上诸如:诺基亚,NEC,惠普,三星,长虹,海尔等等很有名的大出名的企业与品牌,在市场上,事业上——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的大量案例做纬线,集中性规模性系统性阐述出企业与品牌如何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上立得住,站得稳,迈得开,能发展,能壮大,能做强,不被对手击败,不被市场淘汰,赢得用户与广大消费者的偏爱衷爱的亲睐,继而稳操胜券的道理和招数。
   (三)巧借古事促今业
   《水浒传》是国人妇儒老幼耳熟能详的故事,可把老故事重新予以审美观照,弄得不好就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欣喜作者在老故事中找准了新的审美观照点,或者说是发现了新的亮点:把整个梁山看做一个经济开发区,把梁山发展壮大的过程和事业发展的经历,看作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经历与创业过程。诸如,认为王伦对梁山公司的初创是一种无创业意识的发端,所以,也就无任何创业思维无任何创业计划无任何奋斗目标,一切工作都无章法无规矩地胡来胡倒腾。仅有一条规矩:无论是谁,想进入初创的梁山公司,必须要提一个新鲜人头(不论好人还是坏人头)上山,作为被聘用的基本条件,或者说是作为存身该公司的风险抵押。才可以在该公司注册登记就业。
   初创的梁山公司并不想多招工扩大员工队伍;更不想增加领导指数。即便有人找上山门求职,中不了举的落魄文人——梁山首任老总王伦把那应聘的条件也制定得古怪,苛刻,狠毒。对项上人头下不了手的人,只能依旧待业,待岗;连林冲那样的京城80万禁军教头——难得的军事人才将帅大才,也难以在那里上岗谋碗稀饭喝。所以,初创的梁山公司是不可能发展壮大。
   梁山第二任老总晁盖,虽然修正了王伦的不仁不义不道德不文明的公司管理制度,采取了一些新的举措,但是他的发展目标也不明确,发展眼光也不远大;用严重的小农经济意识作为企业的指导思想,有利即喜,见好就收,温饱即可,平安是福。因此也没有把公司把企业做大做强的愿望与谋划。连提高现有中上层干部的待遇,提高现有员工的福利的构想都没有。
   梁山公司,也只有到了宋江出任第三任总裁,才算可以称其为公司,并且逐步成长为大公司,发展为实力雄厚的集团公司。宋江,有发展梁山的理想,有发展梁山公司的具体构想,有得力的实施举措:大胆构想,树立旗帜,确立方向,制定发展目标;明了短期打算、初中期安排和长远规划;确立长期战略方针,运筹阶段性战术,逐步绘制出梁山公司全景式蓝图。并且一步步变为现实。
   ——从以上梁山公司三届总裁的战略部署与实施,以及梁山公司阶段性或者说三个历史时期运行情况来看,以现代许多公司与企业的好坏景况的穿插比照,为现代企业领导的管理方式方法和现代企业的运作,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综合性参照系数。
   而且,这种参照系数不是纯政论的抽象与教条,也不是纯企业管理理论的干巴与枯燥,作者是让你在古今人物的胶合产生的幽默与诙谐中发出开心的大笑,达到作者潜移默化的用心和寓教于乐的初衷,达到提升现代企业综合素质水平的最终目的。
  
   二、鉴古扬今吐心声
   为了达到提升现代企业综合素质水平的目的,作者深知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因素,更是第一要素;所以说古也好,论今也罢,重点着墨的是人。落笔的是不同的人做相同的事情的不同效果。
   书中浓墨重彩的挖掘、解析了宋江其人。
   作者说宋江从前的职位是郓城县政府办的主任(顶多是括号副县级,闹不好还是正局级),可这个副县级宋江很会推介、营销自己,在县衙小吏的位置上特善公共关系学问,是公关行家,以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权力范围以及薪水(或者有灰色收入进账的)实力,小恩小惠帮助接济了他认为值得帮助和接济的人,不仅赢得了“及时雨”等多种好名声,而且当他与没有正式结婚而姘居的女人阎婆惜反目以后的落魄之际,强盗们每每逮住他了,朝他心窝子喷凉水,手持牛耳尖刀,要取他的心脏作下酒菜的危急时刻,自叹一声自己的名号,就能让强盗扔了水碗,丢了尖刀,咕咚跪倒在他面前,磕头求恕罪——而且累试累验。可见其人格力量之声威巨大,或者说可见其善于公关、会结人缘带来的良好效应。古代有这样声威的人,不多见;现代则还未听说某长某主任某总裁有宋江如是的威名。遇到了危难有如此的转危为安为倍受崇敬喜剧效应的。所以,宋江上梁山是一路绿灯放行,一路绿旗送行。
   是宋江在梁山竖起“替天行道”的大旗(我认为其实质是为黑社会团伙为强盗行经引领了正面舆论导向),是他第一次集体谈话——提拔任用中层以上干部,并且明确了相应的大小好汉、强弱干将们的级别档次;是他明确了梁山集团公司全局利益之所在;是他明确了梁山公司的长远奋斗目标并倡导和维护了团队精神;是他开展了系列政治思想工作,让众好汉的作为都不再从个人恩怨出发……是他亲手打造了梁山公司这个如雷贯耳的名牌!
   为了既定奋斗目标,实现梁山公司利益最大化,宋江以人为本,珍惜人才,思贤若渴。只要是该公司需要的人才,被梁山看中了或者是圈定了的人才,那真是千方百计都要弄来。包括书信邀约请来,调虎离山挖来,施放钓饵诱来,制造血案逼来,杀妻亡母再无挂牵狠心来,断其进路退路不得不来……而且,总是宋总裁率先屈尊迎接来——
   宋江在任人用人方面,只有一点瑕疵,那就是在英雄排座次(考核正副职务职级)上,对他个人私下有恩情的人的位置靠前一些(贵在前后左右位置互相没有制约权,办任何事情不存在相互挟制、少了互相踢皮球或者是互相推诿责任现象);其他方面总体上是任人唯贤,知人善任的,安排工作专业是对口的,更是因人设岗的。诸如,安道全平时就是负责医疗卫生的,战斗中则是野战医院院长和外科手术大夫,决不安排他搞行政事务;乐和很会吹笛子,适合开展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和战后文艺联欢慰问活动,决不让他去管理安道全的医疗卫生工作;尤其是善于运用、发挥个人特长,例如梁上君子出身惯于偷盗的鼓上蚤石迁,在窃取军事情报,偷盗他人机密和重要凭证上,为梁山历次战役和重大活动(攻打曾头市、大败连环马、兵下北京城等)的胜利立下了大功劳;所以,宋江决不会干现代某些领导人凭自己想当然的蠢事,让石迁与乐和轮岗交换工作——(笑梁山)作者类比后的感慨是,一个人才如果被放在不合适的位置上,会变成企业的累赘和垃圾。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宋江大胆使用人才——李应的庄园所有财产都被梁山作为军需给养抄没了,宋江却把梁山财政大权拱手交给刚刚逼上山的李应掌管;关胜等人刚刚投降梁山,宋江则毫不担忧地让关胜等人立即拨转马头攻打其旧部和老上级的官兵——这一点,是古今中外很多将才帅才不敢实行的用人招数……
   总之,《笑梁山》阐明了宋江在充分发扬民主和群言堂的前提下,实行了宋江的高度集中一人拍板算的集权制。成就了108名将帅和众勇士谁都不谋求个人利益,只为梁山的共同大业协力同心,争先恐后,奋不顾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集体英雄主义。结合现代企业的创建,管理,发展,获胜的大层面,从管理机制构建、制度建立、人才发掘,策略把握、信誉承诺、品牌打造做了与梁山之路做了多方面多层次的类比,而且类比得不牵强,不是生搬硬套——在诙谐与幽默中,让现代企业的领导和员工领悟和明白许多教科书和红头文件中学不到的东西。让大家明白IT不只是代表企业,更多的是代表一种潮流,而且还代表了未来。所以,《笑梁山》的题记明言是“笑梁山兴衰史、悟IT圈中事”。
   梁山,为何能从一个小山头发展成为影响国家命运的大型企业,为何王伦、晁盖没有把梁山做大?为何宋江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功?为何强大的梁山最后还是覆灭了?《笑梁山》给了你答案(51。Cm总裁庞升东评价):这是一本以独特视角写就的“企业经营手册”,作者以梁山管理元素为引导,以梁山兴衰为镜鉴,映射出对中国式企业管理智慧和现代IT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深刻思索。全书把诙谐幽默的梁山部分与商业风格的IT案例紧密结合,是一本文学性的管理书籍(分众传媒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稽海荣评价)这本书是一个IT媒体人多年圈内积累的释放,是一个梁山故事老读者对《水浒传》的新诠释,是充满古代梁山管理思维的兴衰史,也是充满现代IT企业案例的教科书(金山软件品牌公关部副总监许晓辉评价)我更赞成高诚公关(GOLINHRRIS)公司副总裁杨伯宁的评价:讲故事并不难,但是,要把天南地北的故事在一本书里都讲得深入浅出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在讲完之后还要留下思考与回味:但陈实做到了,这本书做到了。最后我要归结一下《笑梁山》的主题思想——很时尚的三句话:以人为本,运用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共 512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书评不好写,尤其是像这种企业管理类的书评更不好写。但是,作者却从这种不太好读好懂的企业管理书中发现其文学性,从而找到书评的切入点。因为,《笑梁山》一书就是以古代梁山三届总裁治理水泊梁大寨的谋略为参照写成的大书,这就使不太好懂的经营管理类书籍有了可读可圈可点之处。文章以非常轻松的笔触,以文学的观点详细客观地解读了《笑梁山》这本大书,尤其是书对于王伦、晃盖、宋江等三届领导人的用人观的不同,值得现代企业管理者学习与思考。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三宽居士        2017-11-29 10:04:27
  谢谢关注评点鼓励。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