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另眼读史 (杂文)
一
“仰能撑天俯能狗”这是教导做人做事的俗语。说得文化一点就是“做人求拙,做事求缺”,这却是一句古训。虽说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我总觉得国人太圆滑,能曲能伸,也会曲会伸。能不能是一回事,而会不会更是一回事,这是个技术活。
高宗南渡,窘困得吃不上子鱼。这种长在近海的鱼类,一尺多长,模样像青鱼,肚子里全是籽,又叫鲻鱼,是美食中的极品。皇帝家是经常吃子鱼的。 一日,宰相秦桧的老婆王氏进宫,和太后聊天,太后说:“哎呀,最近想吃口新鲜子鱼,都没处吃去。”谁想到这王氏脱口而出:“我们家有啊,养了好几百条呢,我天天吃,回头我给您送来几条。”
王氏是要讨好太后的,回家就要把子鱼打包送进宫。秦桧一听,大惊失色,对老婆说:“你这不是找死么?子鱼好吃,皇上的御厨里一条没有,你家有上百条,你让皇上怎么想?”
最后,秦桧想了个主意,让王氏带了百十条青鱼进宫。太后一见就乐了:“这哪是子鱼哟,我说么,哪儿来那么多子鱼啊?你这村婆子,原来把青鱼当子鱼了。”
王氏也跟着傻乐。
这个长舌妇几乎葬了秦桧。她不懂掖着藏着,不懂“话到嘴边留三分” 的世故。
杀岳飞,王氏是更狡诈歹毒。据《朝野遗记》载,岳飞一案已经定为死罪,而秦桧还在书房里犹豫不决,独自一个人发呆。王氏看破了秦桧的心事,便讥笑道:“老汉何一无决耶?捉虎易,放虎难也。”经王氏一激,秦桧才下定了决心。这话是“东窗下”说的。“东窗事发”的典故因此而来。
后来,秦桧和王氏被跪在了岳墓前,后人模仿他夫妻俩相互抱怨的口吻,写了一幅对联:
哎,仆本无心,有贤妻何至若是?
呸,妇虽长舌,非老贼不至今朝!
一问一答,甚妙。
风波亭上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明代文人文征明作《满江红》有句云:“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赵构)欲。”文征明质疑得对。宋高宗赵构才是杀害岳飞的幕后指使。试想,岳飞天天天嚷着要“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要“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要“行复三关迎二圣,金酋席卷尽擒归。”如果,一日,真得岳家军直捣黄龙灭了金酋,迎二圣回了朝,也是如此,岳飞挥师正在北伐着且节节胜利……若,老爹和哥回来了,他赵构还能继续坐皇位吗?
岳飞必死。秦桧却“以寿终”。我想起了老子告诉孔子的话:“你看,我,牙没了,舌头还在。”
如此,后来,《史记·周本纪》:“三十四年,王(周历王)益严,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舌头还在,往往不说话了。后来,西周亡。
再后来,宋亡。
二
有时真是小事不可随便。
就拿吃饭这事来说,搞不好后果很严重。
早些年,郑国和宋国打起来了,宋将华元战前犒劳士兵,大锅炖羊肉,一人一块。偏偏到了车夫羊斟这里,没了。羊斟没吃上肉,嘴上不说,心里却想不通。次日交兵,华元将军刚上车,羊斟一抖缰绳,战车直奔郑国大营。华元还问呢:咱这是去哪儿啊?羊斟说:分羊肉你说了算,去哪儿我说了算。结果,华元被俘,宋军大败。
这也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发生在中山国,就是东郭先生遇到狼的那地方。中山国君也是炖了大锅羊肉汤,和诸位手下一起吃喝,偏偏没叫上大将军司马子期。该将军想不通啊,一跺脚,投奔楚国了,把中山国的底儿都给交代出去了。转眼,楚国大军就到,中山亡国了。中山国君哀叹:“我冤枉啊,不就一碗羊肉汤么? ”
三
我们都熟悉的一首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是清末爱国诗人龚自珍写的,录在他的《己亥杂诗》里。“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啊!然而社会腐败政局毫无生气一片死气沉沉,多么让人痛苦而悲哀。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起精神来,为我中华降下更多救世救民的人才……”
读之,浩然之气激荡胸膺溢于天地。柳亚子称龚自珍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降”下来的是带路党。
都说老子英雄儿好汉,未必,有其父未必就有其子。你知道吗?领着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却是龚自珍的儿子龚孝拱。
老爸龚自珍若地下有知,定会气得吐血,再死一次。
有人说龚孝拱就是一个现实主义者,给钱就办事的主。这个人放荡不羁,什么都不在乎,无君无父无昆仲无朋友,只爱自己的一个小妾。人生五伦就只剩下半伦,他自号龚半伦。
做为官二代,龚半伦也是很有才华的,据说,他通满汉日英俄多国语言,英法侵华,龚半伦当英方的翻译参加了英法联军同中国政府签订《北京条约》的签约仪式。在条约签订的时候龚半伦挑唆英方代表额尔金对中方代表恭亲王奕䜣百般刁难,以至于把奕䜣气的破口大骂:
“尔等世受国恩,却为虎作伥,甘做汉奸!”
龚半伦也不示弱,振振有词道:
“我本良民,上进之路被尔等堵死,又被贪官盘剥衣食不全,只得乞食外邦,今你骂我是汉奸我却看你是国贼!”
就可真应了那句话:“国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国。”
同是忿愤,就这样,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没了。
不过,当你知道,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后,慈禧太后下诏书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皇家都“宁与友邦,不予家奴”了,你还能骂龚半伦吗?
2017.11.30 夜读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