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有奖金”征文】谈“比”(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有奖金”征文】谈“比”(散文)


作者:陶浪 布衣,188.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39发表时间:2017-12-03 21:29:52
摘要:现实中,生活中,成长中……个人对“比”这个动字、词义、字意的一些小看法!

比,《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其实按形声字来讲,更好理解,两把匕首,错峰而成,自然少不得“较量”之意。今儿个冇事的很,来讲讲“比论”。
   快近年底了,“大比”的时节,一步一步地逐渐向我们靠近了。同学说春节期间又要聚会了,还说某某同学“也”买了一辆Q5……
   感觉有些奇怪啊!买了辆车,跟我们同学聚会有什么关系呢?同学聚会又不是车友会,是比车吗?还是赛富呢?40多万的大家伙,老实说,再过十年我也不一定买得起。我去聚会是兄弟姊妹们多年不见的亲旧叙阔,是彼此思念、想念的那份至真至纯的同学情,跟Q5、Q6、Q7、Q8没有任何关系!我这么就坡下驴地自言自语。
   流水的光阴,蹇滞的日子。毕业都快十四年了,那种“脚踏棒槌转悠悠”恰恰跟绑在轮子上的脚所展示的意义和架势相反!如今,似乎脚下没有一辆像样的代步车,就跟写律诗没有了韵律一样尴尬。人家走起路来讲究平平仄仄,挪动身板也作兴漂漂亮亮。信守一扭,冒着白烟黑烟黄烟,一脚油门,韵律甚全,洋洋洒洒地一气呵成!即便像《孔雀东南飞》这般乐府古体长诗亦完全不在话下。就是不讲“平仄”规则的,适合那种“散文化”的,还有我们的交警同志帮忙“形散神不散”地把关呢。而不像我们这些靠双脚量天下的,虽然清洁、环保、绿色、健康,但在“大诗人”们看来都是自我安慰的一类,所以很显然我那位买了Q5的同学潇洒俊逸不言而喻,赛过“诗仙”岂不自知?
   从出生开始一直到老死,好像每个成长的阶段都离不开一比。刚出生,人家就比性别。年长些的,不问夫人身体恙康与否,开口第一句便问:“是男娃还是女娃?”……要是生了好几个女儿在前面的,这次又生了个女儿,估计听到这么一问,肯定也跟电影《摔跤吧!爸爸》的男主人一样,下定决心“耕田种地”!
   童年时,比个头。我,小的时候特别瘦小,是那种竖大拇指的表情,当然大拇指方向是朝下的,也就是现在我女儿口中经常冒出的和时常做的手势——“弱”。我弱,不只是身体弱,智商也弱。不过还好我那时还不算很弱,听母亲说我吃奶的劲比两个姐姐都强。可是邻居们又说:侬小时候我们总是听到你母亲和你二婶在村边的坝脚下给你“叫骇”(属于迷信,一种“收惊”的手段),真正是弱不禁风、体弱多病、谁家都惹不起的小小孩。
   上学了,比成绩。老实说,我读书的时候,反应非常迟钝。写起字来比任何人都慢,别人都做完了试题,交卷了,我还在磨磨蹭蹭做题而不是检查呢!所以考分就可想而知了,时常成为老师们口中的笑柄及批评的对象也就不难理解了。不过这样也不错,至少老师们至今都记得我这个人的名字。
   大考了,比实力。完小、中考、高考、毕业,我的学业完全印证了那句名言:“自助者,天助!”不知是哪里看到的有这么一句话:地球之所以是圆的,是因为上帝想让那些走失或者迷路的人能够重新相遇。个人觉得有一部分道理。但不全对。其实,大自然的规律,上帝是无法改变的。上帝其实都是很自私的,救的往往都是能够自救之人,所以迷失之人,只有先自己找准方向,然后才能看到上帝的指示。至于地球圆扁与否?跟上帝没有半毛钱关系,恰恰相反,都是人成全了上帝。
   考上了,比哪所大学好。天下大学,良莠不齐,特别是中国的大学。很难说哪所大学真的很棒,因为棒到什么程度?没有界限。也很难说哪所大学着实一无是处,因为差到何等地步?却没有尺度。一个既不能定性又不能定量的说法,是很难使人信服的。不外乎一小嘬人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盲人摸象、一叶障目!童年读过的《小马过河》,作为成年人的我们依然很值得深思。我个人认为:与其比学校的好坏,还不如比自身来得实在。不管哪所大学,都有优待生和差生。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老古话,道理非常明显。
   当然,念大学的时候,还有“另类”专门比女朋友、男朋友的,正是:大学走一走,女友男友锅里找;高校转两转,书本课本脑后抛。此类怪异的比较,此处聊备一说。
   毕业了,比工作,即使考研了,还得工作。工作是多年寒窗学子们的终极目标。工作的好坏,决定了身份和地位,除了那些与生俱来就准备拼爹、拼妈、并长辈的,姑且叫它个“亚残疾”之外,咱都少不得习惯性地比薪水,比工作强度,比绝活,比获得感,比成就感……更高级的,比尊严。说实在的,打心底里咱还得感谢国家的强大,感谢政府、感谢政策、感谢有打工的一席之地!温饱、养家糊口不必说,去掉纯粹的显耀、另类的攀比,看得见而且切实能感受得到的就是:如今咱们比父辈们当年的生活条件不止好了多少倍!弄口饭吃早已不成问题,现在就是讲究吃“好饭”,只是各家各人“好”的程度平仄不一罢了!
   想想看,30年前的我们,什么样子?有什么?能有什么?能干什么?能出来随便跑江湖的,估计除了乞丐还是乞丐。那20年前的我们呢?又有什么呢?嘿嘿连个大哥大,冇在“香港录像”上看到过,还不知道什么玩意吧!如此一块土砖样的东西,老爸老妈拿在手里都钦羡得了不得!
   后来期盼已久的21世纪真的来了。信息、技术、知识、媒体、互联果然大爆炸!各行、各业、用工、人才陡增,几乎所有类别的工种都在招聘。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特别是IT行业,一日千里!喏,现在8000多人民币的手机,大家人手一部也都习以为常。我们对工作充满了向往,我们的生活才会日新月异。这固然有父辈们的无私贡献,但也离不开我们这层中坚力量;继往开来的我们,每天都很忙碌,每天都有事做,忙里偷闲有的可以去看看电影,K歌什么的……相比顶门立户生怕失业、没事干的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正常的自然成年人窝在家中啃老是什么滋味?同时又不难想象一群放荡、没有工作、游手好闲的、拉帮结伙的,窝在家中会干些什么事?而后又会对社会造成什么影响?可想而知,没有工作是多么可怕啊!
   跟路上星罗密布到处奔波的快递哥一样,我们同样无处不在。虽然很累,甚至不顺!但我们很充实,充实得跟装了新电池的闹钟一样,可以不停地响;毫无理由地完全能够自觉地坚守自己的岗位,就跟时下的高铁线路一样,不费吹嘘之力,就能轻而易举地找准自己前进的方向,高速行驶,并且安全、准时地到达目的地。
   工作中,正如马云所言:“形势好,往外攻;形势歹,修内功。”事实上,建国68载以来,我们大家也都是这么做的,我们自查自纠,自觉自省,努力不让自己成为社会的累赘。比工作,说到深处,是真正比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说到大处,是比一个国家的安全系数,即关乎国家的安全。很难发现一个高速发展中的国家会出现战乱和造反之类等不合时宜的东西。当人们发现工作比战乱和造反更有益、有意义的时候,这个国家实际上已经步入正轨。一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物阜民丰、国泰民安的国家……本身就是一本本、一页页作得非常出色的“律诗”。
   那么,接下来,工作稳定了,比成家。成家了,紧接着,比婚姻,比爱情,比老公、老婆。老实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个观点我不太认同。至于拿钱老的《围城》派上用场,估计也是一小部分人仅仅对“文眼”字面意义的曲解。其实,一个人的婚姻好坏除了要有爱商之外,跟缘分、机遇、运气、文化程度、自身的修为、涵养及处事、应急能力均密不可分。那种为了一瓶牙膏挤得方式方法不合自己的生活习惯也要闹离婚的……我看钱老在世完全有理由在“李瞎子”身上加一笔,让每一对夫妻看得都捧腹大笑,而且会明白自己为什么会笑?晓得两双烁烁的眸子到底“瞎”在哪里?
   说到这里,不妨来引段书中经典爱情论述:“孙柔嘉在订婚以前,常来看鸿渐;订了婚,只有鸿渐去看她,她轻易不肯来。鸿渐最初以为她只是个女孩子,事事要请教自己;订婚以后,他渐渐发现她不但很有主见,而且主见很牢固。他想起在伦敦上道德哲学一课,那位山羊胡子的哲学家讲的话: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从恋爱到白头偕老,好比一串葡萄,总有最好的一颗,最好的只有一颗,留着做希望,多么好?”
   所以从这个哲理性的比较中得出:会经营的婚姻,都是充满了浓浓的对爱的向往。真爱的夫妻,如一泓秋水,是清净的,是和谐的,是彼此间心照不宣的那份默契。夫妻间偶尔如流水奫潫,也是情感使然的自然现象。让一个陌生的人,进入自己二十多年经营、打拼、主宰的领地,了解彼此,熟悉并适应彼此的生活习惯,包容和博爱就显得格外耀眼。于是乎比夫妻生活,比忍耐力,比包容心,比谁更会带孩子,便成为每个正常家庭每天生活不可或缺且必诵的“律诗”。
   之后,比房子,比车子。车有了,房子也有了,孩子也有了,就比留学,比出国,您瞧:什么普罗旺斯、托斯卡纳、兰乔圣菲、迈阿密水岸……世界各地最著名的地方,到处有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商人的身影。创新思维,创新驱动,浙江人的开拓精神和闯将风范,难道不是浙商们相互学习彼此较量比较的结果吗?
   友谊的比较和不伤和气的较量,其实都很值得提倡。智力竞赛,体育竞技,就是一种典型的友谊较量,不但让人能够了解自身,知道对手的厉害,同时在开发人类智慧、自身的机能和强身健体上都有着积极向上的意义。
   最后一直到晚年,还要比一下,比谁死得早,比谁死得气派,细心一点的后辈们还要问花圈多少?来悼念的多不多?来了几个大领导?当然啰,死者是永远也看不见的,但在生时,通过比较,大概还是可以估计得到的。所谓“衍衍生人目,敷敷死人心。”人已辞世,但比还在继续着。
   比,是一种羡慕。比,更是一种激励。一生之中能比得好,依我看更是一种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共 391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令人耳目一新的精美散文。一个“比”字,内涵原来这么丰富,作者观点独到,巧舌如簧,头头是道,一气呵成,让人心服口服,让人大开眼界。作者由同学聚会比豪车开始,本想亲旧叙阔,结果却变了味。人从出生到死,好像都是在比中度过的。最先比生男生女,童年时比个头,上学时比成绩,考试中比实力,比大学,比找朋友,比工作,竞争无处不在。比婚姻,比房子,比车子。即使到了晚年,也要比孩子谁有出息,比谁死得气派。人生在世,一生都在和自己赛跑,和他人赛跑。人正是在比中,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然后认识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永远不满足,永远在追求的路上。从这个意义上,它是一种激励,催人奋进,让人向前,永远不言弃。文章语言幽默,思维活跃,联想丰富,让人沉思,结尾很好地升华了主题,给文章锦上添花。值得细品,倾情推荐!【编辑:阿巧】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阿巧        2017-12-03 21:34:02
  作者由“比”字说开去,由此联想到一生都在比中度过。正是一个比字,让人永远在追求的路上。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1 楼        文友:陶浪        2017-12-04 10:15:20
  有劳阿巧老师劳神评得如此给力!陋作增辉不少哦!道乏!捧敬一杯,遥敬知音!!
2 楼        文友:阿巧        2017-12-03 21:35:48
  老师的文章一针见血,点明了人生的真谛,富有哲理,耐人寻味。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2 楼        文友:陶浪        2017-12-04 10:19:26
  哈哈 活着,感受一些习以为常的“比论”,不敢粘“哲理”一说,但求不是“悖论”就行!谢谢老师鼓励!!
3 楼        文友:阿巧        2017-12-03 21:36:38
  问候陶浪老师!佳作不断!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3 楼        文友:陶浪        2017-12-04 10:21:17
  哈哈 但愿征文,能“比”有见底!再次拱手!多谢老师的精当点评!
4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7-12-04 05:06:40
  比是一把双刃剑,掌握好了是激励,反之伤人伤己!欣赏美文,祝老师创作愉快!
回复4 楼        文友:陶浪        2017-12-04 10:29:59
  谢红叶老师的屡次好评和鼓励!希望咱们大家都能“比”出佳作,比出不足,比出应有的水平!!捧敬——遥祝冬祥!!
5 楼        文友:朱大鹏        2017-12-05 18:01:33
  编辑老师:
   随便遛步,不经意间被这边厢的好氛围所吸引。请问: 不是荷塘的作者可以躬逢其盛吗?已经发表在江山的文章可以参加征文吗?
   谢谢!
回复5 楼        文友:陶浪        2017-12-06 08:14:36
  问好文友!您的问题需请教社长和相关的编辑老师,我本人并非编辑人员,谢谢来访!
6 楼        文友:朱大鹏        2017-12-07 12:48:26
  谢谢陶浪老师指点
回复6 楼        文友:陶浪        2018-01-13 07:57:28
  不用客气!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