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灵】芥菜蒲头(散文)

精品 【心灵】芥菜蒲头(散文)


作者:阿钝 秀才,2468.8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14发表时间:2017-12-04 20:54:04
摘要:芥菜叶柄底端连成一处的那个菜蒂,在我们当地称做“菜蒲头”。如果单单从形态上来讲,或许应该称它为“菜蓬头”更为合适,因为它确实有点“蓬”的样子。无奈受了方言音调的限制,相对来说,用“蓬”字的话,就显得有点生硬了。


   有一种雪里蕻,在我们家乡那一带被叫作“九头芥菜”。九头芥菜并不象九头虫似的有九个头,只是叶子分叉分得很细,至于是不是正好九瓣,我也没有数过。这种芥菜是专门用来做咸菜的,只有把它做成咸菜后才能食用,要不然,恐怕没有人敢吃它,因为它很苦,很辣,很冲鼻,简直跟芥末有点相像。
   在早年的乡村里,这种九头芥菜差不多是家家户户都要种一点的,因为乡村人家过日子,几乎一天都离不开咸菜,不管是雪菜还是霉干菜(条件好一点的人家也做笋干菜),总之是每一天饭桌上的必需品,如果用汪曾祺先生的话来说,是“恩物”。不管哪一户人家,假如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没有咸菜,那就有点不像过日子的样子了。通常的情况是除出咸菜以外,往往还有萝卜丝、豆瓣酱之类的作补充。这样一来,至少从菜碗的数量上来讲,就很有点“丰盛”的迹象了。
   如今,人们对于九头芥菜的需求已不像先前那么必不可少,有许多讲究养生的人家甚至有了新的论调,认为腌制的东西不利于健康,少吃为好,于是对于咸菜也就敬而远之了。如果仅仅站在医学的立场上来说,这样的话无疑是十二万分正确的。然而,凡事都有个限度,只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即使是腌制过的食物,到底也不是什么十分可怕的洪水猛兽。当然,如果超过了这个合理的限度,那就不必说腌制食品了,即使是最新鲜的大白米饭或大白馒头吧,倘若每天都吃到撑的程度,无疑也是不利于健康。我说这样的话,很可能是要被人骂成是屁话的,不过应该是真话,而真话有时候往往比较难听。
   我奶奶在世的时候,平常念佛时须得吃素,尤其是早上那一餐,不管念不念经,是常年都吃素的。而她所吃的那些所谓的“素”,至少有一半都是腌制过的,除出雪菜、霉干菜、腌白菜以外,再就是霉豆腐、萝卜丝、霉喊菜梗之类的了。我奶奶活到八十四岁,最后走的时候可以说是“自然熄灯”,并无什么病患在身。
   因此,九头芥菜至少在我们那一带,却依旧是乡村人家每年都要种植的主要菜种之一。像我家就每年都会种上一二百斤鲜菜,用这鲜菜腌成雪菜,在坛子里留下一部分后,其余的再晒成霉干菜。
   每年三月份的时候,正是收九头芥菜的时节,这个时候,芥菜已经长得很大,每一棵都有好几斤重了。不但长得大,而且长得很野,只一棵就占了很大的地盘。每一棵靠近根部的地方,叶柄子密密如灌木丛,甚至比灌木丛来得更织密,完全分不清有多少根数。由于季候的关系,到了这个时候,九头芥菜已经抽了苔,那菜苔笔直地立在密密的叶丛之中,头上还顶着一蔟花蕾,很有点“鹤立鸡群”的风采。然而,它们毕竟也“立”不了多久,很快地,在主人菜刀的作用下,九头芥菜们就一棵接着一棵地倒下了,它们马上就要被做成雪菜了。
   关于雪菜和霉干菜,我在以前的某一篇文章里已经有过详细的介绍了,这里就专门来说说这“鹤立鸡群”的菜苔吧。
   三月份收割芥菜的时候,菜苔已经比菜叶硬得多了,又比较粗,所以做不了雪菜,按理,这属于废品,没有用的,连猪也不吃这个东西。然而,土生土长的老百姓凭着生活所给予的智慧,往往怀着变废为宝的本领,有时候甚至于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芥菜收回来后,洗净,叶子全部切碎了做雪菜用,留下那根又长又硬的菜苔,以及整棵芥菜被切去了上部叶子后所留下的菜蒂。芥菜叶柄底端连成一处的那个菜蒂,在我们当地称做“菜蒲头”。如果单单从形态上来讲,或许应该称它为“菜蓬头”更为合适,因为它确实有点“蓬”的样子。无奈受了方言音调的限制,相对来说,用“蓬”字的话,就显得有点生硬了。
   菜蒲头和菜苔虽然做不成雪菜,但自有它们独特的用处。通常,把它们切成一寸来长的段子,如果是过于粗壮的,还需当中剖开。切好后,把它们埋在雪菜当中同时腌制,二十多天后,等雪菜出缸的时候挖出来,晒到八分干的程度,收藏好。这时候,就再也不分什么菜蒲头和菜苔,而很笼统地被称为题目中所说的“芥菜蒲头”了。到了夏天最酷热的季节,用它来煮汤,真可以起到“药”的作用!它的主要的功效是解痧气、防中暑,同时能补充盐份,让在太阳底下劳作的人们不至于因为出汗过多引起缺盐而乏力,甚至起痧、中暑。
   这种用芥菜蒲头为原料,或煮或蒸而成的汤水,基本不必放其他的调料,连油也不必放,因为要的就是它的那份咸中带酸的清爽口味。然而,由于芥菜蒲头是经过长时间的腌制的,所以在清爽之余,滋味却很浓郁,当然也很下饭,那色泽犹如上好的红茶,莹莹诱人。过去的农户人家每逢盛夏双抢季节时,一日三餐当中,这一大碗菜蒲头汤照例是必不可少的。许多年纪稍大一点的人,吃饭吃到最后,往往就把饭泡到那汤里,夹着汤水唏里哗啦地就把饭灌下去了。
   除出下饭以外,有很多人家并且还把这种菜汤当作凉茶带到田间地头去,在炎炎烈日下,挥汗如雨的农人们,在盐霜结满了他们的衣服的肩背的时候,捧起那罐散发着咸香的菜汤,美美地喝上一肚,很解渴,也很过瘾,同时身上就又有了顶着烈日而劳作的力量了。
   记得读小学的时候,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同学,不管男的女的,因为平时可吃的零食实在太少,像刀子一样的嘴空得慌,也淡得慌,在真真找不出别的东西可以作零食的情况下,便从坛子里掏出三两个芥菜蒲头塞在口袋里,除出下课时细细地啃几口,然后皱着眉头慢慢地咀嚼一番以外,有时甚至在课堂上也会偷偷地撕下很小的一片来,悄悄塞进嘴巴里,那股又酸又咸,带着一种苦涩的滋味总是让人精神一振,原本近于干涸的喉管里也就跟着生出满口的津液来了。而那该死的眉头却照例还是要轻轻地皱上一皱的,任凭再怎么用劲,总也不能完全克制住,这其实是很危险的。
   若干年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种土气十足的芥菜蒲头竟然也登上大雅之堂了,因为我们那一带的饭店里不知什么时候起,也“引入”了这种原本只存在于乡村人家贫贱的饭桌上的菜汤,价格居然还很“不菲”。许多返璞归真的上等的人物们在喝过了饭店里加了鲜虾子的芥菜蒲头汤后,总是意味深长地感叹道:“真鲜!”于是就免不得要打电话给乡下某一位还种着一点田地的近亲或远戚,询问有没有菜蒲头可以带一点给他们。
   而每当我听到那一句“真鲜”的感叹时,私下里总是想:只要有鲜虾子作为佐料,那,还有什么东西的味道会不鲜美呢!

共 249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看着老师字里行间介绍的菜蒲头,也让小编我想起了我们那里的雪里蕻,做出菜来也是分外的香;但看到老师详细的介绍,脑海里也一遍遍回放着老师的菜蒲头被洗净,腌制的过程,这种菜吃起来是很咸,出汗多了的话稍微吃一些可以补充失去的盐分,补充体力,不过现在医学研究发现:食盐过多会让人身体内钠的含量超标,因而引起高血压症。不过现在的人普遍都吃的淡多了,还无关紧要。随着老师的叙述,似乎看到香喷喷的菜蒲头被加工制成各种菜肴,端上桌面。许多人追求返璞归真的人,视它为宝;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菜蒲头竟被请上餐桌,登上了大雅之堂,可见菜蒲头已经吸引了众人的视线,受到了众人的青睐。非常质朴的散文,在叙述过程中抒发了对家乡的眷恋,对儿时的思念之情。文章内容丰富,言之有序,使读者在阅读中领略了菜蒲头的风味;加上它的那个“药理”作用,使人更增进了对地方菜的认识。一篇充满生活气息的美文,推荐大家共赏!【编辑:小白兔白又白】【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71206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白兔白又白        2017-12-04 20:58:15
  不管是什么样的菜经过精雕细逐,肯定非同一般,老师的这篇文章很容易让人回忆以前的生活,让人感叹生活的巨变。感谢您的赐稿,期待您的更多精彩!
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
回复1 楼        文友:阿钝        2017-12-05 16:54:01
  谢谢小白,编按和点评都写得很好,就是“老师”两个字用得不太恰当,照这样叫法,就得称呼你小白总编了,呵呵。。。
2 楼        文友:小白兔白又白        2017-12-05 21:52:42
  呵呵,老师真会说,整得我没词了。千万别叫我总编,您就叫我小白兔就好。非常感谢您的夸奖。遥祝安好!远握!!
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
3 楼        文友:木石语        2017-12-08 22:24:55
  恭喜又摘精品!
回复3 楼        文友:阿钝        2017-12-13 07:45:06
  社长辛苦。
4 楼        文友:草船借箭        2017-12-10 15:36:15
  祝贺阿钝老师美文成精!
回复4 楼        文友:阿钝        2017-12-13 07:46:45
  感谢到访,向大侠问好,现在终于知道你是谁了,祝一切都好!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