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征文 >> 【赏析】井冈山看演出

编辑推荐 【赏析】井冈山看演出


作者:谢玉纯 白丁,46.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15发表时间:2017-12-07 09:37:43
摘要:作者在井冈山旅游的见闻与感慨

【赏析】井冈山看演出 走近井冈山的第二天晚上,伴着溶溶的月辉和习习的夜风,我们来到露天大剧场看演出。
   这个所谓的露天大剧场的确大啊!它以巍峨雄伟、钟灵毓秀的井冈山的真山真水为背景,以湖畔的开阔坪场和碧波荡漾的湖水为舞台,让观众置身于寥廓空旷的氛围之中,与剧中的人物、故事面对面地接触,并随着剧情的一步步发展与推进,让艺术的主旨在人们的心灵中逐步深入,产生共鸣。
   剧情的脉络是通过祖孙交流的述说,把井冈山革命斗争的重大事件如珍珠穿线般联系起来,使工农红军的革命斗争精神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
   演出开始时全场切光,夜深沉、风萧萧、月朦胧。这种利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烘托的戏剧气氛,恍若穿越八十多年前的时空,一下子把观众带入那风雨如晦的昏暗年代。随着革命斗争的星星之火在深山密林中时隐时现,天边渐渐有了亮光,而后逐步扩展,形成了波澜壮阔的燎原之势——几百名头戴红五星八角帽的革命志士从竹林中闪现出来——革命的烈火染红了半边天!然而,反革命的势力是不容许穷棒子们兴风作浪的,于是,战争不可避免地展开了。“砰”的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炮弹在人们面前的湖水中爆炸,高高溅起的冲天水柱如天女散花般四散开来,甚至连观众的身上也落满了水珠!而后,密集的枪声顿时大作,一个个手执大刀、长矛的勇士在枪林弹雨中纷纷倒下。在敌人的狞笑中,老虎凳、绞刑架上呈现出一个个铁骨铮铮、宁死不屈的形象。一排排年轻的躯体,倒在敌人刑场的血泊中——革命陷入血雨腥风的低潮。再后,红军战士含泪掩埋了战友的遗体,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官兵们扒着红米饭、喝着南瓜汤,坚守在前沿阵地的悬崖峭壁上,终于打赢了黄洋界保卫战,粉碎了敌人的一次又一次围剿。胜利的消息让一群收割稻谷的农村姑娘兴奋得手舞足蹈,她们索性卷起裤腿,手执镰刀,在清凌凌的浅滩湖水中兴高采烈地跳起舞来……
   真感谢创意设计者的独具匠心,他把井冈山的革命斗争故事同井冈山的绿色风光融为一体,以其精巧的艺术构思、精湛的表现手法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为文艺舞台增添了一朵绚丽多彩、颇具特色的奇葩!让观众有幸近距离地感受到这场雅俗共赏、生动有趣、震撼人心、意蕴深邃的演出的艺术魅力。
   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当年,井冈山军民为建立起他们心中理想的社会制度,便义无返顾地投入革命洪流之中。他们的心灵像井冈山满坡满岭的翠竹一样清纯洁净!而当革命陷入低谷,他们又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而浴血奋战。他们的鲜血染红了井冈山漫山遍野的红杜鹃!
   井冈山无愧于革命摇篮这个光荣称号,她在革命精神的传承方面就做得非常之好,不但有青松翠柏簇拥下的烈士陵园、茨坪红军领导机关遗址、黄洋界保卫战遗址可供游人瞻仰与凭吊,而且还煞费苦心地编排了这么一场气势恢宏、荡气回肠的演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场演出据说动用数百人之多!可他们并不是经过什么名牌艺校深造的演员,而大多是居住在附近的红军后代。当演出结束时,我怀着好奇的心态采访了他们中的几位。他们有的是夫妻,有的是邻村同伴,都在骑着电动摩托准备回家,况且都清一色的没有卸妆。当我问到他们对这样的演出有何感想时,他们都憨厚地笑了,坦诚地说:“先前,老辈们为着信仰与敌人血战到底、大都为国捐躯了;现在,咱们过上他们梦寐以求的好日子了,可不能忘本啊,还要把这井冈山的革命斗争精神传下去哇!”
   是的,井冈山的革命斗争精神是应该代代传承的,特别是在如今这和平日久、远离硝烟的年代,特别是在这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的时代。不是有人说我们的新一代是“银样镴枪头”吗?不是说我们的少年与日美的少年比赛“野外生存能力”时遭受惨败吗?不是有西方预言家把“中国变色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吗?而我们有井冈山革命斗争精神这样防腐拒变的好教材,就应该对下一代加强教育和引导啊!何况现在还有互联网、电视台这样先进快捷的传播媒体嘛。

共 157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井冈山剧场看演出,作者看到是一种传播革命火种的精神。因为参加演出的演员都是附近的村民,而且都不是专业的演员。但是,他们却把井冈山精神表演得十分传神而且震撼人心。让我们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而浴血奋战大无畏英雄气慨。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12-07 10:45:52
  井冈山看演出,看出了革命火种不会熄灭的希望。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