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回归线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冰心】沅水与船山(散文)

编辑推荐 【冰心】沅水与船山(散文)


作者:江渚闲人 白丁,55.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692发表时间:2017-12-10 14:14:39

【冰心】沅水与船山(散文)
   陶渊明作诗擅长白描,文亦语出自然。即便是虚景,他也能实写,总给人以真实的感觉。《桃花源记》虽是虚构的世外仙境,而作者在虚景实写的同时,又实中有虚,使人费尽猜想,有意给人一种“似无非无,似有非有”的感觉。
   这种描写手法耐人寻味;所以自唐朝而后,读书人千余年来,都把桃花源当成洞天福地——皆知这里,尽是避秦乱,而隐居的遗民,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不过现如今,生活在桃花源的住民,却没有人自以为是遗民,他们也不曾遇着什么遗民。
   现代作家沈从文,在《桃源与沅州》中如是交待:从桃源县城坐船,沿沅水上行,在白马渡登岸,然后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乱走一阵,桃花洞便出现在眼前。那地方虽然不如何动人,竹林却很有意思,如椽如柱的大竹子上,留着前人用小刀刻出的诗句,为数还真不少。这里有一条溪流通向沅江。
   桃源有一种小划子,可谓轻捷、稳当又干净。它在沅水之上,堪称首屈一指。要是想去湘西旅行,可在沅水之滨——桃源魁星阁,顾妥那么一只小船,沿沅水溯流而上,便能直达目的地。一只桃源小划子上,照例要一个舵手、一个小水手。前面还少不了一个,既有胆量与力气,又有经验的拦头人。
   有了这样三个人,加上一个需要赶路,有耐心肯花钱,不嫌孤独的乘客,如此这般,在清明透彻的沅水上下游,那小划子便漂移起来。《桃源与沅州》告诉读者:在这种小船上作乘客而漂流沅水,最先见于记载的一人,很可能是楚大夫屈原。沈从文如是说:根据“沅有芷兮澧有兰”与“乘舲上沅”这些文字去推测,估想屈原当年,沿着沅水溯流而上,坐的就是这种小船,他也曾去过沅州。
   沈从文在《桃源与沅州》中这样说:离沅州不远,向上游去,有个白燕溪,且有芷草生于溪谷。这种兰科植物,植根于悬崖罅隙间,或蔓延到松的枝桠上;花朵下垂成一长串,长叶漂浮,风致楚楚;坐船去游白燕溪,船上人伸手可及;若崖石头过高,还可用竹篙将花打落,然后从溪中将花捞起来。这种兰科植物,花叶形体较建兰柔和,香味较建兰淡远。处于潕水之滨的芷江,也曾隶属沅州府,顾名思义,芷江这个地方,肯定出产香花香草。
   这里除芷草以外,还有不少香草香花,在溪边悬崖下繁殖。那黛色无际的崖石,那一丛丛幽香炫目的奇葩,那种小小回旋的溪流,合成了一个赏心悦目,而难以言说的圣境。现如今桃花源里,是不会有什么遗民的,而清朝初期,竟有这么一个人,自号南岳遗民,曾隐居衡阳石船山著书立说。这位被世人称为船山先生的学者,就是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
   船山故居湘西草堂,座落于衡阳县曲兰乡湘西村菜塘弯;这衡阳城乃是蒸水与湘水交汇处。湖南自古有三湘之称;何谓三湘,其说法不一。有一种说法是:蒸湘、潇湘、沅湘合为三湘。船山故居始建于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有茅屋三间,左为住房,右为书房。船山先生作为明末遗老,对于清朝的统治,采取完全不合作的态度,不但在政治上不合作,在学术上也完全与官方断绝往来。
   他隐居石船山,只为著书立说。久经浮沉忧患的船山先生,凭借深厚的学问功底,与同时代诸大师相比,虽然音学考据不如顾炎武,天文历算不及黄宗羲,然而在哲学思想的建树方面,已大大超越宋明道学的范畴,晚清重臣曾国藩对他极为推崇。作为明末启蒙思潮中最为突出的大师之一,船山公深刻影响了谭嗣同、梁启超、章太炎等后世思想家。
   由于船山先生著作未能广泛传播,以至于时人,对他的学术思想不能窥其全貌。后来是邓显鹤对其准确定性,才使船山先生学术得以显扬。邓显鹤是清末湖湘学派中一个重要人物,他广泛与湖湘名士进行交游,提携了魏源、邹汉勋、何绍基等后学英才。在邓显鹤的影响下,湖湘学派诸贤君子,无不以船山先生作为精神导师。
   作为湖湘学派一份子,曾国藩以自身的地位,而使船山先生的学说,更具影响力。在明朝灭亡后,面对神州沉陆,禹甸为墟,船山先生,不得不做首阳山下的遗民。他历尽千辛万苦,也矢志不渝,始终不为利禄所诱,不受权势所压。他在晦暗时代,为了坚守其正道,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气魄,从事学问的探讨,他一心一意,探索天道之希微。
   船山先生晚年,生活极其贫困,从事著述,连纸和笔都要靠朋友周济。在他71岁时,清廷官员前来拜访,船山先生虽在病中,却拒不接受礼物,也不接见清廷官员,并写了一副对联,以表自己节操:“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令人敬佩的是:他以卓绝的学问,把生前扬名天下的机会,竟完全弃之一边——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因穷困而改志。
   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具有幽兰之气;时暖暖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儜——在《楚辞》中,描绘出香草美人,屈原当然不失幽兰之气,唯独不见船山先生,留下咏兰之作,也难免让人有些遗憾……
  
   2017.12.5.

共 194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讲述了世称船山先生的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隐居桃花源中的湘西草堂,政治上不与清朝合作,学术上与官方断绝往来,他历尽艰辛,不为利禄所诱,不受权势所压,在晦暗时代,坚守正道,一心一意著书立说。晚年生活贫困,连纸笔都靠朋友周济。虽在病中,却拒受清廷礼物,拒见清廷官员,如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穷困而改志。凭借深厚的学问功底,在哲学思想的建树已超越宋明道学范畴,成为明末启蒙思潮中最为突出的大师之一,他的学说备受晚清重臣曾国藩推崇,深刻影响了谭嗣同、梁启超、章太炎等后世思想家。这篇散文,让我们走进历史名人船山先生,对他的节操、志趣和学识有了更深刻印象。感谢赐稿冰心,推荐共赏!【编辑:心灵飞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心灵飞鸿        2017-12-10 14:31:24
  跟随老师文字走近船山先生,感受他淡泊名利,忠于故国,著书立说的高尚情操。问好老师!遥祝冬安!
勿忘本真
2 楼        文友:刘春庆        2017-12-10 14:33:09
  不错,好文。对历史的考究到位。祝您多出作品,出好作品。顺祝冬祺。
3 楼        文友:刘春庆        2017-12-10 15:07:15
  江渚闲人问好心灵飞鸿老师。祝老师冬安。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