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力写手选拔赛】 淡泊名利 倾情山水(散文 社团首发)
时间如流水,匆匆流过岁月的沟沟坎坎,一去不回头。转眼间,万家宾老师离开我们已经三年多了。记得去年的10月28日,应书画院之约,回来参加明珠洗浴中心老板高威独家出资赞助的,纪念万家宾老师逝世三周年书画展暨《丹青丰碑》万家宾卷首发式,来自全国各地的万家宾老师的亲属、朋友、学生,聚集在泰来文体中心偌大的展厅里,县里四个班子的领导也亲临画展。
画展展出了万家宾老师多年的画作100多幅。我认真地欣赏每一幅画作,心中十分的激动。一幅幅画卷,是作者倾心的力作,是作者淡泊的情怀,那飘逸的笔触,写意的手法,通过山水、花草、鸟虫诉说着画家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敬畏,对亲人、朋友的真情。
看着那些熟悉的画作,似乎又看到了万老师伏案作画的情景和那恬淡的微笑。
最后一次见到他,还是在2012年的夏季,我们一起参加县书画院培训基地剪彩仪式,那时,他已经很瘦弱了,他穿着一件红色的半袖衫,显得很精神。我们夫妇俩和他聊天,问候他的身体状况,他微笑着说,老毛病了。听说你们来了,我就过来看看,说话直喘。中午他不能到楼上吃饭,只能在一楼用餐,气喘病折磨他多年了,他始终顽强的支撑着,坚持着。谁想到才几个月时间,他却离我们而去了,我内心充满遗憾,总惦记着要去他的画室看看,却没有成行。
认识万家宾老师,还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他和我老伴曾经是同学也是同事,经常去我家串门,我记得最清楚的是,那一年,他在我家里作画,裱画,画了梅花和竹子两幅画,还用纤维板把画好的宣纸裱好,然后装在镜框里,喝完酒后,又画了两幅仕女图,我最喜欢的一幅是一个美丽的古代仕女,半坐在假山和花丛间,手里举着一个精致的酒杯,旁边题字:劝君更尽一杯酒。那时我不会喝酒,却觉得这幅画很有意思。只可惜,后来搬家,这几幅画没有很好的保存下来。
我在第二百货商店工作期间,马文海(现在是知名画家、美术教授)请万老师等画家为商店装橱窗,万老师画了一幅莲花,特别的美,我就想向他求一幅荷花的画,一直到我到县直机关工作,也没有机会去求这幅画,后来,万老师送我一幅凌霄花和一幅牡丹图。我调到市里工作,他又送我一幅牡丹图,让我挂在办公室里,我想自己快退休了,还是把这幅画挂在市里住宅的方厅里了,如今,这幅画成为万老师留给我们的最珍贵的礼物了。
万家宾老师,从事师范美术教育工作30多年,是省内有名的画家,画画是他一生的追求,画画是他活着的精神支柱,画画是他生活的全部。他是职业高中的一名美术老师,因为身体原因,提前退休,就凭着那点儿工资过着特别拮据的生活。然而近十多年来,他积极创办了书画院,培养了一批人,带动了一批人,形成了一个美术创作群体,为泰来县书画之乡建设做出了默默无闻的贡献。
记得那是1999年的9月,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暨人民政协成立五十周年,县政协组织了一次画展,万老师听说后,只身一人悄悄地去看了画展,这次画展让他看到了泰来县美术事业重新兴起的希望,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就又一次萌发了创办泰来书画院的想法。所以,一直默默地筹划着。直到2000年7月末的一天,借着一位游走的年轻画家张志果,艺名一壶来泰来采风的机会,万老师让我见见这个小画家。借这个机会和我谈谈他想创办书画院的想法。本来原任的县委书记石发已经准备成立泰来书画院,只因为一九九八一场大洪水,就搁浅了,石书记调走了,这事就放下了。我认真考虑了一下,说:“只要你们不要编制,不要经费,我就可以支持,”我还说,“书画院是民间的艺术团体,只有民间的,才会有生命力。”就这样,万家宾老师与书画爱好者们积极筹建泰来书画院,请退居二线的杜学礼担任书画院的院长。万家宾老师甘当书画院的副院长,负责画院的具体工作。并借助县政协组织“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书画展暨政协书画之友联谊笔会”的机会,宣布泰来书画院正式成立。
当时是白手起家,特别艰难。靠借房子,社会集资来维持书画院的正常活动。冬天,取暖不好,屋子冷,就向有些单位要点煤,缺少纸张也是靠一些单位帮助解决。最初那几年,真是特别的艰辛,可是万老师凭着对美术的挚爱,克服了好多困难,几经周转,换了好几个地方,甚至一度在自己家低矮的平房里开辟了一个画室,供书画爱好者切磋、交流、练笔。为了提高书画院的社会知名度,真正把书画事业做好做大,我带队与万老师等人去辽宁铁岭、昌图参观学习,去北京、山东的烟台、威海、青岛等地寻求老乡的支持。
万老师身体多病,但是对于书画事业却是投入了无穷的力量。他创作的山水画大都是大兴安岭、黄山、泰山、华山、峨眉山、千山等连绵起伏的山峰和云海,这和他多次到名山大川采风有关。踏遍千山万水,在自然风光中寻找灵感和美的内涵。
2002年9月,我们借去昌图、铁岭参观学习的机会去登千山,以为万老师不可能登山,可是他坚持着,不放过这次难得的采风的机会。在他的眼里,山水都是有灵性的,有着一般人感觉不到的美感。他走走停停,歇口气,再走。快到五佛顶了,我们怕他身体吃不消,就让他在那里等我们,我们回头看他时,只见他凭栏远眺,早已把目光投向连绵的山峦,这种精神深深感动了我。
走出去参观学习,收获很大,带回来好多新的信息,开阔了眼界,万老师如鱼得水,迸发了从未有过的创作热情。在万老师的带动下,泰来书画院掀起了创作的热潮。同时,吸引一些年轻人拜他为师,一些爱画的人也积极为他的创作无偿提供场地和费用。有人买楼让他做画室用,有人经常帮他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尤其最近几年他身体每况俱下,全靠这些朋友们细心照顾和帮助。十多年来,在万老师的带动和指导下,成长起一批优秀的画家,他们走出县门,走出省门,作品参加国展并且获奖,还有的作品走出国门。有的人已经在北京等地有了自己的画苑,马大悲、王立新、冯英杰等人都是从泰来走出去的画家,王伟、王会文、赵晓刚、高威等都小有名气了,他们都离不开万老师的帮助、指点和言传身教。
万老师擅长水墨画,他画的山水、花鸟具有特别独到的神韵,万老师画山水,既有静默之美,又不失激动奔放,笔墨间透出一种少有的大气、浑厚、深沉。万老师的花鸟,寥寥几笔,便情趣盎然,尤其是画竹子,特别有灵动之感,他笔下的竹子在风中摇曳,飘逸、刚劲、洒脱。同时还喜欢在画的一角写下几句特别有意味的诗句。记得2011年的冬天,连天大雪,他竟然来到市里为朋友们作画,我们得知便去看望他,在锦江大厦的客房里见到了他,那时他就喘气很费劲,画一幅画要休息半天,等气喘匀乎了,便站起身来,一笔挥就,只见那墨绿的竹子在他颤抖的手下浑然成趣。他给我们画了一幅,是两根直立的竹子,下边是一堆小竹子,比喻我们夫妇和孩子们,他题词写道“双竿比玉好题材,挥毫泼墨难表白,不是画家功夫差,只因半气喘不来。”让我们会心一笑,特别的开心。
万家宾老师做人与他作画一样,认真、严谨、恬淡、静默。对于名利地位他从不伸手,而是退居到适合自己性情的位置,潜心作画。他结识了许多政界的朋友,但是,从来没有为家人和亲属谋过私利;对于他的学生和朋友,倾其所有,鼎力相帮,尤其对向他请教学画的人,倾心教学,一丝不苟。
万家宾老师的一生,历尽坎坷、生活拮据、病魔缠身,然而,为了他挚爱的书画艺术,他执着地追求,顽强地拼搏,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收获了丰厚的友谊和亲情,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看到了满天下的桃李芬芳!他是富有的,他是幸福的,他的形象正如他的画一样,刚劲、飘逸,恬淡如菊,淡雅如兰,直立如竹,有君子之风。书画院成立这么多年,他就是一位画师,不论谁担任书画院的院长,他都是全力支持,维护整体的利益,他以自己的魅力凝聚了一批人才,培养了一批画家,为泰来县书画之乡的振兴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万家宾老师是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研究院高级美术师,其作品多次赴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多次获得奖项,有些作品被海内外艺术机构、博物馆收藏。他是泰来县美术界的领军人,是泰来美术界的一面旗帜!为泰来文化艺术史写下了辉煌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