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外婆的故事(散文)
外婆出生在一个中农家庭。
在外婆很小的时候,就带着弟弟妹妹帮着大人做力所能及的农活和家务。外婆在家排行老三,自小养成了忍辱负重,温柔贤淑的性格。在我的记忆中,外婆没有发过脾气。
外婆的童年是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度过的。
因为上面的两个姐姐出嫁很早,自然外婆在家里就承担了大姐的责任。虽然上面有个哥哥,但是在她懂事的时候就已经成家独立了。下面的弟弟和妹妹就全靠外婆来关照。外婆的弟弟是很倔强的人物。他自小在父母的溺爱下长大,所有的人对他几乎是百依百顺。外婆当然也是百般无奈地尽着一个姐姐和长辈的一切责任。带一个脾气倔强而百般刁难人的调皮鬼,还要忍气吞声地没有半点怨言,实在是一件十分艰辛地事情。但是在外婆的故事里,好像这些她都做到了。也许是乡俚乡村的孩子自小都具备这样的禀赋。倘若是在城市的一个家族,恐怕就不会有这种禀赋了。那些大小姐脾气另类得人家都受不了,就更不用说待别人能如此周详了。
据说,外婆很小的时候就会打裹脚布,会织草鞋。外婆打上黑色裹脚布,穿上她自己编织的草鞋,看上去十分精神和靓丽。外婆的心思除了做事还是做事,好像她天生就是来为这个世界做事的。从六岁开始学会筛谷子,九岁开始学会做饭,插秧割谷子——几乎所有的农活都能做了。
因为武陵地区土家族农村,在旧社会没有什么过多的娱乐,人们只能在相互调侃和逗乐中来放松劳累的神经。只要生活的艰辛没有危及性命,人们就会用另类的搞笑,来作为生活的调味剂。比如,年轻的后生和那些少妇,嘻嘻哈哈地抱成一团摔跤,打情骂俏地唱山歌等。很多姑娘家,都被这些少妇给带坏了,还没有出嫁,就学会了抽烟喝酒什么的。而外婆却从来不参与这些娱乐活动。最多也只是笑嘻嘻地看看热闹。就是看热闹,也是在刚好路过的时候,偶尔瞅瞅,不会专门抽出时间来,观看精彩的娱乐表演。而很多人会像参加盛大的马戏团表演似的,起哄声此起彼伏,乐不可支。
外婆不仅劳作不休,性格也很沉稳。
据说,有一次一个人从山坡下跑上山岗,大叫山下来土匪了。这个时候,外婆正在路边的山地里收割麦子。其他人都慌不择路地往大山里面跑,一个少妇不小心还摔倒在了溪流里。就在这个时候,土匪已经冲上山来了。外婆早已不慌不忙地把黑头巾缠在来脸上。一个土匪冲上来就指着外婆问人们往哪里去了。外婆用手指着土匪,摇了摇头,然后弯腰继续割麦子。一个领头的叹气说倒霉,碰到一个哑巴。说完就追上那个摔倒的少妇,扛上就往山里追去了。
后来听说那个少妇在山洞里,受尽了土匪的蹂躏和折磨。肚子肿得像一个大皮鼓。家人无奈,站在她肚皮上用脚踩,才帮她把肚子里的赃物排出来。那个少妇从此不再生育。
外婆叙述这件事的时候,一边摇头,一边十分愤怒地谴责土匪的凶残。外婆骂土匪是用土家族方言“砍老壳死滴,背万年时滴”等,这些话在她看来是最能表达愤怒的用词。
外婆是个不爱凑热烈的人。她对那些人们积极参与的红白喜事,表现很淡定。遇到一家人娶媳妇什么的,她总是把喝喜酒吃大餐的机会让给别人。据说外婆的一个堂弟,特别喜欢跟着外婆,因为当有红白喜事的时候,他可以替外婆吃大餐。而且这个堂弟特别有意思,在听说哪一家有红白喜事的前三天,这个家伙就不怎么吃东西。他要等到那天办事的时候,能吃掉一大桌子好饭好菜。这个传闻至今还在我们老家流传。
遇到秋收的第一茬农作物进仓,也是人们最高兴的时候。这个时候,人们可以尽情享受自己喜欢的新收获。据说刚刚解放的集体化时代,外婆和人们收割玉米,在第一茬收工的时候,人们可以尽情烧烤新出的玉米,只要自己能吃。要多少可以拿多少,但是土家族习惯,只能吃,不许带走,而且只能吃自己双手能拿多少的数量。外婆的另一个堂弟,特别爱吃杂粮。就说替外婆吃新出的玉米。那个家伙,把玉米棒子放在弯曲成“v”字型的手臂里面,结果很大一堆玉米,就可以被他烤熟了吃。外婆只是挑出最嫩的一根,津津有味地吃。那个家伙却把自己的一份加上外婆那一份,全部吃光了。吃完了只喊肚子痛。
还有一次,那个爱吃大餐的堂弟,去一个较远的亲戚家喝喜酒,大概是因为对他的名声早有耳闻,厨师特意做了一道菜,据说是专门做给他的。那天他坐上酒席,菜一一端上来了。上面放了一个很大的类似猪蹄膀的东西。那家伙二话没说,挑起这个大家伙就吃起来。可是不知为何这个东西无论他怎么咀嚼,就是嚼不烂。但是,他又不舍得把这块大肥肉轻易吐掉。咀嚼了半个时辰,还是无济于事,眼看满桌的好饭好菜,就要被人家吃光光了。他着急了,就一口把那个东西吞了下去。谁知那个东西太大了,居然卡在了喉咙里面,不上不下。他一着急,居然憋气倒地,两眼发白,口吐白沫,挣扎不已。人们立即围住他急得团团转。刚好村里的赤脚医生也来了,就拍他的后背,不断捏压喉部,过了很久,才终于让那块东西从他喉咙里滑了下去。等他清醒的时候,大餐早已结束。后来那个厨师笑嘻嘻地说,是专门选猪小便部位的肉,特意做成为难那个猴急狗性的家伙的。谁知差点闹出人命。不过,听说从此那家伙吃东西没那么夸张了。
外婆后来听说这件事,把那个堂弟狠狠骂了一顿。那家伙还振振有词地说:“好不容易吃个酒席,要不多吃点,哪里会赚?”
外婆的贤淑和稳重,赢得了当地人们的爱慕,还不到十八岁就有人不断上门提亲。不过外婆很内敛,坚持要帮父母做事。直到年近二十才出嫁。嫁给了本村一个很有名气的大家族男子。男子帅气高大,特别能干。外婆嫁过去,很受公公婆婆痛爱。因为,外婆的贤惠,特别打动长辈的心。据说,每次外婆回娘家,都会把自己好好打扮一番。然后把带回娘家的包裹放在大堂里,当着公公婆婆的面,一件一件收拾。外婆说这是对公公婆婆的尊重,不得让他们不放心。
外婆的婚后生活特别温馨。
不久,外婆就生下大舅——一个白白胖胖人见人爱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