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居高声自远(赏析)

编辑推荐 居高声自远(赏析) ——古典诗集《行吟大地》的赏析


作者:孙梦秋 布衣,184.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33发表时间:2017-12-13 21:57:22


   格调是文艺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评论诗词尤其是古典诗词时,我们常常用到。与格调相关的,还有几个重要的词汇:风格、风骨、意境、境界。一篇好的文学作品,必然是意境优美,格调高雅,风格鲜明,风骨清峻的。
   “格调”一词,有诸多义项。用在品诗评文的时候,有两个基本的意思:①表示诗文的风格。②表示诗歌的格律声调。在王国维先生提出的“境界”说中,格调和境界密不可分。因此,要评判一个诗人诗词作品格调的高下,首先要弄明白格调、风格、风骨、意境等概念之间的大致关系。在此基础上,得出比较可信的判断。
   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篇里面说:“沉吟铺辞,莫先于骨。”又说:“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指出诗词作品中风骨的作用,一如人体的骨骼架构一样重要。风骨,是对所有作家和文学作品的总要求,没有风骨的作品,如同没有骨骸的人体一样,是立不起来的。而风格呢,是指体现在作品中的作家的个性和气质,它与风骨虽有紧密的联系,但并不等于风骨。
   如果说风骨和风格是诗词作品的骨骼、气质,那么,意境和境界就是建立在骨骼、气质之上的精神气象,是作品营造出来的美学范畴。晚清王国维论诗词高下,创造了“境界”说。他说“词以境界为高,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这里的“自成高格”就涉及到了诗词的格调,以此而观之,境界和格调一如阳光和温暖一样,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
   原南京军区已退休的某部政委吴德麟先生的古体诗词,在海内外古典诗词爱好者中拥有众多的拥趸者。他的许多作品,不仅通过网络在海内外众多朋友圈里广为追捧,而且被中国文联出版社选中,出版了诗词专集《行吟大地》(与樊小兵合著),受到读者好评。这在时下古典诗词作品集读者寥落的情况下,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究其原因,还是作者的诗词作品有格调,接地气,说到了读者心窝里,拨动了读者审美神经中最敏感的音弦。
   首先,吴诗的格调是昂扬向上、奋发健康的。有“百代文宗”之誉的韩愈,特别推崇文章格调的高昂峻拔,所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一般而言,豪放派的诗词,格调要么高昂峻拔,浪漫不羁;要么深沉宏阔,厚重蕴藉。文有格调,如人有气魄精神。进言之,人有气魄精神,源于其志存高远、智宏德润。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尽人间冷暖荣辱,方有笔下滔滔。吴德麟先生的诗词,无论状物写人,摹景抒情,无不体现出在渊博的知识和强烈的主观意志主导下的“向外看世界”的艺术张力。他的视角是以自我为原点,观照壮丽的山河,悠久的历史人文。这种以自我意志为创作原点和创作动力,把主观意识(情感、精神、思想)与客观世界高度融合的诗词写作,继承了中国古代优秀诗人的写作传统。无论是辛弃疾的“沙场秋点兵”“天下英雄敌谁手”,还是陆游的“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铁马冰河入梦来”,甚至是曹孟德《观沧海》的壮怀激烈、百感交集,在他的诗作里都有着很好的传承。甚至,这些古代著名诗人们留下的文化遗迹,他都一一拜访,吊古怀今,吟颂成篇。他引用古代诗人的典故名句,不着痕迹,推陈出新。这真应了他简介中所说的那句话:“师古而不泥古,食古而能化古,创新犹存古韵。”
   格调高昂的诗词必然有着与之相匹的意境,这也是吴德麟诗词的第二个显著特征:意境美。什么叫意境?简言之,意境就是“情”和“景”的结晶。瑞士思想家阿米尔(Amiel)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中国的诗人说“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些都是对意境的描述、概括、和定义。诗词有意境比无意境好;有“游心之所在”自创的意境,比“复制”“拷贝”别人的意境好。作品意境的高低,取决于作者自身境界的高低。而人的境界之高低,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层次。层次不同,境界亦不同。宗白华先生将其概括为功利境界,伦理境界,政治境界,学术境界,宗教境界五种。在吴德麟先生的诗词中,政治境界、学术境界、宗教境界这三种较高级别的境界,和诗人感知到的外部世界相互激荡,产生了深邃高拔的艺术意境。传达给读者的是昂扬、奋发、峻拔、向上的力量,以及健康美、力量美,仁爱与智慧等诗词艺术之美。
   寄情山水是中国士大夫的传统,也是时下退休老干部的时尚。然而,寄情山水必须有所“寄”,不是旅游、漫游等赶时髦式的游行。吃、喝、玩、乐、走、住、看、摄影留念等,那不是寄情山水,因为心中无所“寄”。吴德麟诗词中有很多一部分山水题咏,很好地表现了山水承载的历史人文和作者的主观情志,在山水中寄情寄志,给自然景物赋予诗人主观的色彩,而不是复印机式的纯景物描写,这也是构成他诗歌独特的格调并深受读者喜爱的特点之一。譬如他吊韩信祠而作的《破阵子▪谒韩侯祠》:“强忍一时胯辱,胸藏百万雄兵。钓竹一抛提将印,掠地攻城四海平。感恩漂母情。暗度陈仓背水,围垓灭楚歌声。手掣江山归汉祖,鸟惊弓藏没算精,冤魂淮水鸣。”在这首词里,宏大的历史叙事成为了诗词的题咏背景,而作者的主观情志则成为诗词出彩的精魂,尤其是“钓竹一抛提将印,掠地攻城四海平”和“手掣江山归汉祖”几句,干脆利索,气势如虹,画面的动作感和美感,无出其右。
   吴德麟先生戎马一生,波澜壮阔的军旅生活,成为他笔下回忆、题咏的素材,吴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军旅生活的。在对军旅生活的描写上,吴诗直接继承了古代边塞诗人的豪壮和当代革命诗词的豪迈,结合自身的军旅体验,扬弃、升华为具有吴诗风格的铿锵雄壮,读之让人击节赞叹。如写于1979年2月的《七绝▪请战书》:“听说南疆嚣越寇,冲冠怒发奋吴钩。国之有难应征战,踏破老山收谅州。”再如其写于1981年的《踏莎行▪雪天驾训》一词写道:“琼宇冰封,漫天雪舞,山川混沌无朝暮。只听刺骨朔风萧,岁寒三友披银素。铁骑扬威,雄师练武,碾冰压雪崎岖处。闯关夺隘砺真功,笑谈决胜烽烟路。”高昂的格调颇得苏辛精髓,缭绕着着毛诗余韵。
   宗白华先生说:“艺术的境界有其高度、深度、阔度。”这些,只能体验,无法尽言。吴德麟先生戎马一生,阅历如海;读书无数,智宏如山。其诗词的艺术风格亦如其人,始终洋溢于其诗词之中的高昂的格调,一如号角的嘹亮,让人联想起军歌和铁血,想起激情燃烧的岁月。这种源自诗人内心的昂扬的艺术情怀,恰似唐人的一句诗——“居高声自远,非自籍秋风。”
  

共 253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赏析文章没有拘泥于对所读作品的解读,而是在赏析中融入了作品伦理的阐述。文章第一部分,给我们解读了诗词要理解的几个概念:风骨、风格、意境、境界与格调之间的关系,为下文解读吴先生的诗词做了很好的铺垫。文章重点解读吴先生的诗词格调,把吴先生诗词的格调特征清楚具体地揭示了出来。这篇赏析文章不仅对我们了解吴先生的作品有帮助,而且起到了普及诗词知识和理论的作用,同时,对我们思考写作问题也很有启迪。【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12-13 22:22:10
  我很喜欢诗歌,古典诗词曲和现代诗歌,虽然不爱写。读了这篇文章后,我对作品的格调及相关的知识,都有了清楚具体的了解,谢谢老师,辛苦了。
语文教师
回复1 楼        文友:孙梦秋        2017-12-16 16:13:41
  谢谢春雨阳光。祝福永远沐浴在春天的阳光中。
2 楼        文友:孙梦秋        2017-12-16 16:12:52
  谢谢编辑的热情推荐。祝福冬天温暖、快乐!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