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韵今弹】驴到成功
不论是从力气上还是身型的健美上,驴都无法跟驰骋疆场的骏马相比。马可以一日千里送来荔枝令贵妃开颜一笑,也是上等人炫示身份的标志物;驴却只能供人代步任人驱赶,受着乡下人吆喝鞭打的窝囊气。从脾气上驴又远不如牛温顺,牛默默无闻地耕耘,吃草产奶,是人们赞美的典范;而驴驮柴拉磨,偶尔还发脾气尥个蹶子,所以贵州人认为驴“无可用”,放到山下喂老虎。
乡下人贬低人都经常用驴来作比喻,某人的脾气倔强,被称之为“倔驴”。某人懒而又闲事多,被说成“懒驴上磨道——除了屎就是尿。”就连耳朵聋都被质问“你耳朵塞驴毛了?”而当哪个人挨了欺负,决心以后报复,常常是这样扬言“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奉承别人叫拍马屁,而不说是拍驴屁。
驴成了讽刺挖苦人的反面样板,低三下四而又任劳任怨地生存在人类的生活中。唯一亲切一点的是,户外登山爱好者们互相称为驴友,尽管这也是沾了汉字谐音的光。
然而在北方,人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驴。蜿蜒曲折的山道上有驴驮柴的身影,低矮的磨房里传出驴嘚嘚的蹄声,尽管有小毛驴拉车——没长劲儿的说法,确实是没有长久的耐力,但拉车还是会的。老马识途,驴也认识道,用驴驮水,只需牵着驴走两次,让驴熟悉了道路,把水桶放上驴背,驴便驮着水自己走,卸完水,再从原路返回。张果老骑驴都是倒着骑,为什么?我想主要原因应该就是驴认识道吧?
毛驴也曾有过行侠仗义的辉煌历史,跟随着机智勇敢的阿凡提做了数不清的扬善抑恶好事,为富不仁的财主见了害怕,穷人见了开心。还有一首赞美驴的歌,歌名叫做《我可爱的小毛驴儿》。
驴全身是宝,驴肉是地上第一美味,“天上龙肉,地下驴肉”,能和没人吃过的龙肉相提并论,可见味道不一般,驴皮熬胶,补气养血,驴的某一器官,更是大补的营养品。
驴还代表着中庸思想,“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回望担柴汉,心下较些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有毛驴可骑,让人的攀上比下思想得到了平衡。莫非驴也是思想家,深谙古人的中庸之道?
然而驴不是思想家,驴只是驴,终日田间地头忙忙碌碌的劳作,不得空闲,心中自然是怨气难平,夜里常常扬颈高歌,欲直抒胸臆,那不成曲调的高歌引得犬吠鸡鸣,扰人睡眠,招人詈骂。
时光流逝,日月如梭,驴也有老去的那一天,老驴气喘嘘嘘地刚走下磨道,面临着的则是雪亮的屠刀,卸磨杀驴么!
我曾在集市上亲眼目睹过残忍地杀驴,屠户为了证明所卖的驴肉绝对的新鲜而非病死的驴肉,而把驴拉到集市上屠宰,一尺长的刀子从驴颈下部直插入没根,鲜红的驴血喷涌而出,还要牵着驴不停地走动,让驴血策底流净。驴走着走着开始打晃,如同醉酒一般,眼看着要不行了,屠夫从一侧横着推驴,想把它推倒,可驴偏偏不顺着推的力量倒下,而是逆着推的力量,非要向屠夫那边倒下。最后屠夫没拧过驴,驴轰然倒下,扬起一阵尘土,这大概是驴用自己的犟脾气向被屠宰的命运做最后一次的抗争吧!
我所知道的最残忍的杀驴方法是被人叫着“汤褪驴”的,那是在地上挖四个洞,深度恰好同驴腿的高度一样,把驴腿困进洞里,使驴动弹不得,然后一次次地向驴身上浇开水,活活地把驴烫死。那时的你会忍不住地感叹,这世界上最残忍的莫过于人了吧?为了自己所谓的吃的好一些,而这样没有同情心。
现在比较有名气的地方小吃中,东北的驴肉馅蒸饺、山东的驴皮阿胶和河北的河间火烧,那是驴牺牲后对人类的最后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