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回归线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冰心】消陨的顶针(散文)

编辑推荐 【冰心】消陨的顶针(散文)


作者:木春 秀才,2216.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38发表时间:2017-12-14 10:24:49
摘要:为拯救一件受伤的衬衫,致使老婆的手也受了伤。当我得知受伤的原因是没有顶针的时候,我开始寻觅顶针,几经周折,最终找到了它们,也同时找到了传家宝,并藉以阐释了我心中的质疑和信念,唤醒了孩子们迷失的心灵。

【冰心】消陨的顶针(散文)
   一
   “哟,你的手咋淌血啦?”刚进家门的我瞪着老婆血淋淋的中指,惊讶地问。
   老婆白了我一眼,向沙发上努努嘴。
   沙发上放着一件洁白的衬衫,扣眼处分明还有殷红的血迹,血迹旁躺着一根带线的缝衣针。
   “哦,你在给儿子的衬衫缀扣子,不能让他老婆干吗?”我有些忿然。
   “嘁,那臭小子不要的东西,他媳妇会稀罕?我这是补给你穿的。”老婆不屑地说。
   这小子刚卖的衬衫,打球时撕掉了扣子,撕裂了扣眼,随手就扔了。这不,他娘又给拾回来了。
   我慌忙给老婆找来创可贴,把她的手指裹好。埋怨道:“都一老半辈子了,恁不注意?几十年白活啦!”
   “我捏着针用力穿扣眼时,手一滑就扎着了。要是有顶针该不会。”老婆后悔地解释。
   对头。
   吃过晚饭,我跑了好几家商店,商品琳琅满目,可都没有顶针。疲惫不堪的我回到家,有些懊丧。跑楼上楼下去借,拍了几家的门,年轻人都很惊讶地问我什么叫顶针,又好奇地问我要那玩意干嘛,甚而怀疑我在收集古董,蒙骗他们。
   噢,那顶针消陨在人们的视野中已经很久了,我岂能不知,真是自讨没趣。
   可我也舍不得丢弃那新衬衫,但又不敢贸然再动用老婆那受伤的手。她手伤了,做家务我要顶上,可干家务我是外行头,这如何是好?扎了她的手不就等于扎了我的手吗?我不禁对儿子儿媳愤愤然了。
   夜深时,我拿起针线,比好位置,固定了扣子,动起手来。因为担心重蹈老婆的覆辙,所以小心翼翼,每一针都步步惊心,工作艰难,进展缓慢。能够灵巧操控各式农机的一双大手此时笨拙无比,操控不了小小的针头线脑。我笑自己笨蛋的同时,也体会到老婆曾经的不易,深切感到缝缝补补也是技术,也需要经验和耐心,非一日之功。
   倏地,我丢下衬衫,拉开了所有的抽屉,扒拉了所有的柜子。我好似记得搬家时带来了顶针,可翻遍了该找的地方都没有它的踪影。
   我自怨自艾地垂下了头,不禁怨怒起老婆来,为什么有针有线而没有保存一个顶针呢?妈的,生活能离开缝缝补补吗?嘁,一辈子的针线活白干了,活该扎手!
   几经周折,反复较量,扣子总算上了衣,可扣子和扣眼不是上下偏了,就是左右歪了。撕裂的扣眼也被一针一线地补了,可不是线松,显出缝隙来,就是线紧,显得皱皱巴巴。真不能入他人的眼。我不禁回忆起老婆的缝制技术来,她拿捏得可谓恰到好处。等我拿龙捉虎地完成了这艰巨的任务后,累得手痛臂酸,花了的眼睛也干涩难耐,脖子僵硬得难以抬起,腰板更是弯成了弓。
   望着熟睡的老婆,我有一种异样的成就感。但我更佩服起老婆来,回想那些年,孩子们小,父母又老迈多病,老婆干活之余忙不迭地给全家人补补缀缀,那一针一线都在耗她的精气神啊!
   第二天,我把衬衫洗净晾干后兴冲冲地交给儿媳,想让她见识见识我这个粗手公公的手艺。她抖开看了看,笑吟吟地说:“爸呀,你儿子会穿吗?你看那歪歪斜斜的扣子,那抽抽搭搭的扣眼,吓人不?要不,你放这,他准会顺手带出去丢垃圾箱里。”
   碰了一鼻子灰的我拿着洁白的衬衫扭头疾走。辛苦一晚上的我能不生气?
   我穿在身上,没有感觉不周正,即使有歪斜,那也是一种别致,我没有穿过品牌的,确有一种荣耀感呢。咋舍得丢弃?
   老婆的手很快好了,我的家务量锐减。可我无论如何都喜悦不起来。
  
   二
   那个星期天的清晨,我早早地喊起老婆。她睡眼惺忪地问:“星期天不要送孙女上学了,也不让多睡会,干嘛?”
   我诡秘地说:“淘宝去,快起来。”
   看我神秘的样子,她也顿生好奇。
   我们回到农村老家。木门已经朽烂,院子里布满蒿草。
   “咱这个破家,十年不住了,还有宝贝?”老婆失去了兴致,她知道我骗她。
   开了门,扑面而来的是霉变的腐臭味。我看到熟悉的一切,不禁辛酸,好像它们是我们的弃儿,我们成了造孽的罪人。
   我翻那个老式的柜子,扒拉着里面黑乎乎的东西,都是丝丝缕缕的破烂。偶尔会有壁虎倏地窜出,让老婆吓一跳。一番周折,结果没找到我想要的。
   我又瞄准了那个木桌,它的腿已经残缺,摇摇晃晃的它被我靠墙放好,拉出抽屉,里面的废纸烂屑哗啦啦撒了一地。
   “早不拉街上,现在都烂掉了,可惜不?”老婆惋惜地说。
   儿子儿媳城里的家哪会要我们这些破玩意,这道理和她讲了十年,可她一想起这茬来还是唠叨,我理解她的耿耿于怀,可又能怎么着呢?
   所有的抽屉都翻了个底朝天,没有我想要的。
   “能要的东西早拿走了,你扒拉啥呀?不怕有蝎子、毒蛇?”老婆不耐烦地嘟哝我。
   我站在瘸腿桌上,搬柜顶上那个木箱,腐烂的桌腿哗啦瘫倒,我噗通栽倒,仍抱着木箱不放。
   老婆惊得哎呦一声,赶忙把我从箱底下拽出。气哼哼地说:“都六十的人了,咋毛手毛脚呢?栽不死还得我伺候。”
   我拍拍屁股,站起来,龇牙一笑,也不言语。
   老婆气呼呼地跑到院子外面去了。
   我独自揭开箱盖,里面是孩子们小时候穿的破衣服,拾掇出来之后,我眼前一亮,找到了,找到了,终于找到了,就是它。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捧到院子里,放到一块干净的木板上,揩干上面的霉灰,用一方净布裹好,如获至宝,欢快地回街上的家去了。
  
   三
   除夕晚上,吃过饭,待大家要各自为政的时候,我煞有介事地召集大家开会。我坐首席,老婆陪坐,晚辈们懒洋洋地坐在下手。我清了清嗓子,严肃地开了腔:“今晚我要给你们看样东西。”
   “哟,爷爷要发压岁钱了,我的多少?”孙女一蹦老高地喊着。
   我没理会孙女的兴高采烈,继续神情庄重地说:“这东西是我们的传家宝,靠着它的有力帮助,我爷奶那辈人度过了饥寒交迫,我父母那辈人度过了荒年灾月,我和你妈这辈人也捱过了天寒地冻。我不想让在蜜罐里生活的你们忘记了这传家宝。”有点文化的我把先前的腹稿一字一句地倒了出来。一家人被我说得一愣一愣的,一时寂静无声。
   “爷爷,到底是啥呀?”孙女急不可耐,其他人也疑惑不解,不知道我葫芦里卖啥药。
   我搬出一个匣子,匣子的盖上刻着一朵莲花,色泽早已淡去,但凸痕依然喜庆,盖是插销式样的,我小心翼翼地横向拉开,里面是湿漉漉、黑乎乎的一团团缝衣线,还五颜六色,只是用手一扒拉,就烂糟糟的了。我清出烂线,下面是一堆沉睡的顶针,大大小小十几个,都锈迹斑斑的,用手一抹,锈迹就簌簌落下。
   我老婆有些激动,孩子们神情却默然,也漠然。
   “我奶奶靠一手好针线活给富人做帮工一年能挣几斗米,靠刺绣卖能凑上油盐钱,靠缝缝补补能让全家人度过兵荒马乱时代的寒冬腊月;我母亲白天到生产队做农活,晚上掌灯缝缝补补,让全家在天灾水患的寒冬里撑了过来;你们的母亲每天干好责任田之后,一有空就针线不离手,把一件件旧衣服补缀得妥帖平整,让你们兄弟姐妹轮流穿,使你们都能穿得周武正王,没有赤脚露腚,还能节约几块钱让你们读书上学,度过了我和你妈建立家庭后最艰难的岁月。这个匣子是我奶奶的陪嫁,里面的针针线线功劳巨大,推动针线前进的顶针作用巨大。你崭新的衬衫因为掉了扣子就扔了,你母亲为了拯救这个衬衫受伤流血……可,你们无动于衷!所以我心里憋屈得不行!再看你们平时丢弃的饭菜,扔掉的鞋袜,网购而又不用的东西,比比皆是。你们会高傲地说时代不同了,总不能让现代人过原始人的生活!哟呵,是不同了,可浪费永远是浪费,勤俭会有错?李嘉诚知道不?人家有钱不?人家说成功的秘诀就俩字——勤俭!”我有点失态地吼叫了。
   孩子们神情严肃起来,孙女也不再叽叽喳喳。
   我把那匣子放正,又从怀中掏出我奶奶和我母亲的斑驳合影——她们亲昵相依,每个人右手的中指上都戴着一枚顶针。
   “我奶奶和母亲,用她们手上的顶针顶出了那个时代家的温暖。你们每个人的心中现在有自己的‘顶针’吗?”我悲怆地说完,凄然地摇摇头。
   全家人肃穆起来。
   儿媳捂住了她明晃晃的钻戒,儿子也摘掉了手上的翡翠指环,老婆眼含热泪,闺女低下了头,孙女愣愣地看着大家。我握着老婆那只受伤的手,把一个顶针戴上去。
   儿媳默默地捧起了匣子,孙女向匣子里伸出了小手……
  

共 323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以顶针为线索,由老婆捏着针缝补儿子撕裂的新衬衣扣子时,被针扎伤,联想到要是有顶针就不会这样,可满世界都没买到顶针,作者只好连夜挑灯歪歪扭扭缝好了扣眼,订好了扣子,第二天却被儿媳拒收,只好穿在自己身上。星期天回到老家,翻箱倒柜,在旧物堆中找出传家宝。除夕那晚召开家庭会议,作者打开一个匣子,清出湿漉漉、黑乎乎的一团五颜六色的烂糟糟缝衣线,露出沉睡在匣底的十几个锈迹斑斑大小不一的顶针。这是作者奶奶的陪嫁,作者告诉子孙们他的奶奶靠一手好针线活给富人做帮工让全家人度过兵荒马乱岁月,母亲晚上掌灯缝缝补补,让全家撑过天灾水患,他的妻子一有空就针线不离手,把一件件旧衣服补缀得妥帖平整,度过了艰难岁月。里面的针针线线功劳巨大,推动针线前进的顶针作用更是巨大。作者为儿子崭新的衬衫因为掉了扣子就扔可惜,为孩子们平时丢弃饭菜,扔掉鞋袜,网购无用东西等浪费行为痛心,告诉子孙成功的秘诀是勤俭!作者的奶奶和母亲,用手上的顶针顶出了那个时代家的温暖,最后孩子们神情肃穆将手伸向匣子里的传家宝顶针。本文题为“消陨的顶针”,实为消陨的勤俭品行。文章从小处着眼,引申出重大的社会问题,呼吁人们不要忘记了祖祖辈辈勤俭节约的关荣传统,牢记勤俭持家的古训。本文构思巧妙,立意深远。感谢赐稿冰心,佳作推荐共赏!【编辑:心灵飞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心灵飞鸿        2017-12-14 10:27:36
  一线串珠,贯穿全文。题目一语双关,耐人寻味。行文以小见大,生动感人。感谢木春文友精彩呈现,遥祝冬安!
勿忘本真
回复1 楼        文友:木春        2017-12-15 08:32:14
  谢谢心灵社长的编辑!
   谢谢您细腻深入地剖析!
   谢谢您精准的透视力!
   谢谢您能和作者心灵融合的亲切感!
   写点小文章就是心灵和情感的一种表达和宣泄,也是一种渴盼和寻觅,是一种等待和期望。
   当然,常常事与愿违。不过,为了那逝去的有点价值的东西而喊叫几声,也许是我们教师的分内或者分外的责任吧。
   在寒潮来袭的现在,木春遥祝冬安。
2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17-12-15 14:45:07
  以前干手工针线活,都会在右手的中指上套上一个叫顶针的圆形套指,这样方便将针顶进衣服里。如今手工针线活不多了,真的很难买到了。故事由此进入,好作品,欣赏学习了,问好老师,遥祝冬祺。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回复2 楼        文友:木春        2017-12-15 15:34:51
  以前做针线活确实如此。我奶奶母亲都是如此,她们有时竟然吃饭干活都不去掉,也许是忘记了,也许是为了下次做针线活方便快捷。那显然是勤劳的标志和习惯,而不是钻戒的效用。
   估摸着,我也是二十年前见到过顶针了。记忆的衰减让我几乎忘却了它们存在。至于年轻人更是不曾听说过它们,更不知道它们曾经的价值,于是乎忘记缝缝补补也就不足为怪了,丢弃需要缝缝补补的衣物也就理所当然似的。
   谢谢黄金主编的关注和支持。
   木春遥祝安好。
3 楼        文友:迁徙云        2017-12-16 11:57:20
  文章开篇入胜,然后一一述说家传顶针的故事。欣赏佳作,祝老师创作愉快!
回复3 楼        文友:木春        2017-12-16 12:06:22
  谢谢迁徙社长的关注和支持。
   只是闲暇时写点感想罢了。
   远握。
   遥祝安好。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