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故事二则
自行车长途旅行至李白梦游过的天姥山,自行车突然打滑,是飞轮棘齿卡住了。客路远灯雨黄昏,找人修车是不可能了,但山里居然还有人用油灯!那就好办了,去讨点煤油灌入飞轮就有可能让自行车起死回生。推门所见却是七八个年轻人正在听一老者讲《南吴旧话录》中的开篇故事:
故事发生在明初永乐年间。哥哥刘铣在地方上任官,因贪污事发,要解往京城。去北京路途遥远,于是刘钝新婚的第二天就一路护送哥哥上路了。刘铣被判了死罪投入刑部大牢后,弟弟买通牢头,想让哥哥在受刑前回去最后见一见家人,哥哥溜出去期间,由自己入牢中顶替。
然而令人揪心的是,哥哥刘铣却一去没了音讯!幸运的是,京师士大夫都知道刘钝兄弟的事,为他们兄弟情谊而感动的人也不少。不久刑部衙门需要一个字写得好的人来书写公文,牢里管事的就推荐了刘钝。加之大家同情他,时间不长居然就免了他罪,放他回去了。
等他千里迢迢回到家门前,可把家里人吓坏了。原刘铣对家人编了个故事,说自己得到赦免而归,弟弟却在路上染病而亡。现在家人不明就里,还以为刘钝的鬼魂回来了,他母亲忍不住伤心地大哭起来,说:“儿子啊,知道你做了孤魂野鬼挺可怜的,如果你在那边不如意,饿了,我们自然要祭奠你,可是你不要这样来吓唬我们啊!"刘钝还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头脑,等他把遭遇的一切说出来,大家才明白怎么回事,把他迎进了家门。躲在家里的哥哥一得知弟弟回来的消息,赶紧从墻洞里溜了出去,从此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山村里的昏暗灯光下听人讲故事,有点恍如隔世的感觉。但老者将刘氏兄弟的祖父刘仲礼被招出仕,朱棣靖难之役时绝食七日而死,与孙辈的行为作比较,很有点道德底线教育的意味。
第二天一早继续上路,想去上虞看看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等先后执教过的春晖中学。进入白马湖一带,刚路过几个野坟头,突然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赶紧趋入一农家避雨,偏偏又临时停电,黑暗中与一老农无言相对,就请他侃侃当地的故事,比如关于那几个野坟。老农谈兴顿起,开言道:白马湖地区原本是没有墓碑的,明中期后阉人得势,引得很多无赖自宫一搏,另一些人则大搞养生炼丹,以求有朝一日去为皇帝炼长生不老药,成功而发大财的人称为国师,民间则把学此术的人都称作了国师。有个袁国师看中了此地好风水,就凿了一块自家先人的破墓碑,竖在了当地刘国师的祖坟上,将这块地据为己有了!
袁国师原先也是个安分守己之人,小日子也算过得去。都说刘国师是个未卜先知的能人,能知人前世今生,便上门请教,刘国师只说了一句话:“看见麻雀一步,三十年大富。”可是麻雀总是双脚跳着走路的,怎么可能看见麻雀跨步走?一天他恍然大悟,只要抓只麻雀,强按它的脚走不就可以了嘛!然后举一反三,并首先从刘国师的祖坟下手了。刘国师是从政坛上败下阵来养老的人,猛然见个不起眼的人也敢如此放肆,担心其背后有人指使,一时也不敢造次。
得手后的袁国师一下子变得穷凶极恶,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后,还真的因此而被称为有奇才而当上了大官。袁国师对人说,这就叫与时俱进,识时务者为俊杰。后来他去京城为皇帝炼不死药,真的成了国师,果然大富起来了。可是终因仙药无效而被邦赴刑场。临刑前他嚎哭三声,又大笑三声,对儿子说早知有今日。儿子问他,既然早知有今日,又何必又哭又笑?他道:这是即可悲又得意的不忘初心,如果当初没有这个觉悟,此生就不可能有丝毫得意处。儿子又问他:大热天的,你怎么一点汗也没有?他道:马上杀头了,杀了头心不跳了,自然就心静自然凉了,无牵无挂还流什么汗?我告诉你,待会儿你把我的尸体送去火化,就说我已经修炼到了“心头灭却火亦凉”的境界了。
故事讲完了,雨也停了。骑上自行车继续上路,一边回味着那个故事,一抬头见路边树上有麻雀在枝头横身移步,不禁会心一笑。心想,袁国师之类至死不悟的为财而亡,其原因没有别的,岂不就是忘了为啥来到这个世上,还总是自以为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