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屈原的爱与恨之见我 (散文)
东方诗魂屈原,他的人品和文学已成为中华传统的精神实在和象征。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已定为中国法定纪念日、国假日。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文明史上,终于在世界当代节日文明史上,有了一个强大的爱国诗人的文化符号。
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出现了数以百计的圣先和贤者,屈原倒是最幸运的一位贤士。炎黄和尧舜及孔子等圣先还未有法定纪念日。按论资格排辈和贡献,屈原不算圣先,是一位贤臣或志士。
论文化成就他应排行老三,有人言,”文自六经外,惟庄屈两家”千古。六经是指孔子,庄是指庄子,屈是指屈原。六经夙称大宗,庄文激荡,屈辞奇险。
屈原留世的二十五篇著作中,《离骚》文学价值最高,可以说是屈原精神文化的代表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此名句,是屈原密码的精髓!
古今一说到屈原,就想起他的”死节”, 就想起他是楚国人,就想起他的楚辞诗歌,就想起了他是古代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论屈原,无论闲聊,还是正说,在心灵上总会激起大小的波谰,他的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催生了人生的抱负和理想!
风和日丽,满目清翠,湖面黄金细波,云朵在湖底悠荡,温文雅雅,水边艾草兰花相映,蝶蜂飞舞,小鸟儿吱吱,遥看白帆红衣,不饮也自醉。屈原坐在湖边青石上,正在欣赏眼前的一片景致,心想此境何神创造的呢?
太阳温暖了屈原的身子,湖水金波流进了他的血脉,鸟儿啼鸣掀开了他的辞赋天门,蝶蜂白帆红衣如灵感游动震荡,他内心深处又鼓起了一股政治情怀的浪潮。
屈原在想正当季节时,户户门前艾草茵茵,人人腰间艾草清香,但有人说幽兰不可佩带,真是岂有此理,对草木的不同作用还分辨不清,怎么能够估价美玉呢?
辞曰:“户服艾以盈要兮,渭幽兰其不可佩。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珵美之能当?”
这几句辞,屈原指的是政治氛围,光从字面上解读欠政治智慧。他把自己比喻美玉,是治国的栋梁之材,而把楚王比喻不识货的蠢材,治大国无雄才大略的智慧,连起码日常东西都分辨不清。
屈原接着又讥讽当朝主子,他说:”苏粪壤以充帏兮,谓申椒其不芳。”以字面上说,用粪土装着的香袋不香,反说佩着的申椒没有芳香。其政治含意是指,讽刺主子如一个大草包,国家有难,反而责备臣子窝囊,都是一批无用的东西。
屈原的政治情怀,对楚国爱得越深,他的文学歌词才华越隐晦尖锐深刻。他的文学浪潮紧紧扣住他的政治情怀脉动,他是磨难中炼就的政治诗人和文学家。
《离骚》的辞词,字字句句联动着他的满腔的政治脉膊,一篇篇都是政治呐喊的诗歌,浸透着他的血和泪的结晶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