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传奇小说 >> 【丹枫】天使泪(小说)

编辑推荐 【丹枫】天使泪(小说)


作者:王立刚 秀才,2592.2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71发表时间:2017-12-15 10:06:47


  
   听同学小琴说韩雪疯了,惊得我眼睛瞪得比青蛙还要大,连声叫道:“这不可能,这不可能!”
   韩雪是谁?她是我的闺蜜,韩副县长的千金。说起来,韩雪的身世怪可怜的。她的父亲是一位有名的诗人,在她两岁时,父亲那天不知怎么,心情有些不好,一不小心,把毛主席老人家的石膏像跌在地上摔碎了,吓得他脸白如纸,几乎瘫倒在地。凑巧邻居张三来家闲转,见到后浑身打颤,哆哆嗦嗦质问他,你怎么能这样呢?张三向公安局告发了韩雪的父亲,他被依法逮捕,定为现行反革命分子,大会小会批斗。他被剃了个阴阳头,脸上涂了墨汁,脖子挂着“现行反革命分子”的沉重木牌子,手里敲一只破脸盆。人们押着他穿街走巷,逼着他一边走,一边敲着脸盆喊:“我是反革命分子,大家都来批斗我——”白天批斗游街,晚上韩雪的父亲被吊打审讯,逼着他写与台湾的国民党特务组织如何联系的材料。他宁死不招,被审讯者用皮鞭抽得伤痕累累,撕裂的衣服下全是淌血的伤口,直到奄奄一息才将他放下来。韩雪的父亲不堪凌辱,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割腕自尽,连一个遗书都没有留下。
   上小学时她倍受同学欺负,辫子动不动就被人用剪子剪断,课本时不时被人涂抹了屎疤。她十分生气地骂了抹屎疤的人一句,招来众怒,同学们群起而攻之。骂她小反革命分子,早该关进监狱去了。她除了泪水如雨滂沱而下外,只能抱怨自己命苦,由一个革命干部家庭的子女一下子变成了反革命分子的狗崽子,她无法接受这样残酷的现实。她痛恨父亲,骂他是只死老鼠,跌在锅里坏了一锅汤。她下定决心要与这个反动家庭决裂,偷偷地从家里跑了出来,去了舅舅家。
   母亲气哼哼地追到舅舅家,不顾外婆阻拦,啪啪抽了她两个耳光。她的脸颊留下了两道鲜红的五指山,火辣辣生疼。尽管母亲恨不得打死她这个不听话的死女子,可有外婆在跟前,母亲虽嘴上不饶人,说今天非打死她不可,也不敢对她怎么样。母亲用手拽着她,想把她拉回家去。她大声哭叫,嘴里喊着坚决不回去,不停求外婆救命。看着外孙女的可怜相,外婆动了恻隐之心,劝母亲说她不想回去就算了,过些天再说吧!有外婆罩着外孙女,母亲只好作罢,吊着冬瓜样的脸离开了娘家。
   大舅在本县一个公社任党委书记,因老婆患有不育症,膝下无儿女。自从父亲死后,母亲就有了改嫁之心。死女子不回家就算了,母亲也不想跟前有个拖油瓶,耽搁她的美事。后来,由外婆做主,她就过继给了舅舅,母亲也没有提出异议。过了几年,大舅当上了副县长,动用关系把她送到了部队。那时候,有城镇户口的青年参军,退伍后国家一律安置工作。大舅想着三年后她复员回来,替她找个好一点的工作,再把她嫁出去,他的义务就算完成了,而后在家就等着抱孙子。
  
   二
  
   韩雪是陆军A军435医院的一名护士。1978年12月13日快吃午饭时,435医院突然接到了上级的一个紧急命令,抽调一些精干人员,迅速组建一个野战所。军令如山倒,容不得半点耽搁。接到命令后的当天下午,435医院召开了全体人员会议,政治部王主任做了动员讲话。唐院长宣读了院党委决定:准备从各个科室抽调八十名医护人员,组建野战所。
   此时的435医院,就像一锅咕咚咕咚冒热气泡的开水,大家群情激昂,热血沸腾。无论是行政人员,还是医生护士,纷纷向院党委递交了决心书和请战书。受周遭氛围的影响,韩雪和其他两名女护士咬破指头,写了血书,誓将热血洒疆场,报效祖国献青春。12月14日,野战所组建完毕,首选自然是体魄健壮,尚未成家的单身男女,韩雪毫无悬念被列入了第一批成员的名单中。
   野战所成立后,各种组织动员、思想动员、讨论表态、形势报告等会议一个接着一个,走马灯似的。经过一系列会议,大家从思想到认识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统一,纷纷表示为了祖国和人民,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野战所怕个别战士转变不过来思想,就请了被越南当局驱赶回来的华侨现身说法。一位脸上长满道道皱纹的华侨控诉了越南当局的滔天罪行,他在胡志明市开了一家大的百货商场,被人家诬陷为内奸,商场、家庭的房屋、轿车、银行存款统统充公。他被越南公安人员赶出家门,就连手上戴的手表也被他们抢去。财产被没收,他从富商变成了一贫如洗的难民,只好带领着全家人坐着敞篷大卡车回国。当他带着一家人,挑着行李,随同难民们走向通向祖国的大桥上,一位荷枪实弹的越南兵不时地用枪托敲打着华侨,催促他们赶快走。他怒视着越南兵,质问越南兵:“你凭什么打人?”越南兵又一枪托朝他头部砸去,顿时鲜血从他的头上流下,涌在脸上,满脸布满了鲜血。这回他没有骂越南兵,而是怒目圆睁,双手举起紧握的拳头,在越南兵面前晃动了几个回合,那意思很明白:我们总有一天会揍你!然后快步跨入大桥走向中国一侧。中国边防军战士们看见了越南兵殴打华侨的行径,一个个神情严峻,压住怒火,紧握钢枪,坚守在自己神圣的岗位上。因为他们每天都在目睹越南兵驱赶殴打华侨难民,上级指示不准指责越方,更不准开枪……
   与此同时,各专业小组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医疗设备和药品物件的筹备工作,打包、装箱、编号、造册等事项有条不紊地准备和落实。大家的私人物品也在进行着整理。每个人都要填写一式三份的清单,包括物品的名称、数量、拥有者的姓名、家庭住址等。一份由自己保存,一份交营区留守人员掌管,一份交医院统一管理。野战所全体人员像闹钟上紧了发条,紧急行动了起来,在召开的全体人员大会上踊跃发言,设想和制订在战地救护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案。
   12月16日,435医院接到了上级关于野战所随时准备出发的命令。当天晚上十点钟,野战所开始行动。飕飕的冷风在冬夜里呼啸,吹到人脸上像刀割般生疼。
   在医院的大操场上,十多辆解放牌大卡车整齐有序地排列在操场的两旁,野战所的全体成员齐刷刷站着,一动不动,雕像一般。操场的四周站满了前来为他们送行的同事、家属和孩子,以及住院能走动的病号。
   12月17日零点,野战所的车队停在了柳州的一个路口,等待着后续大部队到来。凌晨三点钟,随着轰隆隆的车轮滚动声由远而近将寂静的夜空撕破,野战所的车辆紧随在A军的车队,浩浩荡荡地向广西南部挺进……
  
   三
  
   在野战所八十人当中,有五十三人是未婚的女姓,其中有许多人正处在热恋之中,好几个人计划在1979年的春节期间结婚。谁也没有想到,一道紧急命令自天而降,容不得大家多想,义无反顾地奔向了战场,履行一个军人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
   大家乘坐的卡车被绿色的伪装网整个笼罩着,看起来像裹着衣服的大包袱,各车的人员是按照新组建的科室系列划分的。每辆车共有四排座位,靠两边车帮各有一排,中间两排的乘员背靠着背,个人的行囊都搁置在各自的座位底下。
   随着车厢不停的摇摆,韩雪心里上下翻腾,许多往事就像过电影一样浮现在眼前。父亲被人举报定性为反革命,游街示众,不堪凌辱自杀;母亲改嫁,自己上小学时倍受同学欺负,课本常被人抹屎疤;自己过继给大舅,成为无爹妈的孩子……想着想着,眼泪就不听话流了下来。
   途中休憩,怎样解手就成为摆在女兵面前一道大难题。部队一开始是有明确划分的,规定男的坐在车辆的前面,女的坐在后面。让大家始料不及的是,每辆车上既有男兵也有女兵,下车之后解手,男女相互就会碰头照面,弄得大家尴尬不已。为此,有的女兵很害臊,脸颊绯红如熟透的富士苹果。后来,上级将规定改为下车后,男的在左边解手,女的在右边。可这样一来,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当车队右边靠山的时候,女兵离车太近,脱离不了男兵的视线,不便于解手;当车队左边靠山的时候,右边往往是一片开阔的地域,女兵们小便还好说,大便就难了,因为不远处就站着男兵。在蜿蜒起伏的山道上,一辆车接一辆车犹如一条长龙缓慢行进着。一到休息的时候,漫山遍野都是穿着草绿色军装的男女军人。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一个隐蔽性好的地方解手,简直比登天还难。顾得这个就顾不上那个,哪管得了那么多。大部队行动不等人,车队说动就动了,女兵们也就忘记了害羞两字,随便找个地方就地解决问题。
   在摇晃与颠簸中,女兵中的一些人出现了晕车问题。此时大家只能是相互安慰和鼓励,咬紧牙关硬挺着。韩雪感到肚子不适,翻江倒海,恶心得要吐。她从衣服兜里掏出一个塑料袋子,把肚里的东西吐在里面。
   经过三天两夜的艰难跋涉,终于在12月19日下午四点半,到达靖西县城。野战所的全体人员,被安排住在靖西县工会的机关大院内。
  
   四
  
   县工会坐落在一个较大一点的四合院内,青砖蓝瓦白墙,从外面看起来与普通的民居没有多大的区别。
   四合院内有一块羽毛球场那样大小的空地,这是平时用于集会的地方。场地的正对面,有个稍高点的错层平台,是领导作报告、讲话的主席台。这块场地,现在成为了大家学习开会、救护演练的场所。主席台的两侧各有一个房间,是野战所的临时办公室。室内摆放着几把椅子、两张大桌子和一部磁石式摇把子电话机。
   五十三名女兵被安排在院门上方的阁楼内。这里原是工会的图书室,木楼梯、木板地、木门窗、木栋、木梁、木墙壁,屋内干净明亮,给人一种舒服之感。
   大家上楼后,立即打开各自的背包,铺设床铺。铺位分成四排,靠墙的两边各铺一排,中间的两排头对着头,每排铺位挨个相连,每个铺位一米宽左右,室内留有两条通道。因为是木地板,无论是中午还是夜晚,每当有人在通道上走过时,躺着的人就会随着地板的震动而晃动,床板准发出一阵阵咯吱咯吱响声。大家白天训练得很辛苦,在外面一站呆就是好几个小时,脸蛋晒得黑黑的,相互间笑话对方变成了非洲人。每天下来,个个腰酸腿疼,像散了架似的,一躺在床上就呼呼大睡,即使有人从身边经过,也不会醒来。韩雪曾抱怨教练对她们女兵太苛刻,可他却说:只有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大家都在私底下咒骂他是“法西斯”。
   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前,上级给每个人配发了一床军用毛毯、一张两米长、一点五米宽的绿色塑料布,还有一双高腰玻璃钢防刺解放鞋。
   除了吃饭睡觉,战前的准备工作和训练是非常紧张的。不可缺少的时事教育、文件学习、局势报告、救护演练、枪械应用、实弹射击等活动,一刻都没有停过。每个女兵每天都要背着一个受伤的男兵跑十多圈,韩雪的脚肿了,磨了两个大水泡,她用针挑破,一股细水流了出来,蜂蛰般疼痛。可教练仍吼叫着让她背着伤员,继续向前。她的泪水扑簌簌地流了下来,咬着牙跑步向前,连装成伤员的男兵都不好意思低着头。
   为了贴近实战,大家互相间每天都要反复变换着伤员与卫生员的角色,一切训练都是从实战的要求出发,每一项训练科目极其严格,容不得半点马虎。
   大家从老乡的家里买来一条狗,并在它身上进行气管的插管练习,实施肠吻合、脾胃切除的手术和静脉切开术操作。凡是日后在战场上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大家尽可能都设想出来并进行实践。最后,当这条狗被送进炊事班的时候,狗的体内散发着浓烈的乙醚的味道,那是由于解剖时用了麻醉剂。
  
   五
  
   转眼间,1979年的春节就到了。野战所女兵们在西南边陲小城靖西县度过了一个非常特殊的新年。初一早晨,大家坐在自己的床铺上吃着饺子,可每个人的饭量比平时少了许多,吃得最多的人也就吃了十来个。这个春节对每一位参战者来说,也许就是她们人生当中度过的最后一个春节了。
   2月15日,野战所接到上级的命令,从所里抽出一部分人员,组成一支前线手术应急小分队,跟随军前线指挥部一起行动。韩雪是这支小分队中的成员之一。她反复对自己说,不要害怕,不要害怕!可心里总是咚咚一直跳个不停,好像要跳出来了。
   大战在即,一切容不得半点马虎,大家紧张有序地做着出征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人员、车辆、器械、药品、担架等,样样都要落实到位。小分队共有三辆大车。一辆装着供应伤员的奶粉、蛋黄粉及备用床板,还有为烈士换穿的新军服以及装殓烈士遗体的墨绿色塑料袋。另外两辆车,则装载着各种手术器械和药品,以及压缩饼干、水果罐头、肉类罐头、矿泉水和队员的个人随身生活物品。
   真的要打仗了。对于这群从小到大没吃过苦、自幼就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女兵们来说,紧张的心情无法言说。每个人心里像有十五个水桶,七上八下跳个不停。大家极想给父母写封信,报一下平安,可战场上有纪律,不允许与任何人通信,只好作罢。
   趁着还没出发,韩雪偷偷地写了一张小纸条:“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请将我的尸体运回祖国安葬。”写好后,她将纸条叠成一个小三角,悄悄放进了自己的兜里。这张小纸条,可能成为她对家人的遗言。马上就要奔赴战场,为了保守军事秘密,部队规定任何人不得与家人和亲戚朋友发生联系,自然也包括通信在内。

共 11911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篇小说是很特别的小说,编辑猜想作者一定是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的军人吧,不然是不能将一个医院组建的医疗小分队参战十八天的过程写的如此真实、生动的,一字一句都有击打读者心灵的现场感,仿佛不是在看小说,而是亲身参加了这场保家卫国的战斗。天使泪,故事的主人翁是一名军队医院的女护士韩雪,小说开篇就说到韩雪疯了,然后抽丝剥茧,娓娓道来,揭开了韩雪的身世和入伍参战的经历,以及她成为女英雄后突然致疯的因果。原来,韩雪小的时候,父亲因为在家里失手摔碎了一个毛主席的塑像而被人举报定性为反革命,游街示众,不堪凌辱自杀;母亲改嫁,韩雪从此成为无爹妈的孩子……韩雪上小学时背负着父亲的影响倍受同学欺负,课本常被人抹屎疤;后来韩雪过继给大舅,当时大舅在本县一个公社任党委书记,因老婆患有不育症,膝下无儿女。过了几年,大舅当上了副县长,动用关系把她送到了部队。韩雪是陆军A军435医院的一名护士,入伍不久正赶上对越自卫反击战,就参加了医疗小分队上了前线,经历了十八天的奔赴前线的战时紧张生活,一次执行任务去救治伤员,韩雪的事迹经报道成为战斗英雄。韩雪一下子红遍了天,她一天马不停蹄,在全国各地的学校和国家机关作报告。一天,韩雪突然接到母亲的电报,告诉她大舅去世了。韩雪就在“我不是战斗英雄” 的纠结中疯了!韩雪最后被送进了精神病院,据说她真正精神失常的原因是大舅曾经糟蹋过她,一听到他死亡的消息,她的大脑受到了强烈的刺激,于是精神崩溃了……韩雪,一个饱受命运折磨的女孩子,参军后成为战斗英雄,美好的前程在等着她,她却突然疯掉了,战争的压力,地位突变的压力,加上糟蹋过自己的大舅去世的消息,韩雪的精神崩溃应在情理之中。小说真实可信,震撼人心,令人在惋惜中深深反思命运这个东西真是不可捉摸。 力推佳作!【编辑:梦锁孤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7-12-15 10:18:04
  编发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首先,我要向英雄韩雪致敬!其次,我要向作者致敬!我断定,作者一定是上过前线的军人,不然,不能将一个医疗小分队开赴前线十八天的过程描述得如此具体、真实、生动!作为小说,首尾呼应,将韩雪的身世简述,将韩雪参军上前线的历程详细表述,构思可谓精妙!韩雪如果没有成为战斗英雄,她遭受大舅的糟蹋也许她就会忍一辈子,也不会精神崩溃。可是,当战斗英雄的桂冠戴在她头上的时候,纯洁的韩雪心目中的英雄也应该是纯洁无暇的,而自己的身上却有被大舅糟蹋的污点,她受不了了,于是精神崩溃了……谢谢作者,写出如此感人的小说!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神青赶        2017-12-15 17:05:32
  来读王志刚的小说。心情有些沉重!真实的东西是值得思考的东西,人性的东西也是最真实的东西。当作品在人性这个层面着力时,价值就会显现出来。
麦浪汹涌,我持锹远望,风如野马,高天似靛。
3 楼        文友:黄江山        2017-12-15 21:09:10
  一篇透视社会现实的纪实小说!读来扣人心弦!醒目、醒脑、醒世!好小说!盛赞!盛赞!
《江山文学》永远都是最棒的!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