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实力写手选拔赛】中药也是药(散文)

精品 【实力写手选拔赛】中药也是药(散文)


作者:匡建华 秀才,1959.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24发表时间:2017-12-16 20:14:38

小时候我身体不是太好,时常与医生打交道,那时在村卫生室看病大多是中药,想弄点西药是不容易的事,但也不需要花太多的钱,凡是参与合作医疗的只要五分钱的挂号费就可以了。中药大部分是医生自己上山采集,少量的由县医药公司提供。
   我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那时大部分学生家庭困难,在读小学时,学校经常组织义务劳动,如上山识别、采集中草药,一方面挣点学费、书本费,如一条蜈蚣二分钱,金银花几块钱一公斤等,时间长了不单纯是物质的,更多是精神上的收获,从中体会父母生活的艰辛。每到毛爷爷“五七指示”发表的纪念日,学校还会组织学生采集一些中草药捐赠给当地卫生室。每到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卫生室的医生还会到学校宣讲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并用中草药,煮上一大锅药汤,作为预防药免费让学生喝。几十年后的2002年,急性非典型肺炎流行期间,还用上了那老方法。
   可能是小时的影响,考大学时就报了许多学医的学校,可惜学的不是中医,只了解一点皮毛,因为没弄通,在实习时一摸病人的脉就感觉要睡觉了。参加工作后发现乡下人大多是相信中医的,认为中医是治本,而西医只是治标,有病时总是先要请中医看看。这也可能是中医几千年来给人们留下的良好印象。刚参加工作时单位就有一位老中医座诊,每年近百分之七十的门诊病人是他看的,他病逝后,再也没人超过他。他除了用中药,从来不开输液,最多是用点青霉素。也许他是学中医的,对西医懂得不多的缘故。记得娃娃小时没奶吃,就请他开了一剂中药,回去对照古书一看,药品、剂量不多不少。他是跟师学徒,人很聪明,记忆力非常好,可文化水平低,不然就会给后辈留点什么。他去世后上山那天当地百姓约有几千人来送了他最后一程。
   单位还有一位同事老黄,从小跟师学药,后来对中医也有了兴趣,通过自学,到中医学院学习,最后通过了执业医师考试,当上了医生,他还对《本草纲目》很有研究,特别是单方,验方的应用,并出版了一部《脉学》,几十年后他也成了当地名医。
   中药确实有许多奇特的地方,许多人通过西医仪器设备检查没有什么异常就不知如何治疗,中医则通过望闻问切就可开出药方。有人说中医那一套理论有点弦呼,可不用那些理论来解释病人的一些症状就配不好药,治不好病,只是用现代科学理论暂时还无法解释罢了。我曾遇到一例病人,膝关节以下没力气,检查又没发现毛病,请了许多医生,弄了不少西药,没有什么效果,结果请中医开了一剂中药喝了,三天就好了,至今不得其解。还有一位面部长疹的女孩子,请中医开了几角钱的中药外用,不几天就皮疹就消失了。她妈妈还特别来院感谢,说她女儿之前弄了近千块钱的药没弄好,让那老医生大奇一惊。
   中药是好个东西,是先人留下的宝贵遗产,可我们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让许多中药就变成了洋药,其中内容还我们祖先留下的,让人好可惜。
   大多数人认为中药毒性小,我想过去可能是没人去研究,更多的是那时信息不畅,有中毒也没人知道,不少人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近来我们时常见到吃中药中毒的病友。我有一位亲友偶尔四肢关节痛,就到一家个体诊所就诊,那儿的医生给他口服、外敷中药,不几天,皮肤都溃烂了。后来到医院一到检查,肝肾功能受损,花几万块。原来关节痛是小事,药物中毒竟成了大病。单位刘医生前几天也碰到一位老奶奶,拿着一张处方来医院开药。刘医生一看那处方的味数、剂量就像一副牛药,刘医生不给开,老奶奶非常不满意,还要投诉他。刘医生告诉她,这药吃了会中毒的,如果开了我也有责任。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沟通,才算了事。
   前面说的老黄,退休后到一家私人医院座诊,工作了几个月,虽然请他看病的人多,可私立医院老板觉得他开的处方价值太小,就批评他,他就离开了。可几个月后那老板提着烟酒又来请他。老黄说,我是看病的,不是卖药的,不会开大处方,老板只好依了他。还有一位姓周的医生,本来在单位工作好好的,一家私立医院出高薪水请他,他就动心了,可他到那儿工作几个月了就又回来。有一次我见到他,究其原因,他头摇的像货郎鼓,苦笑着说,我和他们不是一路人。
   现在许多个体诊所的医生开的处方都很大,说是现在的中草药大多是人工种植,比自然生长的药效差,只好用量大点。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按照一般常识,药用量随剂量增加,大毒性就会增大。我查看了一些古医书,先人的经典处方,十几味的不多,剂量也小,不像现在一张处方,不仅剂量大,有的还有高达几十味,不中毒才怪呢。
   老年人病多,也是一些骗子弄钱的主。父母就被骗子骗了不少钱,只是没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而已。有一年,家里来了一位自称是北京医科大学毕业的年轻人,说父亲有病,弄几付药就好了。母亲不好明说,就说我儿子是县里主治医生,已经弄药了。那骗子一听,头也不回就走了。有一些媒体不论药是否有效,见钱就登,夸大药物的作用,害了不少人。虽然时常在查处,但违法成本低,不法分子也是照做不误。
   钱是个好东西,可千万不要当金钱的奴隶,失去了自我,如果你在钱眼里出不来的话,就别当医生了。就像黄医生说的,医生是看病的,不是卖药,否则就会害人又害己。
   中药是大自然给人类的恩惠,经典处方是先人集体智慧的结晶,经过几千年验证,不要轻易去否定它,但中药只是缓解病痛,帮你度过那艰难的日子。人类虽然经过几千年的探索,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发现长生不老的丹药,更没有医治百病的良方。

共 217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关于中药的叙述,知识性和文学性俱佳,也有着辩证的思考。作者从自己从小看病的经历和对中医中药的了解,介绍了几个著名的老中医,叙述了一些中医看病的例子,说明了中医中药需要很好继承。文中也针砭时弊,批评了医疗上的不正之风。一张小小的药方,那是生命的契约;一勺酽酽的药汤,充满着生命的眷顾;浓浓的药香,绵长而深厚,阴阳五行,包罗万象,却可以解除人间疾苦。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中药,是民族的瑰宝,是华厦的骄傲。感谢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1226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17-12-16 20:17:33
  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叙述中医中药的相关知识,感谢分享。
秋觅
2 楼        文友:匡建华        2017-12-17 08:20:43
  谢谢老师编辑点评、鼓励,问好敬茶!
3 楼        文友:何叶        2017-12-26 10:30:20
  恭喜精品!厉害了哥。
何叶
回复3 楼        文友:匡建华        2017-12-26 10:42:57
  谢谢老师关注,没想到它也精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