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力写手选拔赛】落叶花飞夕阳红(散文)
深秋的一个下午,我应邀到镇文化站为当地“老年人文艺宣传队”录一段历史歌剧背景朗诵。走在路上,秋风萧瑟,发黄的银杏树叶子和枯萎的小白菊花在寒风中飘零,一种冷落悲秋情绪油然袭上心头。
刚到文化站一楼,就听到“寒风吹,雪花飘,我们娘儿俩逃荒到城郊……”悲切的女高音,是谁在唱歌?循着声音上到二楼,眼前热闹的场面立刻吸引住了我:屋子里,十几位老年人正忙碌着呢!他们有的在拉二胡吹笛子,有的在敲鼓打锣,有的在搬凳子挪椅子,还有的在化妆换戏服。其中一位50多岁的妇女正在唱歌,神色凝重,声调悲伤,目光黯然地望着前方。她一手提篮,一手牵着孩儿,那白头巾,蓝布衣衫,把我带入几十年前的旧社会凄惨生活情境中……“邓老师,请喝茶!”文化站小陈站长递过来一杯热茶把我唤醒,我赞叹道:“这些老年人排戏真投入呀!”“是呀!这场《血染堆金山》历史歌剧已经排演两个多月了,他们还在研磨修改,这不,劳驾你给他们录个背景朗诵,好锦上添花。”小陈站长介绍说。
我忙点头,当我知道这出歌颂贺龙、邓中夏等老一辈革命先烈,在房县堆金山战斗的历史歌剧时,十分感动。七十多岁的高运昌老人说:这台历史歌剧是我们根据《房县志》记载的真实故事,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台五幕历史歌剧。试演时县委宣传部长给予了高度评价,也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我们还在不断斟酌修改,排定后到全县巡演。听了剧本和音乐制作的两位老人介绍,我的心中涌动出一股暖流。没有工资,没有奖金,就是凭着对文艺的那种爱好,一群农民自发地成立“茅坪村老年人文艺宣传队”,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农村新风尚,宣传老一辈革命传统。无私为民,快乐自己,发挥老年人的余热。那种执着,那种精神,让我感动和佩服。看着这些头发花白,满脸皱纹,可是精神饱满,洋溢着欢声笑语的老年人排练歌剧,不油得让我头脑里浮现出另一幅“老年人读书图”。
那是在县城,一群年过古稀的老年人,他们组成了一个老年读书会,每年的春秋两季举行一次读书交流会。他们之中,有的是离休干部,有的是宣传干事,有的是桃李满天下的老教师,有的是经商的文化人。
春花烂漫时,他们聚会了。有的拄着拐杖,有的戴着眼镜和围巾,有的还被老伴儿搀着蹒跚地走来。老朋友聚在一起,握握手,抱一抱,叙叙旧,喝喝茶,再打开话匣子交流读书心得。那个说:“读书让我愉悦,读书让我健康”,这个说:“读书让我心胸开阔,读书让我益智长寿”,还有的人说:“书是我的朋友,读书赶走了我的孤独和寂寞。”……快乐的读书交流,让思想的火花碰撞飞溅,年迈的老年人从心底流淌出了年轻人具有的朝气与活力!
八月秋风送爽,丹蔻十里飘香。瓜果稻谷成熟的季节,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忙收获,都书会的老人们又聚在一起,也在谈自己的创作成果。这个说:“我的《映山花开遍山红》散文随笔集出版了。”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以示祝贺。那个说:“我编写的小品《扶贫记》在市里获得了一等奖。”大家高声祝贺,分享喜悦。一个老教师说:“我跑了三趟十堰市,花了半个月,做了两本读书笔记,终于把南宋诗人刘光祖被贬房州所写的七律《穿珠节》疑异考证清楚。”大家的掌声里除了祝贺,更多的是对他治学严谨的赞扬与钦佩。……收获的喜悦交流,让大家心花怒放,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读书的乐趣已经潜滋暗长在每一个热爱读书的老年人心底里了。
“咚锵,咚咚锵……”一阵阵锣鼓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我想,我已经被眼前和刚才思绪中的老人们感动了。我迅速调整好状态,与小陈站长走进录播室,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朗诵录制,直到她满意为止。
回家的时候,走在路上,秋风中仍然飘零着落叶和小黄菊花,可是我的心情却欢快起来,那也许是老人们热爱生活的执着精神感动了我,也许是我为他们做了一点点帮助而感到快乐。
夕阳里,马路上,两个穿着红马甲、戴着口罩的老年清洁工,弯着腰在仔细地打扫卫生,他们的旁边有一个垃圾车。他们好像是夫妻俩,一个推车,一个扫倒垃圾。汽车在他们身边飞驰,灰尘在他们身边扬起,过路的人匆匆从他们身边走过。没有人关注他们,没有人监督他们,可是,他们很认真、很专注地干着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别人不愿干得又脏又累的活儿。我向他们投去敬佩的目光。他们的身上,与排戏的老人,读书会上的老人都有一种共同的东西感动着我。是一种执着的追求,是一种无私的奉献,还是一种不服老的精神?我似乎说不清楚。
此刻,落叶飞花中,夕阳西下,两位红马甲的身影与夕阳融在一起,与周围的车、人、房屋、马路、树木融在一起,好像一副美丽的图画,又好像一首美奂美伦的绝句,我不油得掏出手机定格下了这精彩的一幕。
2017/12/17(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