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力写手选拔赛】吹牛莫过分(散文)
吹牛,又叫吹牛皮,指说话不根据事实,夸大或浮夸说话的内容。对多数人来说,吹牛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一方面是为了显示自我、增加自信、弥补心理落差。通过夸大自己的能力、身份等,获得他人尊重。另一方面,适当的"吹牛"能降低恐惧和焦虑,稳定自己的信心和决心。
古往今来,有少数人,似乎永远都在吹牛说大话,他们不知疲倦,满嘴跑火车,什么事情都能吹得天花乱坠,甚至觉得自己神通广大,具有某种特殊能力。往往吹牛吹上瘾,导致精神亢奋、自我评价过高,也出现一些麻烦和问题。
宋朝有个年纪大的杨璞,很爱吹牛,自称是东野遗民,会作诗。宋真宗求贤,人们就把他举荐上去。皇帝要他当面作诗,他把屁都憋了出来也没有作出诗来。宋真宗看他为难,可怜他年纪大,让他第二天交一首诗。杨璞一晚上没睡着,辗转反侧,饿死很多跳蚤,天亮时想起了从家里出来时,老婆给他的临别赠言:“更休落魄贪酒杯,亦莫猖狂乱咏诗。今日捉将宫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他把这首诗献上去,宋真宗看了感到好笑,问是谁写的。他只好交待说是出门时老婆子的话。宋真宗说:看在你老婆的份上,这次放过你这个吹牛大王,要不真要了你的老牛皮。
无独有偶,前不久,听说有个爱吹牛的小青年,他和相恋一年多的女友准备要结婚了。原本认为结婚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因为吹牛,他的婚姻泡汤了。原因是他在去准丈母娘家时,把自己吹的很厉害,说在一家大型的国企做策划,还是部门经理,月薪上万,得到了很多亲人的夸赞,给他自己的婚姻埋下了祸根。丈母娘一家人以为他很有出息,每月赚那么多钱,手里一定攒了不少钱。小舅子在县城买套房子,丈母娘专程上门向他先借二万元,并表示日后一定还。他当时虽不愿意,但没办法,为了让自己留点面子,他忍痛把几个月攒的两万元借给了丈母娘。其实他是在一家私企做策划,月薪也就三千多。没想到的是,过了不久,丈母娘就又以装修房子为名来借钱。他已毫无办法,只好说出实情。丈母娘一气之下,逼迫女儿和他分了手。还听说有个妇女,家庭本来不富裕,为了给儿子找对象,大吹她家如何富有,银行存款有多少。没有过几天,她家被盗,损失惨重。这都是他们过分吹牛的结果。
一些吹牛过分的人,他们没有学会审视自己、没有认清自我能力,盲目地对人承诺,实际却完全办不到,结果必然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吞下一些苦果。因此,奉劝爱吹牛的人,不要脱离实际,不要吹嘘得很离谱或完全不符逻辑,尽量少说多做,多从自己擅长的小事做起,做好了的事做得到的事就说,没做好的事做不到的事就不乱说,一定要使人相信你说的做的都是真实的,能给他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也叫家人和朋友随时提醒和告诫自己,将自己“拉”回现实。不然,别人会认为你存在心理疾病,需要去精神心理科检查医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