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实力写手选拨赛】我挑水的童年(散文)

精品 【实力写手选拨赛】我挑水的童年(散文)


作者:匡建华 秀才,1958.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885发表时间:2017-12-19 17:14:54

挑水和水桶在现代娃娃眼中已是一个古老的名词,因为目前不仅城市人,就连那偏远的乡下人基本上都吃上了自来水,娃娃们不需要关心水从哪儿来,又到哪儿去,在我的心中却留下了挥之不去的记忆。
   我是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家住清江边的一个小山村,现在看来是山青水秀,有清江有泉水,是外地人向往的风景区,可当年却是另外一个世界,那时乡亲们大多住在半山腰,离清江、泉眼最远的有几公里的路程,从水井到家里,一路上坡,沿着梯田朝上爬,挑着一百多斤的水,每天几个来回,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你如果到那儿看看,每家每户都有两三口水缸,那是我们家乡的一大特色。
   家乡水井多,基本上是泉水井,我家经常挑水的地方主要有三个,名字分别叫“水井坑”、“猴儿冲”、“龙洞”。距离最近的是“水井坑”、,其次是“猴儿冲”、再者是“龙洞”。“水井坑”是我家吃水的主要水源,其水量很大,可供两个小队的人畜饮用,名字也是与其地理环境相吻合的,它四面环山,水井在最低处,走到上面往下看像个坑似的,走到了水井边再看,下面是三十余亩平田,实际上是个小盆地。水井在靠近南部的山边,而北部的山边有一个天坑,“水井坑”这名字也是名副其实。
   父母亲常年在外工作,我们兄弟都是由婆婆爷爷带着,可以说是那个年代的留守儿童。父亲大约每月回家一次,他个子高,力气大,挑起两桶水根本不当回事儿,走在大道上腰板拨溜直。他半天就可挑满三缸水,家里人能够用上六七天。平时主要是爷爷挑水,可我六岁那年爷爷不幸病逝,家里就少了大半边天。
   自从爷爷去世后,家里的重活都是当地乡亲们上门帮忙干的,邻居美爷爷主要是负担挑水。美爷爷身高一米八左右,像个梁山好汉,四肢肌肉鼓鼓的,全身古铜色的皮肤,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一幅水墨画,如果要是现在参加健美比赛,他基本上不需要化妆。美爷爷是队里的强劳力,重体力劳动都有他的份儿,每次队里评工分他也是最高的。记得有一次,我家里没粮了,就请美爷爷帮忙到龙舟坪城区的粮店买米,当时没有公交车,连货车都很少,生产队里板车也只有一辆,美爷爷只好将一百二十斤大米放在肩上,走了公路再走山路,至少走了有十四、五里路,硬是用肩膀把米扛回了家。
   有时早上天还没亮,我还没睁开眼睛,美爷爷打着火把,挑着水就进了家门。大多是先挑水再去上工。就是这样,不论是天热,还是下雪,寒来暑往,近十年如一日。直到我们兄弟俩能用提水桶抬水的时候他才轻松了些。那时的乡亲们都非常朴实,哪家有困难都是相互帮忙,不像现在是先讲价钱,再做事。乡亲们就这样相互联系着,共同度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维系着那份朴素的乡亲情意。为了减轻美爷爷或亲友的负担,我从读小学时就开始负责家里水的供应,起初是用提水桶俩兄弟抬,一路淋洒,邻居的哥哥姐姐总在背后取笑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就用提水桶挑,逐渐地增加重量。记得是十三四岁时,就开始用大木桶挑水,八九十斤的水压在肩上,走起路来就有些打晃,来回五六趟,累得满头大汗,双腿也酸软了。为了节约用水,每月父母回来了,如果天气好,就会背衣服到清江河里大洗一下。清江的水好,那青石板也被那水冲刷得干干净净,洗好的衣裳放在青石板上面,在阳光下晒不了一会就干了。那也是我们最高兴的一天,可在那儿玩水,捡些自己喜欢的雨花石,或与小朋友用石头片片打漂漂比赛,或捉鱼摸虾,尽情地享受童年的快乐时光。
   我上初中和高中都是寄读,每到周六或周日就要回家挑水,三缸水才可以吃上一周,时间长了缸里水长了虫子,婆婆也舍不得丢弃。婆婆是很节约用水的人,洗了菜的水,再给猪牛喝,实在不能用了,就倒在侧所里或浇庄稼。
   记得有一年夏天,几个月没有下雨,几个生产队的乡亲都到水井坑来挑水,不到两天水井就干了,我们就到了更远的“猴儿冲”、“龙洞”去挑水。乡亲们白天要参加集体劳动,挑水就放在晚上,远远看到那一路火把的光亮,也成了一路风景。邻居老何还因晚上挑水路滑不幸摔断了腿。那水桶伴随着我一路成长,见证了我那幼小身躯可以承受的重量。同时,因为挑水的艰辛,我们从小就养成了节约用水的习惯。儿时的我就梦想着,待我长大了,一定要把房子搬到坡下水井的边缘去。
   现在还记得小时候我曾读过一篇课文,题目是《吃水不忘挖井人》。说的是江西瑞金的沙洲坝,早年是个干旱缺水的村庄,平时就要到几公里外的河里挑水饮用,农忙季节只能吃村前脏的塘水。一九三三年九月的一天,毛泽东带领红军战士在村前挖了一口井,才解决了村民们的吃水问题。一九五零年,瑞金人在井旁立起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经过现实生活中体验我是真正读懂了那篇课文,理解了当地老百姓的那种感受。
   我们吃着家乡的水,吃了一年又一年,是家乡的水把我们一个个送出了家乡。在没有离开家乡的时候,还没觉得那井里的水有什么特别,离开了才知道家乡的井水真的很甜。
   我时常在文人墨客写的文章中看到,说女人是水做的。学医后才知道,其实所有动物的水分都占到百分之六七十,可见没有水就没有生命。难怪人们说,那儿有水的地方那儿的生命力就很旺盛。
   几十年过去了,我也吃上了城市的自来水,可我一直没有忘记家乡的泉水,每次回家我都要到那泉水井边看看,感受泉水的甘甜,寻找儿时的印记。如今老家人吃上了自来水,可水的来源还是那水井的水。你说乡亲们和那水井的缘分该有多深啊。

共 21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用饱蘸深情地笔墨描写了儿时家乡的水井,和挑水,吃水有关的点滴记忆。作者的家乡地处清江边,山青水秀,供乡亲们吃水的有三口井,对乡亲们来说,挑水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父母亲常年在外,加上爷爷离世,“我”的年龄又小,家里面吃水时,婆婆很是节俭,因为挑水的活全靠美爷爷和热心的乡亲们的帮助,这些记忆都让作者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情和亲情的温暖。远离家乡后,时时不忘家乡的水井,离开了才知道家乡的井水真的很甜。现在的自来水,水源依旧是那水井里的水。真是“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啊。文字朴实流畅,娓娓道来,读后倍感亲切自然,思乡之情溢于笔端,引人共鸣。好文,推荐共赏。【编辑:文枫】【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1225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文枫        2017-12-19 17:38:29
  文字朴实感人,引人共鸣!思念之情溢于笔端!
文枫
回复1 楼        文友:匡建华        2017-12-19 18:04:03
  谢谢老师编辑、点评、鼓励,老师辛苦了,问好!
2 楼        文友:文枫        2017-12-19 17:39:05
  感谢赐!期待更多精彩!
文枫
回复2 楼        文友:匡建华        2017-12-19 18:04:58
  谢谢文枫老师,继续努力!
3 楼        文友:何叶        2017-12-25 07:57:51
  恭喜精品!真好!期待更多佳作。圣诞节快乐。
何叶
回复3 楼        文友:匡建华        2017-12-25 10:29:02
  谢谢老师关注,问好
4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12-25 07:59:12
  恭喜老师佳作获得精品,期待更多更多精彩,再接再厉,祝创作愉快!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4 楼        文友:匡建华        2017-12-25 10:29:36
  谢谢老师,继续努力!
5 楼        文友:文枫        2017-12-25 09:21:29
  恭喜精品!期待更多精彩!
文枫
回复5 楼        文友:匡建华        2017-12-25 10:30:05
  谢谢老师,继续努力!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