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孝之道
大牛和小牛是一对孪生兄弟。大牛是个百万富翁腰缠万贯,小牛则清苦没大钱平平淡淡过日子。从父亲咽气那一刻起,为办丧事意见产生分歧。
大牛主张大操大办,与人攀比高低,彰明较著显气派,不惜重金请道士和尚做法事,而小牛主张薄葬一切从简,杜绝铺张浪费,无端花费。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你懂吗?”大牛大声呵斥。
“怎会不懂,我还知道鲁迅说过的一句话: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小牛说。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尧舜之道,孝悌而已。”
“百善孝为先。”
“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
兄弟俩你一言我一语文诌诌的对话,不愧是曾喝过许多墨水的学者。
“很好,没瑕疵!”旁听者说。
“那就按我意图办。”大牛意决。
“反正我不同意!”小牛执意。
旁听者发话:“不对,有瑕疵!”
大牛面带愠色:“你不孝顺父亲么?”
小牛竭力反驳:“你才不孝哩!”
“小牛有瑕疵!”旁听者言。
“一切费用全我承担。”大牛财大气粗。
“好一个孝子!”旁听者情不自禁。
“不是钱的问题,即使我不掏一子也反对。”小牛真有牛的脾性固持己见。
“那是什么问题?”旁听者忍不住提问小牛。
“良心!”小牛回答。
“不孝之子,何谈良心!”旁听者成为参和者。
于是,参和者与小牛开始拉锯式对话:
“你可曾知我哥大牛,在父生前从来不闻不问,嘘寒问暖有几回?”
“哦?”
“更有甚者,父生病期间,来过几次病床前?”
“这?”
“还有连供父亲基本的生活费都不肯兑现,何谈补品供给。”
“也真是的……”
这时大牛听不下去了,冲小牛大吼:
“平日我忙于业务无暇顾及,现在将功补过不行吗?”
“你所谓的‘功’就是为父大操大办丧事?”
“嗯,有什么不对?”
“你所谓的‘过’就是大孝?”
“这也有错?”
旁听者又复原:“大牛,大有瑕疵!”
争来争去的俩兄弟,立论之症结就是,一个是对生前的父亲默默无闻的孝顺,只有父亲知道,一个是对生后大张旗鼓施孝,让世人都知道。两者都言孝你能作出定论那种是孝之道吗?
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而眼前的这位既是旁听者,又是大牛一意孤行实施厚葬父亲的丧亊的旁观者,反而迷惑不已。
小牛含泪独自来到父亲坟前说:“大牛对您的‘孝’能接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