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心】大山里的小圩集(散文)
这是大山里的一个小圩集。在一块坡地上,在错落的砖瓦房水泥房中央,两排较整齐的楼房从山脚往山头上延,再向那一边坡延伸而去。
逼仄的街道中央是个街亭,内有猪肉、牛肉、鸡鸭鱼肉摊,豆腐豆芽摊,萝卜白菜摊,应有尽有。
到圩日,外地商贩的成衣、鞋帽、厨餐具、小五金等摆满了机动的固定的所有摊位,连地摊也摆满了。
赶圩的是周围四弄八埂的山民,多是徒步来的,也有马驮的,摩托的手扶拖拉机的。山民用木柴、木炭、竹鼠、山笋、辣椒、棕叶、大豆玉米等山货换回嘴里吃的、身上穿的、田间地头用的各种用品和农具。
圩中午12点钟后方成气候,下午3点便散集,也叫半日圩。外地的商贩狡黠且忙里偷乐,赶圩的山民质朴且不设防。
晨露未干,外地商贩已开着后堆车的、面包车的、五菱车的、手拖的连人带货来到小圩场,待卸好货摆好摊,小贩们便呼朋唤友到小吃店里“唻有啧啧,三闷鸡”地猜上几码。也有自带的,一壶玉米稀饭加上两个酸梅或自腌的咸菜。来不及吃早餐的甚至已过了早的都趁着未成圩填满胃囊。
一个女商贩正坐在摊前吃粥,有人打赌:要是把全圩人的内裤洗在一碗水里,500块钱给你喝光这碗内裤汤你干不干?吃粥的人就“呕哇-呕哇”地吐,整个圩场的人就放肆的豪笑着、干吼着,毫不掩饰地释放着。这真是非常美妙的一幕,连天空上阴郁的云也刹时变得明朗了。
“买果么?不甜不要钱,尝尝?”小贩这么吆喝着,山里人就挨摊儿地品果,“好意思么?光品不买?”小贩适时敲下一句。山里人只好选果,过秤,秤头高高翘起,只多不少?买者满足地拎起水果走开。“哼!扣他二两,把他白吃的连本带利赚回来!”卖者嘀咕着。
“门神多少钱一付呢?”
“你要前门还是后门?”
“前门。”
“前门两块一付,后门不要?”
“不要了。”
“鬼是有门就进的,你把住前门不把后门也没用。”
“那,再来一付后门的吧!”
“好的!”
“年画多少钱一张?”
“两块!”
“没有四块那种画?”
“有的,有的,我找给你!”
卖者在一般大小的一摞画中抽出几幅说:
“嗫,这些是四块钱一张的,你自己选哦!”
买者选了一幅八仙过海的,付钱,满足地离开。
“又一傻帽,都说两块的偏要找四块的,呵呵!”
卖者为多赚两块偷乐着。
一对年轻夫妇的年货摊特热闹,选年画的买利市的翻对联的令两人忙的不亦乐乎。冷不防冲进来一山里后生,十分仗义地赶走众人,众人即作鸟兽散,后生边收拾凌乱的年货边诚心地说:“太乱了,没事了,你们继续卖吧!”夫妇俩面面相视,哭笑不得。
日头刚偏西,赶圩的都买回所需品,陆续上路,赶车的坐上马车,马驮的骑上马背,也有疼惜马的,陪着马一路地走。骑摩托车一溜烟就不见了人影。
最后是外地商贩,没有卖完的货物及木柴木炭等山货齐齐装车,连人带物都装得满满当当的,打道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