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天涯】父亲心中的骆驼队(散文)

编辑推荐 【天涯】父亲心中的骆驼队(散文)


作者:李桂芸 布衣,127.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94发表时间:2017-12-20 13:16:55

天气晴朗。手头刚好没有什么事情要做。我们就开着车子,带上70多岁的老父亲,去房山的石花洞散心。
   汽车在公路上飞驰。窗外是稍纵即逝的田野,在寒风中瑟缩的树,还有光秃秃的远山。平时坐车上看到这些,是非常容易视觉疲劳的。父亲看着这些,却十分的兴奋,不停地给我讲述他儿时的故事,浑浊的眼睛里闪耀着异样的神采。我的心,也随着父亲的叙说,飞到了遥远遥远的地方。
   父亲小时候,农家人是没有空闲的时间的。秋收完毕,村里的汉子们就纷纷收拾行囊,相约着出去打短工。最常做的,就是去山里铡草。取出磨得滑溜溜的扁担,一头捆上笨重的铡刀,另一头放一吊筐,装上简单的行李,外加几块大石头,以保持两边的平衡。三五个一群,说笑着,走上半个来月的路,到山上去。山窝窝里住着山民,他们养着成群的牛羊、骆驼。汉子们要做的,就是把山民家里储备的干草,一捆捆的铡碎,用来在下雪的日子里喂牛羊骆驼。白天铡草,夜里就住在储存草的仓房里。吃的是主人家送过来的简单粗糙的饭菜。这家铡完了,就挪到下一家。这样的日子,一直要持续到春节前。满头的草屑,布满口子的双手,点数着挣来的几串铜板,揣进漏着棉花的大衣里兜,担上滑溜溜的扁担,走上回家的路。这几串铜钱,是娃子们嘴里的吃食,是媳妇身上的花衣裳,是春节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太爷爷是村子里的铡草高手,他铡的草齐整,速度快,是山里人争相雇请的。父亲打小崇拜太爷爷,曾经希望继承太爷爷的衣钵,愿望终是没有实现。只是在骆驼队来镇上时,久久地,贪恋地看骆驼。看他们小山一样的驼峰,丑陋的大长脸,半眯着的眼睛,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看它们卧在墙根下,安静地吃草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
     那是山里走出来的骆驼。驮着山里特有的核桃,大柿子,来我们这儿换取粮食。初冬时节,和我们村子里出去铡草的汉子们一样,山里的汉子们也三五成群地走出大山。他们戴着皮帽子,穿着破袍子,赶着成群的骆驼。驼背上是成袋子的核桃,成筐的大柿子。骆驼能吃苦,驮的东西多又扛饿,可以几天不吃东西。但是走得很慢。慢慢腾腾的骆驼队,来到我们这里的集市上,兜售他们仅能出产的核桃,柿子。随着他们的到来,集市上就热闹开来。熟人相遇的说笑声,货物好坏的评论声,讨价还价的争吵声,嘈杂在一起。我们镇上,多少都要买一些的。讲究的人家要买的多,,贫寒之家也会图个吉利,用稻米,豆子,花生等换上几个,留到三十晚上家人分食,讲个生活和美,图个事事平安。待到铡草的汉子们踏上归程,他们也就带着粮食,赶着骆驼,再走个月的路,回到山窝窝去。
   年年如此,年年如此,暮色中挑着铡刀的身影,是村里孩子女人的希望。夜色中清脆的驼铃声,是山民心里的歌。 
    石花洞到了,父亲望着山上没有摘取的大柿子在风中晃动,还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那驮着核桃,大柿子的骆驼队,那挑着闸刀,大石头的三五成群汉子们,也走进了我的心里。
  
  

共 119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随着现代化的进展,都市逐渐代替了农村,即便是在农村,生活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落后的生产方式早已无影无踪了。本文作者却开着汽车载着70多岁的父亲连同读者一起带回到久远的年代,一直到“太爷爷”的时代。复原了旧时农村的原态,那时通往大山荒路的驼铃声在作者的笔下叮当作响,我也被作者的驼铃声感染,想起了我的父辈,想起了我小时候的乡村。文章虽短笔墨不多,但感情浓郁,文笔细腻,洒脱自然。欣赏了。感谢来稿。祝好,共勉。编辑:北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天涯诗语编辑部        2017-12-21 11:23:22
  骆驼是父亲心中的爱,有生活气息。
天涯诗语编辑部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