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征文 >> 【赏析】陈秋平 “一核两意” 之探索

编辑推荐 【赏析】陈秋平 “一核两意” 之探索


作者:李郎 童生,985.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78发表时间:2017-12-21 10:15:16

【赏析】陈秋平 “一核两意” 之探索
   本文中所提到的“一核两意”,即指故事的故事核和故事当中的有意思和有意义。
   读完了陈秋平老师的《故事对话》一书,感觉这三个点是这本书的精髓之处,也是在结构故事中维稳发展的三根不可缺少的支柱,所以很有必要拿出来探究一番。
   《故事对话》一书中所指的故事核,是每个故事中的灵魂所在和生命所在。可以这么说,没有一个高质量的故事核,就没有好的作品。而书中所指的两意,就是说:一个好的故事,一要有意思,二要有意义。这两点,就好比故事列车上的两条铁轨,缺一不可。
   关于故事核是故事的灵魂和生命的问题。因为故事核代表了故事的基调和性质,是故事所要表达的核心和主要框架。故事核,是一个故事里的定海神针,它的牢固与否,它的扎实与否,它的逻辑性强不强,直接关系着故事的精彩与形象。所以,一个故事里是否有一个坚实的、经得起推敲的、符合逻辑推理的故事核,显得尤为重要。在当今一些粗制滥造的电视剧里,我们经常会感到这样一种情况:整个剧情看似场面很热闹,演员演得也很卖力,但当我们看完了以后,却不知道这个作品到底是要想说明什么,这就是故事核出了问题,因为,作者为了吸引观众而忽视了故事的逻辑性,喧宾夺主地突出了一些表面现象,而把深层次的内涵问题给忽视掉了,这就造成了故事表达上的主次不分主体混乱的现象。让观众感觉到:这个作品题材很好,但是主题表达不明确,主题基调含混不清,有一种大水漫灌的感觉,实在是令人为之扼腕。这样的作品,对观众来说是一种伤害,而对作者来说就是一种失败。
   关于故事是否有意思的问题。这是一个直接影响着故事和读者(或观众)之间关系的问题。有意思的故事,它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它总是牵引着读者(或观众)的心,让读者有强烈地要继续看下去欲望。反之,读者(或观众)便感觉乏味倦怠,思想没有了注意力,继而弃之如敝履。《故事对话》一书里所说的有意思,就是一个故事与观众之间的共鸣问题。这个共鸣问题,并不是声音越大,场面越热闹就会引起共鸣。而是指故事的内在情感,故事的感染力,和故事在观众心里的认同感,是指故事在观众心里所引起的震撼程度。那些为吸引观众而故意搔首弄姿推波助澜的电视剧,不但没有吸引到观众的注意力,反而让观众在电视机面前万夫所指嘲笑不断,这样的结果实在是弄巧成拙了。故事的有意思,是故事本身的内涵,而不是故意渲染。
   关于故事有意义的问题。一个故事是否有意义,它是一个故事生命力的象征。有意义的故事,总能在人们读后,在心里掀起一股思潮回味无穷。而且读完了故事以后,能从故事里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甚至,有些故事看过之后,会影响某个人一生的人生轨迹。一个好的故事,不管它过去多少年以后,当你再去复读它的时候,依然会有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这就是故事的意义赋予给故事的生命力。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一部好的影视剧,一部好的戏剧,总会在人们的心中留下抹不去的记忆,这就是故事的意义的伟大之处。一个很好的、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那就是许多经典的书籍,许多经典的影视作品,许多经典的戏剧,人们会不厌其烦地看好多遍。而且,每次都会看得那么仔细,甚至唱词和歌词都能背下来了,他们还在不厌其烦地反复地看。这是因为,他们每次看都会从中悟出一层新的意义,每次看他们都会从中受益匪浅,这就是故事意义的魅力。
   所以,综上所述,一个故事,在“一核两意”上处理好了,这三个支点一定会赋予故事精彩的篇章。如果忽视了这三点,故事就成了无源之水,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失。
   结论:故事核赋予了故事的生命和灵魂,故事的有意思给予了故事的吸引力,故事的有意义给予了故事的生命力。让作者笔下的故事,既要有意思又要有意义,这就是《故事对话》一书所表达的核心内容。

共 152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故事对话》虽非心灵鸡汤,读之却如醍醐灌顶。文字平实贴切,如同一位前辈在引路,于人心有戚戚焉。文章从《故事对话》中论述的“一核两意”进行赏析,论述的结论是,故事核赋予了故事的生命和灵魂,故事的有意思给予了故事的吸引力,故事的有意义给予了故事的生命力。推荐赏阅。【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12-21 10:17:33
  文章对《故事对话》的赏析是深刻的猜到的,观点虵是相当精辟的,学习了,问候作者。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2 楼        文友:海淼        2017-12-21 10:57:34
  前来学习李哥佳作,问好!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3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12-21 20:01:24
  老师这篇书评有一箭双雕的作用,既是对所读作品的评价,又给读者分享了小说写作的知识,我读后很受益。期待老师更多赏析文章的到来。
语文教师
4 楼        文友:李郎        2017-12-22 12:31:12
  谢谢湖北武戈的编辑,请多交流。
一个文学爱好者,一个从读书读到写书的人。没什么才华,只是心里有话要说,就说出来了。
5 楼        文友:李郎        2017-12-22 12:31:59
  谢谢海淼光顾。
一个文学爱好者,一个从读书读到写书的人。没什么才华,只是心里有话要说,就说出来了。
6 楼        文友:李郎        2017-12-22 12:33:18
  谢谢春雨阳光的精彩评论。
一个文学爱好者,一个从读书读到写书的人。没什么才华,只是心里有话要说,就说出来了。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