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警】名字趣事(散文) ——军旅轶事(十二)
我们指挥连是司令部直属分队,主要任务就是为部队首长机关遂行作战提供情报、通信和战勤等保障,任务决定素质,一般来讲分到指挥连的兵,综合素质都相对比较高,我和我的战友们为能分到指挥连既庆幸又骄傲,连续好几天心里都是美滋滋的。我们的连队不仅任务特殊,而且还有很多的故事,其中好多老战友的名字就特别古怪有趣。
记得分到老连队那天中午去饭堂吃饭,竟管对新的环境有些陌生,环顾四周一眼就对墙上悬挂的连队值班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值班表由干部值班表、厨房值班表和岗哨值班表组成。值班表上记录着时间和具体姓名两大类。时间很自然就不说了,这姓名可真是千奇百怪,风趣幽默极了,你看:甄老虎、甄破盆、王二歪、王黑猫、宋狗蛋、杨大锤、刘四毛、赵铁球、张狗剩、甄新鲜......哈哈,最有意思的是一个老兵名字居然叫马栓驴。我们几个新兵一边吃饭,一边偷着笑。
新社会了,一般的家庭给孩子起名都很有文化品位和寓意元素,不知为什么,这帮老战友们的名字却显得十足土气。后来我怀着兴趣去问一个老班长,才终于得到了答案。原来我们连的老兵大部分都来自河北石家庄的新乐县和行唐县。在那个地方很多家庭都保持着一个民俗习惯,他们认为名字好坏能喻示孩子一生的命运,为了使新生下来的小孩好养活,不得病少得病,于是就在给孩子起名字时打主意,而且乳名和学名一起用。比如:张姓人家得了儿子,小时候乳名叫狗剩,这学名就叫张狗剩,意思就是野狗吃剩下的,将来这孩子肯定命硬,福大造化大。甄老虎,不用细说,父亲姓甄,乳名叫老虎,学名就叫甄老虎了,老虎是百兽之王,这老虎可不是假的,也不是纸的,是真的老虎,真老虎可是很厉害的,这孩子虎头虎脑,长大了也会虎虎生威,也不会被人欺负。
不过也有其他释义的,马栓驴的名字就有所不同,后来经了解其父亲有点小文化,谦卑思想严重,文革中那些“龙生龙、凤生凤”的高官弟子及地主富农子女挨批、挨斗的现实,让他大彻大悟。所以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完全继承马姓的强势与彪悍,道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驴一样,既不失马的血统,又能有足够的力量去应对未来的生活。
战友的名字,很土很逗,也很有趣,几乎每个名字都有一个寄予,一个期盼,一份祝福,一个故事!
又见树挂
——军旅轶事(十三)
睡意朦胧,一觉醒来,顿感这个午夜格外的静谧,清晨我早早起床,站在阳台上,打开玻璃窗外晀,银装素裹,一片白色茫茫,地上浮着晶莹的冰珠,路旁颗颗大树结满了树挂,今天是2017年1月8日,看着洁白如絮,毛茸茸的树挂,我的脑海迅速倒转,一下回到了41年前的那个挂满树挂的清晨......
1976年1月8日,那是我参军后的第一年,这一天是我也是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永远难以忘怀的日子,也是最值得纪念的日子,我们最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这天与世长辞了!
清楚的记得,这天我们技师要起早乘火车到北京军区炮兵司令部通信处开会,凌晨三点我和技师就起了床,简单洗漱后,就蹬上连队的三轮车急匆匆向大同车站奔去。天还没有完全放亮,晨风习习,薄雾蒙蒙,行在去城里的柏油路上,不一会我们的身上就披上了一层白纱,眉毛染成了雪白,再看路旁棵棵白杨,早已成了雪树银枝。仔细看:这气候不是下雨,也不是下雪,这是一场罕见的树挂呀!
树挂学名叫雾凇,在我的家乡人们通常都管它叫树挂。雾凇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气遇冷凝华而成,它的形成需要气温很低,而且水汽又很充分,据说只有同时能具备这两个形成雾凇的极重要而又相互矛盾的自然条件才行。所以雾凇的出现是一种绝对可遇而不可求的自然奇观。
看着洁白剔透的树挂,我心里立刻冰凉。记得小时候家乡也偶尔出现过这样的天气,清晨在上学的路上,小伙伴们往往在你不留意间,突然去踹路边的大树干或摇曳小的树枝,顿时晶莹的树挂像天女散花一样飘落到大家的身上,落到脸上,甚至钻到脖子里,在体温的作用下,急速融化,湿漉漉的,凉丝丝的,那种惬意,那种讨厌至今难以忘记。
“景色虽美,可这雾凇天气不是很好呀!”技师坐在三轮车上自言自语的说道。“技师,这天气为什么不好?多美呀!”我问。“这样的天气都发生在最寒冷的季节,空气混浊,往往对老年人和病人不利!”“是吗?”“是呀!”技师看了我一眼又急切的看了看手腕上的表,我不在言语,用力蹬车向火车站前行。
将技师送上火车后,我独立瞪着车子返回营房,东方已经吐白,四野更加清晰。可听了技师的话,我已经无心在欣赏这一路雾凇风景。
清楚的记得,回到营房,连队还没吹起床号,为了不打扰战友们休息,我就悄悄的来到无线电修理所的工作间打扫卫生。按以往的习惯,先整理桌面工具,再清扫地面,最后坐下来,轻轻的打开工作台上的那部老式电子管收音机,将音量放到最低,将频率调到645千赫,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的频率。声音低垂,哀乐揪心,怎么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发布讣告,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了!我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急忙凑近收音机再细辩听,哀乐中女播音员悲伤的语调仍在缓缓的重复着,果真是在发布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周总理逝世的讣告!
在反复收听几遍后,终于确认自己的听觉神经没有问题,此时我已按捺不住那种撕心裂肺的心痛,眼泪已经潸然而下,关掉收音机我急切地跑回宿舍,叫醒了我的班长。“班长,你快起来!出大事了!”班长是个很有城府的人,他问我:“哪里出事了?”
“班长,咱们周总理逝世了!”我声音哽咽。“瞎说!”“真的,班长,我刚才听收音机了!”班长立刻起身,来不及穿上外衣,抓住我的手,就向宿舍对面的修理间跑去,他立即打开收音机,哀乐仍在不停的播放着,听着听着一下就抱起了我,顾不得寒冷,我们紧紧偎依在一起大哭起来!
我们最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了,这消息迅速传到了所有连队指战员的耳朵里。早餐开饭了,一改往常饭前必须唱一支歌的惯例,大家整齐的列着队,默默地进入饭堂。没有了往常的喧嚣和戏闹,饭堂雅静的没有一点声响,我敢肯定这是我入伍后最肃静的一顿饭,也是最节俭的一顿饭。
我是连队团支部的宣传委员,饭后连指导员把我们几位骨干都叫到连部,说:“刚才接到了上级的通知,要求我们做好两件事,一是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做好一级战备;二是每个连队都设立一个灵堂,凭吊敬爱的周总理。”根据指导员的安排,上午我和连队文书一起去市里购买布置灵堂的用品。
下午我们几位骨干和连队领导一起,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精心布置了悼念总理的灵堂。俱乐部的正中央上方悬挂了一条横幅,黑底白字,上书“沉痛悼念敬爱的周总理”。中间悬挂着总理的遗像,下方摆放着一个大花圈。花圈缎带一边是“敬爱的周总理您永远活在我们战士心中”,一边是“1845部队指挥连全体指战员敬挽”。花圈一侧摆放了一张桌子,上面设置了一个供战友们签字的悼唁簿。灵堂布置的简洁,肃穆。
那时我们部队是时临时移防到大同的,没有正规营房,连队就借住在大同棉织厂里。工厂的职工听到我们设置灵堂的消息后,不少干部职工也自发来到这里,眼含泪花,手拿白花,站在总理遗像前默哀、祈祷!啊,敬爱的周总理呀,您没有亲生子女,可全国人民都是你的亲子女,您没有留下任何遗产,可您的丰功伟绩比山高,您对人民的感情比海深!
举国上下都沉浸悲哀之中,可是北京高层却暗流涌动。有的人在庆幸,在狂舞,这就是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反党集团!他们依仗着既得的权势,公然在总理去世的第二天,竟向全国、全军宣布三不准:不准设灵堂,不准搞吊念活动,不准宣传总理的功绩。黑云压顶,风雨满楼,祖国的上空乌云翻腾......
第二天下午,在强大的压力下,我们连队也不得不拆除了总理的灵堂,作为军人必须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可是我的心如同大家一样,惆怅,迷茫,难过!许多年过去了,“四人帮”早已被粉碎了,尤其党的“十八大”后,我们的祖国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继承和发扬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心系人民,执政为民,一切为民,已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周总理的形象像日月一样光辉!当今我看到了树挂,不禁再次勾起尘封了41年前的记忆。当年那浓浓的树挂不正是天意之作吗?晶莹剔透的冰花和水珠,在默默的为我们的总理戴孝、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