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汉】秋夜小景(古韵)
秋夜小景
之一(仄起入韵•平水韵)
露上枫栖一夜凉,玉盘滴漏润前堂。
虫吟草际惊秋月,空碧寒桐枯叶黄。
之二(平起入韵•平水韵)
银盘洗碧滴寒霜,露上枫栖一夜凉。
月出空山惊倦鸟,风清素洁醉晨光。
之三(仄起入韵·平水韵)
叶落空山点晚妆,西风轻拂待晨光。
晴云新月清秋节,露上枫栖一夜凉。
【编者按】七绝三首,平仄准确,用韵无误。之一,“露上枫栖”,两个动词的运用,是符合语法的,但不符合人们对现实事物的理解,露如何“上”,枫如何“栖”,这必须要有符合逻辑的前提!“玉盘滴漏”,古人有计时的工具,叫“玉壶”,里面盛水,水漏以计时刻。这里的“玉盘”当是指圆月如玉盘,所以这里的“滴漏”不应是计时了,而可视作“露”的谓语,玉盘用以指有圆月的夜晚。“空碧”,用以形容月夜的天色,很恰当,然“枯叶黄”之“黄”在月夜何以得见?之二,“银盘洗碧滴寒霜”,既有寒霜,“滴”字便违背了物理事实!霜生于晨,“风清素洁醉晨光”,是矣,“月出空山惊倦鸟”,“月出”二字便是早晚颠倒了!之三,“西风轻拂待晨光”,“待”字准确,是此时仍为夜,“叶落空山点晚妆”,晚上好像看不到这幅景致吧!诗,可以无理,但思之必须有理,若思之感觉不出有理,是违背了基本的逻辑,主要还是反映在怎么用字上!【编辑 淀湖南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