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苏东坡与雪浪石(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苏东坡与雪浪石(散文)


作者:文涯 秀才,1192.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649发表时间:2017-12-21 20:31:59
摘要:北宋元祐九年元月一日(公元1094年1月1日),冬日的暖阳慵懒地照耀着城北的一爿荒草地,颓败的榆杨树上有几只老鹰睁大眼睛四处觅食,一群麻雀一窝蜂似的从草间扑棱着飞向了远方。快要晌午了,苏轼及从僚还在“中山后囿”勘察地形。

【菊韵】苏东坡与雪浪石(散文) 北宋元祐八年九月(公元1093年9月),五十八岁的苏轼由于直言劝谏,激怒皇上,被贬于河北定州做知州,钦赐官衔是“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左朝奉郎、定州路安抚使兼马步军总管、知定州军州及管内劝农事、轻车都尉”。当时的定州路安抚使统领定州、保州、深州、祁州、广信军、安肃军、顺安军、永安军八州。1093年12月23日苏轼辞退众侍妾丫鬟,只带朝云一人来到定州。走马上任后就开始体察民情,整饬军纪,加强弓箭社,救济灾民,繁荣文化,还为巩固边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北宋元祐九年元月一日(公元1094年1月1日),冬日的暖阳慵懒地照耀着城北的一爿荒草地,颓败的榆杨树上有几只老鹰睁大眼睛四处觅食,一群麻雀一窝蜂似的从草间扑棱着飞向了远方。快要晌午了,苏轼及从僚还在“中山后囿”勘察地形。休息的当儿,苏公信然漫步于荒地草甸,猛然发现枯树败根处有一方奇石静然而卧。此石呈梯形立体,露面不足一平米,黑质白脉中涵水纹,纹脉清晰层层叠叠,纹路畅达曲曲连连。细观如投水激起千层涟,似溪流逆转折水波;联思若卧牛立凤之状,乃天公构物之造形。
   “奇石啊!奇石!”苏轼连连惊叫。忙差随从们小心掘出“奇石”,连夜“请”回州府。回来后苏轼对此石很是钟情,一代诗词大家闲暇之余细细把玩,实觉此石非同一般,于是在4月份,命曲阳石匠琢白石为芙蓉盆盛之。石植盆内,更觉得这块青石似一幅峻美的山水画:激水其上,见浪花飞溅,遂名“雪浪石”,后建雪浪斋。有诗记述:
   黑玉翻飞雪浪纹,荒陬草野久蒙尘。
   东坡醉盏琼浆洗,诗叹补天功过身。
   苏轼多次细观其盆石后,又作《雪浪石盆铭》。后人镌刻于盆唇之上,环盆唇一周五十六个字没有间隔停顿符号,全凭赏者悟其意断其节。
   尽水之变蜀两孙与不传者归九原异哉驳石雪浪翻石钟乃由此李存玉井芙蓉丈把盆伏刘飞空漱气根东坡作铭岂多言四月辛酉绍圣元
   铭文为七言句,这里所说的两孙,指唐朝的孙位和宋代的孙知微,他们都是当时擅长画山画水的大家。将雪浪石和两位画家的山水画媲美,可见苏轼对偶得之石喜爱仰慕之极。一首脍炙人口的盆铭入境入画。凝于笔端的是天体宇宙,星际划落,故国山水,万壑交流;跃然纸上的是天公造物,人文化成;融入了人文精髓情感的是那些“千峰右卷”,千姿百态。诗人特有的匠心独具、洒脱清新的风格,热爱自然、眷恋本土的情愫,超越时空、由此及彼的想象力,寄情于潜移默化之中、出奇于物形之外的思维技巧,彰显得淋漓尽致。
   闲暇之余,苏轼常凝思静坐“雪浪石”旁,酌酒击水的当儿,细品其纹理走脉,更觉浅处似高峡落细水,石泉涌涓流;深处似银河亘夜空,繁星伴弯月,依稀可见,惟妙惟肖。没有想到这小小的驳石竟然呈现出大自然千变万化的形态,深藏着世间万象。于是他挥毫泼墨写下了气势非凡的《雪浪石》诗:
   太行西来万马屯,势与岱岳争雄尊。
   飞狐上党天下脊,半掩落日先黄昏。
   削成山东而百郡,气压代北三家村。
   千峰右卷矗牙帐,崩崖凿断开土门。
   朅来城下做飞石,一炮惊落天娇魂。
   承平百年烽燧冷,此物僵卧枯榆根。
   画师争摹雪浪势,天工不见雷斧痕。
   离堆四面绕江水,坐无蜀士谁与论。
   老翁儿戏作飞雨,把酒坐看珠跳盆。
   此身自环孰非梦,故国山水聊心存。
   写完后苏公把诗作遍寄苏辙、秦观、张耒、晁补之、道潜等人,以求和诗,又刻于石碑之上,还刻出奇石形状,真是天真烂漫无以复加,诗人现实主义思想和浪漫情怀昭显得真切明晰。
   此诗前四句是苏轼前一天游涞源太行山飞狐口,有感而发。
   在小小的雪浪盆石旁,苏公借助天生的丰富想象力,似乎看到了群峰争雄傲苍穹的气势,飞狐山脊拔天起的峭立,江堰环水珠跳盆的秀美,天公造物不见痕的神奇。看着看着,一种忧国忧民的情绪浮荡在苏公心间,河山虽好,但阴霾弥罩,危机四起。自己不能在皇上身边运筹大事,却在这里思念故土怀想亲人,在“谁与论”的孤寂和无奈中独自赏玩。那种“国恩未报”、“少效愚忠”的情绪便油然而生。
   一个在与民“同其苦乐”的生活中成长起来的诗词大家,一个睿智善政的好官,在遭诋毁贬谪之际,有这种情绪是自然而然的,但是他在大作的字里行间没有低调沉迷,没有怨恼记恨,而有的是“指物做诗立就”的雅兴和才气,有的是融江河湖海的胸怀和气度,这是难能可贵的。
   这真是:“梦漫田野步,雪玉展天光。天聚川江海,心汇船帆浆。”
   雪浪石诗及盆铭,古往今来深受人们喜爱。乾隆皇帝在下江南的时候多次驻跸定州,十余次步此韵题诗并立碑刻,现保存于定州文庙内。毛泽东主席来定州视察时也曾慕名到雪浪斋观石评诗。
   雪浪石在苏轼再次遭贬英州后,渐渐湮没。1580年原盆才为真定令郭衢阶至定州时发现,原石也于公元1587年为知州唐祥兴发现,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定州牧韩逢庥将盆与石移到众春园,并建后雪浪斋,保存至今。
   有诗赞曰:“飞阁廊下雪皑皑,浪花千层玉芩苔。无风吹梨花千朵,有情月寒玉人来。”
   “江山代有才人出”,“江山也要伟人扶”。是啊!正是苏东坡出知定州,才成全了定州重难边郡这方热土,才给这里的一草一木注入了灵气,让这片土地平添了人文色彩。愿此石永存,来见证历史对好官的深情褒扬。

共 212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苏轼常凝思静坐“雪浪石”旁,酌酒击水的当儿,细品其纹理走脉,更觉浅处似高峡落细水,石泉涌涓流;深处似银河亘夜空,繁星伴弯月,依稀可见,惟妙惟肖。没有想到这小小的驳石竟然呈现出大自然千变万化的形态,深藏着世间万象。于是他挥毫泼墨写下了气势非凡的《雪浪石》诗:太行西来万马屯,势与岱岳争雄尊。飞狐上党天下脊,半掩落日先黄昏。......散文很朴实,文笔很厚重,意境很清新,介绍了一代文人苏东坡的经历和才华。推出共赏!谢谢支持!【编辑 黄金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白狐        2017-12-22 13:10:18
  拜读老师佳作,了解了苏东坡与雪浪石的故事,问好冬安!
2 楼        文友:类猿人911        2017-12-22 13:26:23
  大家都喜欢苏东坡,在于他的脾性在于他的才气也在于他的乐天。远近把苏轼的《雪浪石》呈现给读者,我以为苏轼是在写自己,畅快淋漓,不可一世!喜欢这篇文字。拜读,赞!祝远近冬至快乐!
回复2 楼        文友:文涯        2017-12-24 10:17:14
  ????
3 楼        文友:类猿人911        2017-12-24 14:14:00
  不好意思,文涯,我把名字打错了,错成远近了。问好朋友!
回复3 楼        文友:文涯        2017-12-25 11:19:25
  没有关系,谢谢您,我知道您评论的是文字。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