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有奖金”征文】郝长青诗词四首(古韵)
一、七古--赠玉州老师
忽聆师尊放豪音,
感慨至极五内欣。
只有心程财富有,
方能喉管发真频。
凌云壮志青春谱,
商海沉浮凯歌吟。
为人师表爱弟子,
古稀情挚感学人。
王玉州老师,在六十年代曾是我的中学老师,其间任后勤主任。一晃儿,与师已经五十余年未见面了。今年初,我入蒙古中学老三届建立微信群,才知道老师也在群里,随即对老师予以问候,并与老师谈心。近日,老师唱《我们这一辈》,把这首歌的沧桑感甚至些许苍凉感当然更多的是豪迈感幸福感及至尝尽人生苦辣酸甜咸的五味杂陈感都唱得让我们感慨万端哪!为此,我当即做首《七古》赠老师以表祝福!
二、满庭芳--赠蒙和兄
瑞霭吉祥,
兄生宝地,
少年聪慧德奇。
苦学籍典,
为展翅奠基。
曾遇横生坎坷,
强毅志,
红心无敌。
天行健,
自强君子,
为事业积基。
功勋多建树,
民宗教育,
百姓权益。
智德助职能,
紧握红旗。
特奉情于社会,
重儒道,
尊师不移。
同学会,
炽情扬溢,
把酒泪徐徐。
注:蒙和,是我的上年级同学,在校德智体全面发展;参加工作从教育始后机关,多年服务于民族宗教事业,建功立勋,在黑龙江省绥化市民宗局局长岗位上退休。蒙和学长为人好,关心师长同学。入蒙中老三届微信群以来,那种暖娓娓道来“嘘寒问暖”的情感交流让人感动。在今年春季与其虽远离千里“把酒话桑麻”后萌生了给蒙哥写首词的欲望,故填词《满庭芳》以赠。虽填词的水平欠佳,为了表达弟兄情还是发了。今投稿于人民网--强国博客,作了些许修改。
三、满庭芳--赞尚书
本是军人,建功立业,铁血长城中坚。
文坛新业,浓墨绘江山。
广育春光种子,洒心血,秋获丰鲜。
交文友,五湖四海,遍足迹涯天。
中国作家网,奇花怒放,异彩开颜。
众笔者欢欢,歌舞翩翩。
肺腑言谈挚谢,嫁衣美、谁更欣然?
金樽举,深情意笃,美酒祝福安!
尚书,为散文作家、诗人施秀华的笔名。原为武警,曾任《黑龙江武警报》文艺副刊编辑;现任大庆市萨尔图区作家协会主席,兼任中国作家网编辑等多职务。代表作《来自边防线上的诗情》《情感的声音》《雪雕的翅膀》,著作出版的有《点亮心灯》《别相信永恒》。我是去年偶然在网上认识的,并联了微信。通过微信对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一年多来,我看到通过尚书编辑的诗词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每天都在微信的朋友圈上出现,有时候每天十几篇;另外,看到尚书先生几乎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在天南海北地外出,与异地的作者读者紧密联系,建立很好编者作者关系,看到那些一幅幅照片所体现的鱼水似的欢快喜悦场面,作为我深受感动。为此,在二〇一七年就要结束二〇一八年即将光临的时节,我即兴填词《满庭芳》一首以为祝福。
四、七古--赠秉家
每每清晨读华章,
胜吟美液如暖阳。
弟沐北疆净心雪,
兄浴东海红旭光。
万里冰心晶莹意,
吾擎玉壶敬琼浆。
秉家,姓氏为韩,是我在蒙古中学八十年代期间的同事,是好弟。其为内蒙古大学毕业后在蒙中工作,几年后即升职为副校长,但秉家不为仕禄所“羁”,毅然决然地辞职到大庆市区办学校,为解决农民工子弟的入学做出了奉献。秉家是个有思想的教育工作者。在今年联系上微信接触后,他几乎每天都要写首或诗或词给我,字里行间有志同道合的情感表达,使我很受感动。有时受激情感染,也和之。但其的诗词我都珍藏以欣赏。今把前几天赠其的诗抄录上,投稿于人民网--强国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