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军警】 反击“右倾翻案风”(散文)

编辑推荐 【军警】 反击“右倾翻案风”(散文) ——军旅轶事(十四)


作者:王志江 童生,932.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393发表时间:2017-12-23 17:03:16

【军警】  反击“右倾翻案风”(散文) 1975年周恩来总理病重住院,小平同志全面主持国务院工作,在人们思想严重混乱,国民经济频临崩溃边缘的情况下,邓小平同志摈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大刀阔斧、力挽狂澜,先后在铁路、教育、工业、农业、军队等领域进行整顿,国民经济形势明显好转,正当人们满怀信心的期待共和国第二个春天时,邓公再次被打倒,并在全党、全军、全国范围内被冠以“右倾翻案风”加以批判。人们的思想再次进入迷茫、混沌甚至狂躁的状态。
   记得那年深秋的一天上午,我们带着小马扎整齐的集合后,被带到大同内燃机厂(团部驻地)门前广场,与司政后机关和后勤分队回合。集合点前面悬挂着一条大横幅,写着:坚决反击右倾翻案风大会。
   团首长在前排简易主席台就坐后,大会就正式开始了。首先由团政治处主任宣读了上级关于坚决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文件,文件大概的意思是党内当权的走资派重新工作后,不执行毛主席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路线,否定阶级斗争为纲,大刮资产阶级翻案风,妄图在中国复辟资本主义。我们工农兵必须旗帜鲜明的和他做斗争。听到这些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很多人低头无语,尤其是主席台上的几位老首长,表情十分肃穆。会场气氛一度冷却到了极点。
   邓小平同志重新工作后,一心为公,拨乱反正,效果明显,成绩斐然,深得民心、党心和军心,怎么能说他在翻案,搞资本主义复辟呢?大家心里都乱成了麻,结成了结。文件中虽然没有直接点邓小平的名字,但很明显这势头就是冲着对着他来的。大会做了部署,要求各单位立即停止军事训练,集中时间和精力开展好反击右倾分翻案风活动。
   散会后,各单位对上级的活动安排都显有抵触,连队活动照常。但为了应付上级,连队也不得不做了一些部署。清楚记得,连队指导员组织我们几个骨干,首先对俱乐部进行了布置,更换了宣传栏内容,在连部驻地显要位置处都张贴上了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标语,还让我们从报纸上抄写了一些内容算作心得体会。怕训练被上级工作组发现,连长让炊事班等后勤人员集中学习应付,其他技术分队则由在操场训练改为到野外训练。表面看反击右倾翻案风活动轰轰烈烈,其实都是作表面文章和放空炮。
   但这次活动中发生的一件事情,却照实令我纠结了大半辈子。大同市要召开一次万人参加的反击右倾翻案风大会,会上要有工农兵代表发言。而这军队的代表上级就偏偏让我们连队派出。连长和指导员经过认真考虑,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竟把这“光荣任务”交给了我。作为一个刚入伍不久的新兵,我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并不是很高,也没有参加大型活动的临场经验,一想到要作为军队唯一代表在万人大会上发言,我的心十分紧张又忐忑不安。
   指导员发现后对我进行了耐心疏导并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让我提高认识,要感到骄傲和自豪,增强自信心。二是让我精心准备,熟悉好发言稿和发言的语速语调。三是要有良好的士气和仪表,要体现出军人的阳刚之气和威武精神。发言稿是由团政治处写好的,在指导员的调教下,我做了认真的准备。
   记得那次大会是在大同市一个露天影剧场开的,那里可容纳两万多人。开会这天,我被提前安排到主席台的后台,会务主持人详细了解了我们发言人的单位和姓名,并提出了一些要求。我是第三个发言者,那天穿了一身笔挺的军装,扎着腰带,非常精神。站在发言席上,目睹台下黑压压的一片人海,想着指导员的嘱咐,我没有丝毫的紧张,以饱满的激情和洪亮的声音,几近完美的完成了发言任务,赢得了会场上下一片掌声。
   40年过去了,我还清楚的记得那次大会的情景。但我敢肯定,在那次大会上我只不过是作为驻大同市数万军人的代表,走了一次秀,具体大会的精神,发言的内容,就像秋风席卷落叶,早就没了踪影。
  
  
   校外辅员
   ----军旅轶事(十五)
   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解放军学全国人民,这是七十年代响彻全国的口号。那时军政、军民关系十分融洽,军人在全国人民中享有很高威望和信誉,一度被称为时代最可爱的人。
   我们所在高炮部队因“9.13”事件,71年10月从唐山移防到张家口、大同、集宁等地,部队没有营房,都临时住在工厂和农村。我们指挥连就住在大同棉织厂里。纺织厂里百分之九十都是年轻女工,我们同住一个院落,同喝一道自来水,彼此互相尊敬,互相支持,每到节假日厂里都组织女工为我们清洗衣服或拆洗被褥,我们也会把工厂打扫的干干净净,大型节日军民还要共同联欢共度佳节,真可谓军民鱼水情,军民一家亲!
   记忆最深的是,当时很多学校都到部队聘请优秀的班长或士兵做校外辅导员。大同市第三十四小学,是一所治学非常严谨的优秀学校,到老连队不久,我就被连队推荐为该小学的校外辅导员。通过看雷锋的故事,得知雷锋就是一名优秀的校外辅导员,自己感到非常自豪。该校辅导员共三人,组长是我们连队标图班的老班长张连国,组员由总机班的甄新宪和我组成。张班长七一年入伍,思想、作风、技术三过硬,是连队有名的尖子班长。张班长课外知识也十分丰富,一本雷锋的故事,几乎能倒背如流,好多英雄的事迹他都能信口说来。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每到周六都会穿着整齐的军装,早早来到学校,同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欢乐,一起活动。
   我们的活动内容一是对学生进行军训,主要是队列,二是为师生讲革命传统和故事,三是同学校师生一起做娱乐活动。重在培养小学生的革命意志和顽强的作风。每每想到我们带着红领巾,和师生们手挽着手一起唱歌、一起拔河、一起做游戏的情景时,那份如火般的青春,就会腾然而起,革命人永远是青春的歌曲就会在自然而然的吟唱在我的嗓子里。
   仅仅半年的时间,我们就和师生们结成了纯洁的友情,每到周六,小学生们都会想像小燕子一样,盼着我们辅导员的到来,一进学校的大门,孩子们就会蜂拥而至,把我们簇拥到教室,那份感觉太美妙了,大家说说笑笑,欢欢闹闹,几乎我们也成了“小孩子王”!
   由于部队移防张家口市下花园的缘故,做辅导员的日子半年就结束了,最后一次去学校告别时,校长的眼里闪烁着泪花,久久握住老班长的手不放,我们和师生们相拥而泣,难舍难分,师生们一直把我们送到离开校门好远好远处。时间飞逝,40多年过去了,那段历史我还记录着,那条辅导员的红领巾我还珍藏着!近日在战友的微信群里,看到了我久别的老班长张连国,这段珍贵的历史再次辉映脑海,再次记录笔端。
  
  
  

共 257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特殊的年代,造就特殊的人才。那时人们的思想多数都是跟着感觉走,那么作为新兵战士,当然是听从党的召唤,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年轻的新兵战士,在那个场合能代表军队发言,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想想看,多神气啊。而且发言的情绪特别高涨。部队领导看好的战士,那就是优秀的,王老师你是最棒的。能当上校外辅导员更是值得可喜可贺,且小学生也最喜欢解放军了,培养小学生的革命意志和顽强的作风,是辅导员老师的主要任务。当解放军辅导员的王老师和孩子们在一起,仿佛也回到了童年时代,多幸福和自豪啊。两篇小文,均出自作者对那个特殊年代的怀念,对自己从军生活的回味。真真切切,实实在在,感染着读者。赏读推荐!感谢赐稿!问好!祝福!【编辑:林雨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林雨荷        2017-12-23 17:04:02
  两篇小文,均出自作者对那个特殊年代的怀念,对自己从军生活的回味。真真切切,实实在在,感染着读者。赏读推荐!感谢赐稿!问好!祝福!
林雨荷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