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强项令办学
汉光武帝刘秀制定国策“以孝治天下”,下旨各县,处处办学堂,全民诵《孝经》。当时,强项令董宣在怀县当县令,一接到圣旨,就立即发布公文,限令各个村庄三个月内务必办起学堂。
三个月过去了,董宣下乡验收,只见村村庙宇不少,香烟缭绕,拜神烧香的农民成群结队,络绎不绝。人们对办学堂、念《孝经》一事却无人提及,置若罔闻。董宣对此伤透了脑筋,经过昼思夜想,他终于有了妙计。
董宣经过精心准备之后,在县衙内召开了全县各村村正和士绅会议。在会上,他向大家讲道:“前夜孔圣人显灵托梦,大发怨言,说是自大汉开国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敬之为圣人;然则徒有虚名,在庙中没有位置,至今未有安身之地。他老人家已给能显灵的庙宇托梦,要求安置牌位;否则,将降灾于此村。”众人听了,议论纷纷,认为言之有理,简单易行,为了免灾祈福,遂一致决议,在各个庙宇中增添孔圣人牌位,违犯者严惩不贷。
过了几天,董宣遍访全县各个庙宇,看到哪个庙里新添了孔圣人牌位,就大夸此庙能够显灵。若是看到哪个庙里还没有孔圣人牌位,就直说此庙不能显灵,留之无益,应该立即拆除。
十天过后,董宣又在县衙里召开了各村村正和士绅会议。在会上,他首先表彰了庙宇能够显灵的村庄。接着宣布了不能显灵的庙宇,限期强行拆除,并按照上次会议决议,对所在地的村正和士绅各打了五十大板。然后,董宣向众人讲道:“昨夜孔圣人又托梦显灵,说他与众神杂居,不得安静,要求独居一室,盖座文庙,两个月内务必完工。逾期不完,定降大灾。”众人听了,不敢再有异言,都唯唯诺诺,争先恐后表示诚心,坚决按期完工。如若逾期,甘受任何惩罚。
两个月后,全县各个村庄都有了文庙。有的文庙是集资新建,富丽堂皇。有的文庙是由原先庙宇改建,以应付县府验收。董宣又召开了同样的会议,在会上对所有建了文庙的村庄进行了隆重的表彰和奖励,并盛宴款待了这些村正和士绅。在大家酒足饭饱之际,董宣站起来向大家宣布:“昨夜孔圣人显灵托梦,他老人家耐不得寂寞,要重操旧业,教人读书,替当今圣上宣传《孝经》。为此,县府下令,全县各村,下至儿童,上至老翁,都必须进文庙就学。儿童白天学,成人晚上听,每座文庙配备文人代圣人传话,充当先生。”众人皆振臂高呼:“愿遵钧命!”
会议之后,各村就这样都办起了学堂,诵读《孝经》之声遍及全县。董宣乐得哈哈大笑,他命令在各个文庙门上都写上这样一首诗:
“人人都是父母养,含辛茹苦恩情长,
跪到神前去烧香,不如回家敬爹娘。”
老百姓看了这首诗,都觉得董宣讲得很有道理。从此以后,读《孝经》的人多了,烧香拜神的人少了,学堂办得越来越好,忠孝之风在怀县日益兴盛,孝敬老人成了当时怀县最强大的社会时尚,董宣“三显灵办学”的故事也因此越传越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