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灵】冬至偶想(随笔)
呵呵!时光如梭转眼百年,日子过得可真快呀——須臾之间可就又是冬至了,我们老家那边称之为大冬。
相传,远古帝尧的时候,曾命羲氏、和氏兄弟,推算日月星辰,而定岁时节气。到了周朝已有冬节,君王要在冬至日举行祭天的。至汉以后,每年冬至,都有举行祭天、祀神、拜祖、贺冬等行事。到了唐宋两代,祭礼更加隆重,各地都依例举行盛大的行事,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俗语。到明、清,冬至那天,各家要做汤圆,祀神祭祖,而后一家团圆,围吃汤圆,叫做「添岁」,所以民间习俗,冬至这天吃了汤圆,就长了一岁了。
冬至那天,天还未亮,妇女们就起来生火煮汤圆,先敬天祭祖,再合家围吃汤圆。所以冬至吃汤圆,以示太阳(阳光)逐渐回来,也代表着人们向往团圆的美好愿景,现代人更喜欢把它当成圆满的象征。冬至的前一天,民间称为小冬。小冬也好,大冬也罢,总之是深冬了!冬来之,春天还会远吗?——冬至、小大寒后便是立春,新的一年2018就又展现在眼前了!
大冬冬至,民间有“大冬大似年,家家吃汤圆”之说。但我小时侯老家大芦村里很穷,别说吃汤圆就连汤圆是个啥玩艺儿也没听说过。现在过年都给孩子压岁钱,我小时候从来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后来问大人何故?答曰:那时穷啦不兴啦!
大冬吃汤圆据说是这个”圆”意味着团圆美满,象征着全家团圆,家庭和谐、吉祥,一切讨个吉利。呵呵!我从小到大的冬至从来也沒吃过什么汤圆,却也不计较什么团圆不团圆、吉利不吉利、和谐不和谐的事儿,也就这么一天天风风雨雨、跌跌撞撞,象野草一样生长,糊里糊涂度过了一个花甲。回望一个多轮回的风雨历程,有缘而来无缘而去,实际上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只做两件事:生和死。第一件事已经完成,第二件事还着急吗?我们每个人只是时间的过客,终究会与这一切的一切永别,因此不要伤害周围的一切。眼前的好好珍惜,过去的坦然面对,该来的欣然接受。缘聚缘散自有其故,福来祸往各有因缘——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安闲自在,活在当下!
小时只记得过了冬至开始数九: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冻,八九燕归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过了九个“九”,冬天要结束,春天也就不会远了。那时的冬天,没有火炉只有片刻的柴烧火炕,更没听说过什么空调暖气。但我们始终耐得住寒冷的孤寂,我们期待着温暖灿灿的春天!
转眼又是新的一年。对于蓬勃向上、快速发展的中国来说,时间总是走得太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在这飞逝的光阴中,也留下了奋斗者深深的印记。眺望新年的第一缕曙光,“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让我们携手并肩,造就共同的未来、你我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