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有奖金”征文】招聘启事(小说)
一
吃完了免费午餐,揉了揉圆鼓鼓的肚皮,老编小编一应四人被叫到了总编室,开始一周一次的现场作品编、写、评对话。
“这次的现场作品编辑对话的出发目的,着重在扶持新人。发掘新秀历来就是我们社的一条宗旨,下面我就讲讲培养文坛新人的重要性。首先……”
“总编,您是否可以避重就轻地直接进行开评程序呢?”年轻有为的编辑田亮小心翼翼地提出一个合理化建议,这个合理化建议立刻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
“既然这样,那这个重要性就放在下周集中起来讲吧。”总编很大度。
大家鼓掌一致通过。
“我们今天现场要评的是社长亲自推荐的一篇一位新人的处女作,属于论述性型的,但却是真实的故事,本期就要刊登,希望大家一定要认真地站在各自担当的角色立场上进行点评,不可敷衍了事!”
“保证不敷衍!”年长些的刘安福编辑带头表示拥护,大家也都跟着“嗯嗯”附和着。
“今天还是由我读稿,小编田亮做临场责编,老编刘安福为临场作者,张健这位不老不小的中编就暂做临场评论员吧,老周就掌管临场调和及审核,这也是社长亲自安排的。”总编做了部署,大伙均表示无异议。
“那我就开始读稿,责编可以随时进行按评,评语一定要用带有鼓励性、赞誉性的语言,不得打击埋汰。作者也可以应对按评予以回应,提出自己的意见,做好编写之间的互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提高我们编辑的质量。注意,发言时请先举手!”总编喝了一口冰镇水,朗朗有声地读起作品来:“这篇论述文的题目是:招聘启事……”
二
关于期刊社招聘编辑助理的信息刚一发出,社办主任办公桌上的褐色电话机就滴铃铃地响了起来。
“喂!”社办主任用十分亲切温和的语气发出了一声问候:“您好,我这里是期刊杂志社社务办公室。”
根据社长强调再三,接待应聘人员必须满腔热枕、言语细心、认真耐心,展现出本社的大家风度和以人为本的优良传统,社办主任作为指定的接询主管,自然要拿出应有的风度来,交谈的话语自然饱含艺术性了。
“老师您好,打扰您了!”对方的声音很甜美,像百灵鸟在歌唱,“老师,您那现在正招聘编辑助理是吗?”
“是的,您是想应聘吗?”社办主任保持着音调的不升不降。
“嗯,我想报名应聘,老师您看行吗?”对方的语气十分中肯。
“行,您能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吗?”
“我姓林,双木的林。”对方受到了鼓舞,士气很高。
“噢,是小林啊?”社办主任的口音里都是笑。
“老师您认识我啊?”惊诧中带点无上荣幸。
“暂时不认识,麻烦您请继续介绍!”
“我的名字叫林青霞。”对方欢快地说道。
“啊?您是林青霞啊?那您何时从香港来啊?”
“我不是香港的林青霞,老师,我是当地的林青霞!”对方急忙解释道。
“哦,您是当地的林青霞喔!您的简介说完了吗?如没有,请继续!”
“那我继续吧,我是一名女性。”
“已经听出来了,您的确是。”
“我的家庭住址在食府巷16号,我学的是新闻传播。”
“不错的专业,做记者蛮可以的!”社办主任拿起一本当期杂志翻阅了起来。
“老师,您看我的条件符合吗?”
“您这条件,我听来好像没什么问题。”
“老师,您感觉我能应聘编辑助理吗?”
“当然可以啊!”社办主任的口气很坚定。
“那我什么时候可以去呢?”
“随时来都可以,很简单的,只要笔试面试合格就行!”
“太感谢老师了,我下午就过去应聘!”
“好啊,您来了就到社人力资源部报名吧!”
“谢谢老师!谢谢老师!”对方十分感激。
“哈哈,不敢这么连连致谢哦,会让我谢顶的!”
……
三
“你举手是要发言吗?”总编看着打断他朗诵的临场责编田亮问道。
“作品的前半部分是说一段应聘人的咨询与回复的对话,顺序循进抒写,语言欢快,且很简练,只是……”临场责编田亮说道。
“只是什么?”临场审核老周问道。
“只是文字里太过调侃了,条理似乎不够严谨,有点平铺直叙,与学术好像没啥大关系。”临场责编田亮轻声说道。
“论述文不就是要求语言有艺术性吗?怎么能叫作调侃,怎么能说是文字不够严谨呢?”临场作者刘安福提出了不满意的看法,“这篇作品直入主题,意境很不错啊!”
“文学作品是注重其艺术性,但我们这里是学术,不能落入俗套啊!”临时责编田亮嘟囔着。
“艺术性和学术性相结合,这叫俗套?”临场作者刘安福表示了强烈不满。
“二位暂且莫争,由评论员跟评一下!”临时审核老周提议道。
“这篇作品的标题是‘招聘启事’,现在才是刚刚开篇,谈论什么话题都为时尚早,我们不妨等作品稍有眉目再做评论如何?”临场评论员不紧不慢地说道。
这个提议属于中庸之道,大伙都没意见。
总编对第一波的编、写、论做了个简要小结:“编者按是什么呢?表明编者对作品的态度和持有的意见,对作品中的要点予以提示,负责任的编辑还会对作品的背景做一补充甚或借题发挥,其实就是强调重点、表明态度。作者都会视自己的作品像亲生宝贝似的,作为编辑就要提出带有鼓励性的意见。我接着开始,大家仍然可以中途辩论!”
总编喝了一口茶,清了清嗓子,继续念了起来……
四
与此同时,社办主任和应聘人员在电话里的交谈正在继续着。
“老师,那我去都要带什么资料呢?”对方追问了一句。
“您有读过大学的学历证什么的吗?只要是学校发的就管用!”
“这个有,我还有英语6级证书呢!”
“您说的好像是外语吧?”
“是的,老师,是非专业的英语六级。”
“喔,那你有出版编辑资格证书吗?”
“没有,老师,必须具备吗?”对方口气有点气馁了。
“没有特别要求,对刚毕业的学生放宽。”社办主任给对方充气。
“老师,那还有什么要求吗?”对方担心地问。
“没了,就是您必须本科学历,年龄嘛,要求是三十岁以下,想必你已经达到了要求,男女当然不限制了。最基础的要求呢,就是能熟练使用Word、Photoshop、PDF、Excel等办公软件,还有就是您的写作文笔能够流畅点那可就最好了。”
“老师,这些都没问题,我上学期间还发表过几篇作品呢!”对方快乐起来。
“噢,厉害了您,是长篇大块那样的吗?”
“那不是。”对方笑了,“我哪有那水平,就是小豆腐块散文什么的。”
“秤砣虽小压千斤啊!”
“老师的言谈很有艺术感哦!”对方赞扬起社办主任来。
“我感觉没什么了,您就先做个简单准备吧!”
“老师,我去是不是还要带上身份证、户口本、照片,还有什么证明一系列的?”对方咨询得很是仔细。
“您说的这些一样都不能少,都要提交。”社办主任回答得也是十分肯定。
“那就谢谢老师了,我这就准备。”对方很是欢快。
“好的,记着把家里的情况,比如父母的情况也写一下,简历存档时要用的。”社办主任最后很尽心地做了个提示。
……
五
总编室里继续着激烈的点评。
“你是在举手吗?”总编的余光里看到临场责编田亮似乎在摇手。
“是,总编!”临场责编田亮响亮地回答。
“那你就说一下吧。”总编予以批准。
“作品的这一段与上一段都是在做应聘的咨询和对咨询的回复,言语流畅,也的确有艺术感,通过语言的对白刻画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情节有血有肉,一个新人能写出如此作品实乃令人惊叹,只不过……”
“又只不过了,你都全盘赞同了,还只不过什么啊?”临场作者刘安福撇撇嘴,不屑地看了一眼临场责编田亮,“你嫩得很呢!”
“这漫长的对话过程多少有些絮叨,应做些文字压缩,以免累赘!”
“这叫累赘?你懂不懂是么叫文学啊?懂不懂什么是文字元素啊?那你的名字田亮的拼音字母TIANLIANG就有九个,压缩一下,就叫TL可以吗?”
“您这是什么话?作品怎么能与名字相关联呢?”临场责编田亮不乐意了。
“你的意思把这段对话抹掉?那还叫电话咨询吗?”
“我只是说,学术刊物的要求是文字就简不就繁,言简意赅,为下文铺垫一下即可。”
“要是没下文呢?”
“要是没下文?那可能吗?”
“作为作者的我要是不写下文呢?”
“您这不是在抬杠吗?哪有您这样无理的作者?”
“好了好了二位,下面评论员进行评论!”临场审核老周劝和道。
“这一段呢,与上一段紧密衔接,将应聘咨询过程系统化,很有品读的味道,其中的幽默感会让读者兴趣增高,和一般传统的写法不一样,很有创意。当然了,把文字再精细化一些,往学术上靠一靠,作品就更完美了。”
“我只是个意见罢了,作者不同意,就由作者去吧!”田亮摇摇头说。
总编对第二波的编、写、论又做了个简要小结:“这一节里,通过编写双方的意见交流,突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作品的可读性。所谓可读性,是指文章的内容能够吸引人的程度,也就是所具有的阅读和欣赏的价值有多少。从评论员的中肯评语上来看,这一节尚有可读性,只需要学术性一下。接下来,我们继续下一节……”
六
社办主任刚放下电话,对方又打来了,他赶紧拿起了电话。
“可我爸妈不让我打着他们的旗号,让我自己凭本事吃饭。”对方有点为难了。
“您爸妈的工作很神秘吗?”
“也没什么神秘的。”
“喔,牵扯军事秘密吗?如是,您的应聘事宜我就无权过问了,其实,我现在也只是解答个皮毛而已。”
“也非军事秘密,只是我的爸爸在市政府就职。”
“林志忠市长是你的父亲?”社办主任抿了一口淡淡的茶茗,眼睛依然在杂志上遛着弯,他就有这功能,边看书边处理工作两不误。
“嗯,所以啊,父母这一栏怎么填呢?”对方发起了愁。
社办主任放下了杂志,端正了一下屁股,十分客气地说:“特殊情况,可以不填。您电话里所提交的简历,我看没问题。这样吧,我这就向社长汇报一下,您下午两点等我电话,好吗?”
“太好了,老师,我把电话号码留给您,下午等您的信息!”对方话语很是激动。
下午,林青霞准时地接到了社办主任打来的电话:“请您现在就来社里,直接到社长办公室,您的应聘之事社长批了,特事特办!”
……
七
总编室里的点评还在继续着。
“你又在举手吗?”总编通过眼睛的余光看到临场责编田亮又在晃荡着手臂,便停下来问道。
“我没法做编按了!”临场责编田亮要求退场了。
“你这是为什么?”总编十分不解地问。
“您不是说这是个真实故事吗?”
“是啊,这的确是个真实故事啊!”
“这个临场责编我是没这个水平也没这个胆量再涉水了!”
“什么意思?”临场审核老周有些奇怪地问临场责编田亮。
“因为这个编按只能由社长亲自来写了,我没权利把学术性的刊物变成文学性的刊物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