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青春】我和母亲与时俱进(随笔)
台风来袭,温度一夜骤降,人们开始穿上了秋裤。我行走在交通中心的走廊上,观看形形色色晚归的人,数数还有多少人穿着短袖、拖鞋。
“请问,这里有时装专卖店吗?”听着标准的普通话,抬头看眼前的人儿时尚、知性,我一下子有了好感,立马一改往日的警惕,用普通话热心地回答:“此处只有几家时装专卖店,超市有一些普通的服装销售专柜,式样不时髦,但保暖。”她笑了,连说:“谢谢!”她还说自己是来学习的,只是顺便问问。与她闲聊几句,我开心地离开了,为自己有机会练习普通话而高兴。
第二天,气温仍然很低,我没有拔掉空调和电风扇的插座,怕台风过后,又艳阳高照,气温重攀三十多度,夜晚还得开空调、电扇降温。在清理衣物时,突然想起自己在超市买的打折的夏天套装,决定把那单裙剪短送给母亲,我穿着腰身有点儿大。我在花儿的芬芳中走过白色栅栏,去小缝纫店修改单裙。下午到了母亲那儿,把单裙给她,并告诉她遇到那个陌生女子问话的事儿,母亲立马紧张地告诫我,以后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两天后,我走在交通中心售票处附近,看着青葱树叶上挂着水珠,独自一人嘀咕,昨晚下雨了?突然,一位女士用北方口音问我:“请问这里有卖时装的大商场吗?”我看了她一眼,立马想起前天那位女士的问话,稍作迟疑,就回复:“没有,只有几家时装专卖店。”她“哦”了一声,就向园林方向走去。我此刻满脑子想着她的问话,与前天遇到的女士如出一辙,她们是作市场调查的?是一些大商场派来的?
没来得及细想出答案,突然手机响了,一看那陌生号码,我礼貌地接听了,不过和往日接的陌生电话一样,是问要贷款吗?我即刻挂掉了。不到几分钟,又来电话了,我依然礼貌地询问是谁。对方问房子要出售或租赁吗?我说自己住,对方说:“谢谢!”
现在见到陌生号码,能耐心接听,一是因为受到儿子的严肃批评,他说我一见到陌生号码就如临大敌,这样小心犯得着吗?我想想也对,隔空接听,遇到骗子不上钩就行了,没必要草木皆兵。二是昔日好几个几十年没见面的同学打我的电话,我从不接听,以至于错过了好几次联系的机会,他们后来严重抗议,说必须接陌生号码的电话。
听着他们振振有词的辩论,我妥协了,从此见到来电话就接,听到银行贷款的话语就挂掉,听到中介问租房卖房的话语就说自己住。这样表现好,儿子似乎满意了,后来也没错过昔日同学的寻找,他们都说我从原始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了。
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现象,我能够收放自如地应对了,但我们对母亲作了严格要求,叮嘱她不要接陌生人的电话,不要听信陌生人邀请去领奖品等。母亲像个小孩一样点头,说她眼睛视力不好,若来电话了,听到不是熟悉的人的声音,就挂电话。我们竖起了大拇指,夸她警惕性高,值得表扬,母亲孩子似的笑了,立马说自己年轻时可机灵了。
记得微信刚刚兴起时,我开始像拒绝QQ一样拒绝建微信,儿子在一个中秋月圆之夜,拿着我的手机玩,我含泪听完歌曲《明月千里寄相思》,他竟然告诉我可以加微信好友了。我耍赖说,谁建微信谁就为我加好友,他一边笑我太落后,一边为我加了一个亲人为好友。那个好友孤独地躺在微信里月余,发的链接我从未打开过,因为我不会操作。有天黄昏,我独自徜徉在湖边,拿着手机把玩,试着打开那些陌生的红点(后来才知道有动态就是红色的提示),就陆陆续续加了一些亲戚和部分同学,因为好多申请加好友的时间已过期,我又反过来申请加他们为好友。当微信链接铺天盖地而来时,我已从不会操作的新手变为会发图片、链接的老手了,后来深陷其中,每天像皇帝批奏折一样一一浏览朋友圈的动态,点赞、评论,忙得不亦乐乎。我们沉迷于微信后,机不离手,每次过节去母亲那儿,成为低头族的我们让母亲很气恼,她念叨,来了都不要玩手机,大家都不说话,聚在一起有什么意思!儿子和他的表妹们看着手机,偶尔开口说几句话,会心一笑,又低头看手机。我们大人则看着链接或群里的信息,自娱自乐。母亲摇了摇头,说手机害死人呀,不能接陌生电话,只能低头玩微信。
时光如水,玩微信两年了,到了江南梅花盛开的季节,那里的人们穿得如臃肿的企鹅,岭南的人则穿着薄薄的外套,偶尔有要风度不要温度的小美女穿着迷你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我们正在为买年货而忙碌,一天,母亲打电话说有了新手机,要我儿子给她建个微信。儿子到了他外婆家,立马就开了手机包装,给他外婆建微信。我则把她的微信号发给她娘家的侄儿侄女,希望她多几个微信朋友。
母亲有了微信也不吵我们了,我每次去她那儿就是检查她的手机。某一天,我看到新朋友请求,打开一看,吓我一跳,对方竟然用我的真实姓名要求母亲加他为好友,幸好母亲不会操作,没有加他。我查了号码,是老家那边的,打电话过去,对方故意不接,我知道有蹊跷了,就用我的手机打,对方接听了,是个男士,他不承认请求加我母亲为好友,我说了几句不客气的话,立马删除了他。我提醒母亲,以后遇到陌生号码,一律不加好友,否则骗子会发信息骗她的钱财的。
母亲拥有微信三月有余,我再次去她那里,约她去公园踏青。我顺手拿起她的手机,一看她与好友的小窗,令人啼笑皆非,她把我和她的合影发到我昔日的一个小学男同学的小窗了,幸好他也是弟弟的朋友,否则有多尴尬呀。我给他小窗留言,说不好意思,我母亲玩手机,不小心发错地方了。他回复了,说就知道是我母亲操作错了。我如释重负,我可不想被误会了。
随着时光流逝,视力不太好的母亲还是不会操作分享微信链接、语音聊天,她每天都摸索着微信操作,只会看手机相册。她拍摄了很多照片,一样的镜头拍了几十张。我去了她那儿就给她删除掉,怕占了内存。她念叨她的手太粗糙了,只会干活,不会玩微信,我笑了,说以后慢慢教你。
到了秋天,台风再次来袭,风雨不断,温度终于降了下来。母亲在雨天不下楼,用粗糙的手在微信朋友圈一阵乱点,竟然把我的照片发朋友圈了。我第一个念头就是母亲的手机在别人手里,打电话问她,她果然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说没有发我的照片。我乐了,说表妹都给你点赞了。她笑了,说她刚才就玩了一下手机。我说祝贺你,会发朋友圈了。她高兴地说,下次来还教教我弄视频聊天。我应承着好,我知道她想与老家的朋友聊天了,在这接陌生电话色变的年代,就让她学会视频聊天,一解乡愁吧。
这个周末不去母亲那儿,给朗读邮箱投了一篇稿子,就觉得万事大吉了。走在街头,凉风阵阵,行人有穿着两件衣服的,有穿短袖的,我穿着中袖裙装,为不用带着纸巾擦汗而窃喜。在时装街溜达时,一位女士问我的中袖裙装在哪儿买的,我说买了两年了,是旧衣服了。她说真新、真美,看不出来。她搭讪着,我快速走向h&m品牌的专柜,我感觉太热情的人会有所企图,还是避开好。等她走远了,我才过马路来等车。
到了候车厅,发现等车的人真多,我拿了号子悠闲地坐着,年轻人都在低头看手机。我不时看看排的号子,以免错过。有意下午出来的,就为了尝尝挤车的滋味儿,体会生活找素材。突然看到微信朋友圈母亲给我微信封面的照片点赞了,打电话一问,她又玩手机了,当然,她依然不知道自己操作了啥。她说她给乌龟拍了照片,要我哪天去了她那儿把照片放到手机相册。我说知道了,我还教你视频聊天吧。母亲的朋友都在老家,舍不得花钱打电话,母亲打过去,手机都没有人接听,后来母亲才知道她们都是用微信语音聊天或视频聊天,母亲迫切想学会这些操作,好与老家的好友们聊天。
母亲有了微信,慢慢在进步,母亲现在会看朋友圈的动态了,我若去了外地,遇到当地发生自然灾害,她会第一时间打电话,知道我平安了,就又放心地下楼找邻居闲聊,要她们教她打开语音了。她还不时给我制造惊喜,我常表扬她。遇到天冷了或下雨了,她就在家看微信里的照片,我说微信也有其好处吧,她说是的。因为她识字不多,我放心地把自己写同题诗的草稿发到她的微信小窗,有时那儿成了我临时收藏链接的地方,有些不方便发朋友圈的而我又觉得有收藏意义的,我就会发到她的小窗,有时间了就阅读,我写作也要进步啊。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我和母亲都在与时俱进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