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有奖金”征文】山路弯弯(小说)
一
终于回来了。
她闭上眼睛把头着座背上,当年从这里满怀憧憬地走出去,以为这条弯弯曲曲的山路从此就不会出现在生命里,漂泊了十几年,寻找的爱情如昙花一现。当她懂得什么是生活、什么是真正的爱的时候,她开始怀念起了这条小路,怀念小路两旁茂密的山林,怀念小路连接的那个小山村……那里才是她栖息的地方,才是温馨的港湾。她羞愧悔恨,多少个夜晚,她梦回那里,醒来倍感惆怅,那个家已经不属于她了,那个家一定重新迎接了它的女主人。孤独的她拖着病体回到距离家乡最近城市,在这里可以闻到家乡的气息,每天看着大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她渴望着、期待着……
红色的出租车飞快地行驶着,已经看见了山脚下那个小山村的影子,她的心顿时慌乱了,淳朴的乡亲怎样看待我这样一个不守妇道的女子?此刻,旁边那双长满厚厚茧子的大手紧紧握住了她的手,她才稍微有了安全感。
“师傅停车吧!”刘娟叫住了司机,对身边的张成说:“这段路我想自己走。”
不等张成说话,她打开车门下了车,张成只好拿着大包小包走了下车,关心地说:“你身体吃的消吗?”
“我想走走这段路。”刘娟执拗地说。她出院的时候,张成就不赞成她回山里,担心她受不了村里人的奚落,刘娟凄然一笑,说:“你放心好了,无论村里人说什么我都会承受!”
拐过山角,走过那条曲曲弯弯的小路,熟悉的村落就出现在了眼前。村头的那棵高大的银杏树,树下的碾子,碾子旁边的几条石凳……情依旧,景依旧,清晰如昨。推开了门慢慢走进了院子,在夕阳下是院落是那么的宁静,那棵石榴树还在。结婚那年她从娘家带回一棵小苗栽在院里,母亲说石榴代表着红红火火,她希望女儿的生活像石榴花那样红火,像石榴果那样多子多福,可是她却没有像母亲祝愿的那样,她厌倦了山里的生活,她逃离了。离家的这些年,她以为他早已把树砍了,没想到它长得枝繁叶茂。看着熟悉的一切,她心里生出一股柔情……
屋里还是老样子,唯一的变化就是电视机旁边放着一张父女俩的合影,照片中的女孩身着白色衣裙,站在爸爸身后恬静地笑着。她拿起照片看着,心一阵绞痛,我的女儿长大了,女儿,在你最需要妈妈的时候,妈妈却狠心地抛弃了你,你恨妈妈吗?
她想起了那年那天的早晨,张成下地了,女儿还在熟睡,她收拾好了自己的衣物用品,亲了亲女儿的小脸,最后看了一眼这个家就头也不回地走了。十几年过去了,兜兜转转重回到家里,恍如梦中……
她呆呆地坐着,多么熟悉的场景,她坐着看着电视,张成在忙着做饭,她等着他端饭菜上桌,等着他把饭盛好,然后温存地对她说:“吃饭吧。”
“还能回到从前吗?”她苦笑着。
这时,厨房里飘来了一股熟悉的香味,小米粥的香味……
二
张成系着围裙在厨房忙活着,锅里正熬着小米粥。刘娟刚出院,小米粥易消化,营养也好,多喝点对她虚弱的身体有好处。他一边看着锅,一边洗好了几个西红柿,她喜欢吃西红柿炒鸡蛋,记得怀孕那会天天吃,风卷残云般一盘吃完,脸上一副意犹未尽的神色。
给她做饭,是他最幸福的事情。
刘娟有三个哥哥,她从小受父母宠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结婚后张成手把手地教她,她学会了熬小米粥、炒鸡蛋,可是独自操作还是经常让他哭笑不得。有一次,张成从地里回来,刚进家门就听到刘娟的惊叫声,他匆忙跑进厨房,只见锅里的水外溢了,粥不断地从锅盖下流出来,她惊慌失措地站在一旁不知道如何处理,张成迅速舀起半瓢凉水倒进了锅里,粥就平静了,刘娟红着脸说:“就这么简单?我真笨!”
她喜欢喝小米粥,说小米粥黏黏稠稠的,那种味道特别香。他一直记得她说的话。
想着以往的点点滴滴,他心里甜甜的……
她走了,他伤心,他盼望她回来,他对自己说不管她做了什么,只要她回来,他愿意天天给她做饭。他懂刘娟的心思,盼望过城里人的日子。他默默苦干着,终于在城里买了房子。他拒绝了多个女人的爱意,执着地等着她归来。
女儿渐渐地长大了,他也老了,皱纹爬上他的眼角,她渺无音讯。在他失望的时候,老天重新把她送回到了身边。
如果那天不去学校给女儿送东西,如果那天他不抄近路返回工地,如果没看见那个穿着环卫工作服的女人跪在路边,他就不会停下来。只见女人双手捂着腹部痛苦呻吟着,尽管那女人瘦削的脸因疼痛扭曲变形了,他还是一眼就认出是她,这个让他苦苦等待让他又痛又恨又牵挂的女人。他心疼地蹲下身扶她坐起来,一边拿出手机拨打了120……
三
她爱张成吗?
她不知道也来不及爱,就稀里糊涂地嫁给了他。
读中学那会正是琼瑶的小说风靡的时候,很多同学的桌洞里都可以翻出一两本琼瑶的小说,她也不例外,每天沉迷在爱的世界里。她喜欢那种奇遇中卿卿我我的爱情,幻想有一天遇上自己心仪的白马王子。中学毕业后她回到村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仍然没有埋藏她那个多彩的梦。一年又一年,白马王子依然没有出现。眼看迈过了二十七岁的门槛,成了村民眼中的老姑娘,母亲着急了,刚巧舅妈做媒,把她介绍给了娘家侄子张成。刘娟对他没有感觉,也没有反感,在母亲的数落下,勉强同意了这门亲事。
张成性格内向很少说话,很多时候都是她说话他在听,最大的反应就是嘿嘿地挠着头笑。
“张成,你看天上的月亮又圆又亮,是不是很有诗意?”刘娟温情脉脉地说。
“嗯,这样的夜晚工地上加班不用亮灯。”张成憨笑着答道。
“张成,今晚的电视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你在家陪我看吧。”
“你自己看吧,我去工地加班,晚上的工钱比白天多一半呢!”
张成的回答都让她兴致全无,性格的不和,让她感到非常郁闷,张成与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相比越来越渺小了。小说中的那些人物时常在她眼前晃动着,外表粗狂、内心细腻的方教授,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的何慕天,成了她永远的梦。看着木头似的张成,心里就有一股难以释放的压抑,她埋怨舅妈,也怨恨月老把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系在一起。刘娟的变化,让张成惶惶不安,只有加倍关心地她来换取她的笑脸。面对张成,刘娟找不到可聊的话题,无论张成怎么努力也难以走进她的心里。生活变得索然无味,大多时候她都住在娘家,把张成孤零零地扔在家里。女儿出世后,她借口不会照顾女儿,带着女儿回了娘家,张成难得见她一面。每次发了工钱张成都会来看她,把钱如数交到她的手里,眼里露出祈求的神色,希望母女俩回家。她有时心软了,偶尔会随他回家住上一段时间。
四
张成深爱着刘娟,尽管刘娟背叛了他离开了他,他还是爱着她,从来也没有怪罪过她。
张成有兄弟三人,会木匠手艺的父亲带着二儿子和三儿子常年在外做活。张成健壮,自愿留在家里陪着母亲伺弄几亩土地,后来,二弟三弟在城里买了房子安了家,父母在村里给他建了房子,人们都笑他傻,他满不在乎,憨厚地笑道:“哪里住不一样?”眼看两个弟弟都做了爸爸,三十岁的他还是光棍一条,一向替儿子挑剔的这下母亲着急了,亲自求人给儿子提亲。当婶婶把刘娟带到张成面前的时候,他一见钟情,刘娟清秀的面庞,苗条的身材,特别是那双忧郁的眸子,深深的刻在了他的心里。在惴惴不安中,婶婶传来了消息,刘家同意了这门亲事,他高兴得几天几夜都不能入睡。他母亲却不看好刘娟,说:“她读书太多,这样的女子不会安分过日子的。”可张成不管,他喜欢有文化的她,就像电视剧里的那些古代女子一样的文静。
母亲说:“大成,刘家那姑娘身板纤细,怎么能下地劳动,我看还是算了吧!”
张成憨憨一笑,说:“娘,你儿子有的是力气,下地的活咋能轮到媳妇干?”
“不听话,到时别后悔!”母亲说不通他,只能依着他。
半年后,他们成亲了,婚后不久张成就惶惑了,他不知道怎么和刘娟说话,刘娟的很多话对他来说就像听天书似的,他每次的回答都会惹刘娟不高兴,渐渐地刘娟很少和他说话了,很多时候她不是看书就是抱着肩膀瞅着天空发呆。他明白了,她不喜欢自己,他不知道怎样讨她欢心。女儿出世后,她的话更少了,两个人的话题除了女儿好像再没有话可说了。看着她越来越沉默寡言,他担心真像母亲说的那样,她不会安分和自己过日子,哪天会突然离开自己。
尽管他小心翼翼的,那天还是终于来临了。早晨他下地回来,家里已经没有了她的身影,床上的女儿孩子熟睡着。刘娟不像村里那些女人一样喜欢串门,张成有种不好的预感。果然,桌上放着她写好的离婚协议书,旁边的信笺上只写了几个字:张成,对不起,忘了我吧,好好照顾女儿!
他绝望地抱着女儿失声痛哭……
家里没有了她的身影,生活变得无了情趣,孤寂的他把女儿交给了母亲抚养,走进了打工的队伍里。
十几年了,他没有去民政局离婚,只要结婚证在,刘娟就还是他的妻子。思念刘娟的时候,他就拿出结婚证呆呆地看上半天,他忘不了刘娟。父母和两个弟弟骂他没出息,他都默默地忍了,他期盼着刘娟回来的那一天。两年前,雪儿考上大学在市里读书,张成不放心女儿,就随女儿来到市里打工,为了居住方便,他拿出多年的积蓄在城里买了一套二手房。空闲的时候,就回乡下陪伴年迈的父母住几天。夜深人静的时候,刘娟的影子还是时常出现在他的梦里:她怎么样了?她还会记得女儿吗?
煎熬的日子终于过去了,她终于回来了!
张成切好了西红柿,想着刘娟贪婪的吃相,笑了……
五
刘娟忘不了医院的那一幕。
她疼痛中睁开了眼睛,看到的是一张愧对自己的脸。
“是你救了我?”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嗯,刚巧碰到。”张成的脸色平静,看不到一点怨愤。
“宫颈癌,查出很久了,恐怕活不了几个月了。”她惨然一笑。
“不要怕,医生说这种病动了手术就会好的。”
“不做了,我盼着早一天解脱。”
“胡说,你走了我怎么办?女儿怎么办?”张成忽然红了脸。
“女儿,我的女儿长大了,可是我配做妈妈吗?”她的心颤栗着。
他犹豫了一会说:“我已经交上手术费,医生说不能再耽搁了,动手术需要家属签字。”
她没有回答。
沉默了一会,张成鼓起了勇气说:“我签可以吗?”
她羞愧,无力地点了点头。
手术,化疗……
一个月过去了,她恢复得很好,就要出院了,她的心情矛盾着,她不知道出院后应该去哪里。
“如果你不嫌弃我,就跟我回家吧。”张成真诚地说。
“嗯。”
这个憨厚的男人,毫无怨言地接纳了她……
六
“吃饭啦!”张成进进出出几次,眨眼间,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上了饭桌。像十几年前一样,他笑眯眯地说:“饿了吧,看饭菜合不合胃口?”
浓浓的香味,家的味道,她潸然落泪了……
她的泪水让他恐慌,“是不是不合胃口?想吃什么我去做!”
“不是。”
“是不是回来担心村里人说什么?你不要怕,留下的还是那几个婶子大娘你都认识,如果知道你回来她们一定会高兴的。”张成宽慰着她。
“不是的。”刘娟摇了摇头。
“是不是担心娘和爹?你放心,你住院的时候我已经和他们说了,娘说不怪你,回来就好。天冷爹和娘在三弟家过冬天,过两天咱们去城里看看。”
“嗯。”柳娟点了点头。
张成催促她说:“快吃吧,凉了就不香了。”
“张成,你为什么不问问我这些年去了哪里、做了什么?”刘娟终于说出了想说的话。在医院这段时间,她几次想问他,都被他打断了。“医院人多,有什么话以后再说。”她忍着心里的愧疚,每天羞愧地面对着这个真心对她的男人。
张成给她盛好了饭,放在她的面前,说:“不要想那些了,都过去了。”
“我对不起你,你为什么还收留我?”
“因为你是我女儿的妈妈,因为你曾经和我一起生活过。”张成看着她的脸,说:“我知道你这些年过得不好,如果日子舒心,就不会有病,就不会做清洁工。都过去了,不说了,快吃饭吧!”
“张成,我想说,这些年……”
“不要说了,我就当你出去散心时间长了些。”
听着张成贴心窝的温暖话语,她真想痛痛快快地哭出来。十几年前她追循的甜蜜爱情去了东北,几年前那个高中的同学又无情地抛弃了她。身心疲惫,伤痕累累,她想起了老实的张成,思念起了那种平静的乡村生活。她偷偷地回到家乡打探张成和女儿的消息,当她知道女儿在市里读书时,就辗转来到市里做了一名环卫工人,每天在距离女儿学校不远的地方守望着可爱的女儿……
在她最艰难的时候,这个憨厚老成的男人向她再次敞开了温暖的怀抱,给了她第二次生命……
“张成,你把离婚协议书拿出来吧。”刘娟红着脸说。
张成起身从抽屉里拿出了一个信封,从里面抽出了大红的结婚证,和那张已经泛了黄的离婚协议书。
刘娟拿过协议书看了一眼。
张成问:“还用得着吗?”
“你决定吧!”刘娟一脸的愧疚递给了他。
张成接过来用力撕成了碎片,刘娟甜甜地微笑了……
浪漫的爱情固然美好,可是现实中的责任更加重要……
问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