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以英雄的名字命名(散文)
志丹县,致民族英雄刘志丹!
在历史的长河中,你只有短暂的33个春秋。可在这短暂的33个春秋里,你让自己的名字定格成永恒。
从青少年起,你就对除暴安良的英雄人物十分崇敬;贫瘠落后的陕北,黑暗社会的不公,使你决心改变社会,立志救国救民;22岁时,你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决心“为自己的信仰奋斗终生”。
于是,你投笔从戎,考入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坚信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于是,你组织领导渭(南)华(县)起义,成为继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我党在国内举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
于是,你提出了著名的“三色论”,创造了著名的“三窟论”。
你广筑统一战线,注视经济文教;治军有方,赏罚分明;运筹帷幄,把握全局;识大体顾大局,光明磊落,严于律己;虽一生短暂,却经历坎坷,几多磨难,多次遭受“左”倾错误的排挤、诬陷和打击,多次被撤职、降职,甚至被关押,但你始终对党和人民的解放事业无比忠贞。
你生在陕北,长在陕北,却胸怀全局,一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追求真理,英勇善战,百折不挠,艰苦奋斗,赤胆忠心,为创建红军和革命根据地,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被毛泽东同志誉为“群众领袖,民族英雄”。
1936年4月,在山西中阳县三交镇战斗中,你的最后一滴鲜血染红了连绵起伏的黄土高坡,让飘扬的旗帜如晚霞般鲜红。
从此,你的名字永远铭刻在保安县每一名人民群众的心中,成为他们乃至子子孙孙为之骄傲的县名。
还远远不止这些,在你十年零四个月的短短军事生涯中,你的辉煌可与日月同光:中国工农红军的高级指挥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军卓越的36位军事家之一,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
所有这些,都让我仰慕你、敬重你、学习你、怀念你。你是灯塔,照亮我前进的路;你是旗帜,指引我永远向前。
子长县,致虽死犹生谢子长!
你和刘志丹同为陕北人民的儿子,在同一个年代,在同一块贫瘠干旱的黄土高坡的沟沟壑壑里,并肩作战,同甘共苦,一同发动了清涧起义和渭(南)华(县)起义,一起创建了西北革命根据地,一同被誉为陕北红军和苏区主要创建人和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
不过,你长刘志丹六岁,你是师长,也是兄长,更是亲密的战友。在那个轰轰烈烈的年代,你创办青年军事干部训练班和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展反帝反封建的宣传教育;组织和领导农民协会打击封建官僚,惩办土豪劣绅,被当地群众誉为“谢青天”。至今还传颂着“一生为人民创造红地,百姓到如今叫你青天”美好赞誉。
你身居高职,从不以高职自居,总是亲临前线,身先士卒,不怕牺牲,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在寒冷的冬季,在筹得衣物极少的困难中,你总是把衣物先发给伤病员,自己在篝火旁苦熬寒夜;虽身负重伤,鲜血渗透了你的夹袄,却从不离开战斗岗位,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你本可以让生命之火熊熊燃烧,可你始终为革命事业日夜操劳,虽在病床却依然指挥战斗,一边养病还要一边躲避敌人的追杀。伤情恶化,依然想到的是做的事太少,愧对革命和人民。
你不仅自己献身于革命,还教育和带动全家投身革命。全家先后有11人参加革命,可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就有8人为革命英勇献身。
在陕甘边区,你第一次打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旗帜,为延安成为红色圣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毛泽东没有见过你,却对你有过多次的高度评价,由衷地称你为“民族英雄”、“虽死犹生”,并亲笔为你的墓撰写碑文。
39个春秋不是很长,可以谢子长命名的子长县却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在,你的英雄事迹将永远激励一代又一代后人奋勇前行。
子洲县,致西北革命播火者李子洲!
在中国革命的英雄史册上,你是陕北革命者中最早的一个,也是职务最高的一个,是西北革命的播火者和奠基人。
你是北大的高才生,自幼刻苦攻读,抱负不凡,干练超众。五四运动的爆发,你成了学生示威游行的代表。包围卖国贼曹汝霖住宅,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是你一腔热血的喷发。
你最早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洗礼,在革命先驱李大钊的感染和介绍下,你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你是一位学者,更是一位革命火种的传播者。在你接任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校长后,大胆聘请有志之士和思想进步人士前来任教,积极传播进步思想和革命火种,唤醒群众关心国家大事,新购《中国青年》、《响导》、《政治生活》、《共进》等图书、杂志2000多本,供学生自由选读。
刘志丹是在你的输送下走进了黄埔军校的教堂。
清涧起义和渭(南)华(县)起义,是在你的统一领导下得以爆发。
陕北军阀石谦团部有百余名官兵加入共产党和共青团,不少连排长都由党团员担任,更是在你积极的兵运工作下得以实现。
在你任中共陕甘区执行委员会委员并负责组织工作期间,短短半年时间,中共和共青团组织在陕甘40多个市县普遍建立,党员发展到2400多人;陕西的农民协会会员达70余万人,仅次于湖南、湖北,成为全国革命运动高涨的省份之一。
在被捕入狱后,你坚贞不屈,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铮铮铁骨,
为了中国革命的壮丽事业,你终生未婚。1929年的夏天,你终因积劳成疾,病死于狱中,年仅37岁。
岁月悠悠,沧桑巨变,唯一不变的是人们对你的敬仰和精神的传承。
岁月悠悠,沧桑巨变,在以英雄命名的土地上,几百万勤劳勇敢的陕北人民,正在这块土地上勇往直前地完成着英烈的遗愿……
二0一五年六月二十日